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世纪的前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既是我国的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矛盾凸显,不仅意味着我国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变化将发生深层次矛盾,也意味着我国更深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将引发我与其他国家的利益差异。今年以来,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纠纷,对人民币施压,国际舆论关注和炒作我国能源和资源需求等,证明我国进入贸易摩擦的高发期。  相似文献   

2.
2003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将突破8000亿美元.随着贸易额的逐年增长,我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也日益复杂,贸易摩擦加大,纠纷不断.严峻的形势需要中国加紧对国际贸易理论和自身发展战略进行全新的研究,没有新理论的支持,中国今后的发展将受到很大的制约.目前,世界贸易理论上的最大缺陷是将贸易与投资相分离,没有将资金与货物等同对待,由此产生了许多错觉和假象.  相似文献   

3.
海运是中美贸易的重要运输方式,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外贸集装箱运输需求和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产生影响.文章利用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将中美集装箱货物分为机电、轻工等七大类,在分析美国加征关税商品清单的基础上,在多因素动态生成系数法基础上加以改进,构建了针对不同商品类别的生成系数测算模型,对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集装箱生成量以及中美...  相似文献   

4.
2018年,我国贸易摩擦的形势并没有趋缓。中国将连续18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总的来看,贸易摩擦是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出口国的伴生现象,有一定的必然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全国航海教育研究会2001年学术年会专题讨论情况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航海教育研究》2001,(4):77-78
全国航海教育研究会 2 0 0 1年学术年会于 2 0 0 1年 1 0月 1 9日 - 2 2日在南京海运学校召开。在学术年会期间 ,与会代表们着重讨论了目前我国航海教育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基本问题以及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主要思路及对策。现将有关内容简要汇总如下 :一、目前我国航海教育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1 .航海教育的重要性仍未得到充分认识。绝大多数代表都认为 ,航海教育不仅关系到各航海院校的发展 ,而且还关系到国家利益的维护和国防利益的保障。但目前 ,我国航海教育的重要性仍未得到应有的认识。许多重要的政府部门和决策部…  相似文献   

6.
一个集军、商、渔港为一体的湛江港,是我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又是我国10大港口之一.随着港口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军、商、渔各方的利益更加显现.而海洋经济的开发与航运安全的矛盾,又直接影响军舰、商船的畅通和安全,加之屡禁不止的"三无"船添乱,对湛江港港区水域的通航环境构成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7.
曹春艳 《中国水运》2006,4(12):131-132
WTO项下共有3项贸易救济措施.其中,保障措施影响的国家众多,更容易引起贸易摩擦.我们要运用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为国内产业建立公平贸易秩序;充分运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摩擦;加强贸易救济措施的制度建设,调查机关要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在采取贸易救济措施中,应兼顾上下游产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凸显。1980年以来,我国的能源总消耗量每年增长约5%,是世界平均增长率的近3倍。并且,我国的能源储量与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缺口,而且这个缺口将越来越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考虑资源承载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已成当务之急,更是一场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革命”!  相似文献   

9.
朱坚真 《珠江水运》2012,(18):22-25
海洋经济已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也存在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科技创新不足、环境治理等问题。而海洋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对现有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争取海洋利益、制定海洋发展战略、积极发展海洋经济成为了世界沿海国家的重要战略。随着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也在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和调整。海洋经济发展开始从量到质  相似文献   

10.
整合资源 加快广西港口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将大幅度攀升,广西的区位优势日趋凸显,这也给广西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如何利用好广西的港口资源,加快广西港口建设,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并籍此机会发展广西的经济,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