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浆液流型及流变参数的时变规律是建立注浆扩散理论模型的前提。为探究氧化钙和碳酸钠复合激发矿渣灌浆材料流变特性,首先采用氧化钙和碳酸钠(物质的量比为1∶1)为激发剂制备出析水率和结石体抗压强度优于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浆的新型灌浆材料,接下来采用旋转黏度计对不同水胶比、不同水化时间灌浆材料的流变特性进行测试,基于测试结果探讨了水胶比、水化时间对灌浆材料流型及流变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胶比对氧化钙-碳酸钠复合激发矿渣灌浆材料流变模式有较大影响,水胶比为0.60~1.00的灌浆材料流型不是某种单一流型,分属宾汉姆流体、牛顿流体。塑性黏度和屈服应力随水胶比增大呈幂函数关系减小。与水泥基注浆材料类似,氧化钙-碳酸钠复合激发矿渣灌浆材料在注浆过程中流型保持不变,只是流变参数随水化时间发生变化。灌浆材料水胶比越大,水化时间对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关系、流变参数量值影响越小。与水泥基注浆材料不同的是,新型灌浆材料塑性黏度随水化时间变化规律符合幂函数而非指数函数。水胶比为0.60、0.65的浆液屈服应力随水化时间增加呈线性增大,而水化时间对水胶比为0.70、0.75的浆液屈服应力影响不显著,可认为屈服...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碱渣、脱硫石膏和矿渣为主要原料,掺入少量粉煤灰和激发剂,通过正交试验配制出碱渣胶凝材料。试验表明配制的胶凝材料达到复合32.5水泥技术要求。同时发现脱硫石膏的掺量为15%左右时,胶凝材料的强度最好;矿渣的掺量越大,胶凝材料的强度越高。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某低稳隧道工程中砂土加固为研究背景,模拟了浅埋低稳隧道周边砂土层环境,选用了水玻璃作为注浆加固材料对其进行改良;主要以磷酸作为水玻璃的掺配材料,为其加固性能提供辅助改进效果;测定了不同磷酸掺配比例下,水玻璃注浆液的凝结时间及凝结性能变化规律;测定了注浆改良后土体的强度变化情况,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得到了注浆液的最佳配合比。本研究为浅埋低稳隧道的砂性土改良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兰新铁路沿线砂石料碱活性调查,介绍了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危害和集料碱活性试验方法,提出了一系列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措施,并进行了双掺粉煤灰和矿渣粉抑制碱-骨料反应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和矿渣粉掺入量在10%以上,可有效防止碱-骨料反应的发生,对优化兰新铁路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水玻璃-工业废渣双液注浆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碱激发工业废渣的原理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双液注浆材料,其试验结果表明:此注浆材料凝胶性能好,凝胶时间在几秒到几十分钟范围内可调,并随水灰比及粉煤灰、水玻璃掺量的增加而延长,随水玻璃模数由1增加到3.19而缩短;强度高,28天强度可达30 MPa,随龄期的延长持续增大,随水灰比及粉煤灰掺量、水玻璃掺量的增大而降低,随水玻璃模数由1增加到3.19而增大。文章介绍了该注浆材料的试验研究、成果分析及在武汉长江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聚焦新材料,粉煤灰地聚合物研究取得创新成果近日,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研究(主干学科)项目"粉煤灰地聚合物混凝土中的水与界面过渡区研究"通过验收。项目采用调研分析、理论研究、化学分析与测算、微观与宏观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粉煤灰-矿渣体系地聚合物在碱激发下产生地聚合反应模型,将反应过程划分为溶解-扩散-胶体生成-沉积四个步骤;针对粉煤灰地聚合物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孔隙状态、物质  相似文献   

7.
根据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设计要求,提出了制备C50海工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和质量控制方法,结合原材料研究了矿物掺和料对海工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发现掺加粉煤灰或矿渣能明显提高海工混凝土的工作性,采用双掺粉煤灰和矿渣或三元复掺粉煤灰-矿渣-硅灰技术能满足C50混凝土早期张拉要求,随矿物组分中硅灰所占比例增大,力学性能增强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是一种具有超高性能的复合水泥基材料。文章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分析研究了水胶比、高比例的矿渣粉、钢纤维对RPC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为RPC材料的实际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消石灰、矿渣两种材料作为改性剂,通过流变仪对改性的阳离子乳化沥青胶浆进行流变性测试,研究改性剂对阳离子乳化沥青胶浆的表观黏度和屈服应力的影响,同时对掺上述改性剂的冷再生混合料进行水稳性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独掺加矿渣粉对阳离子乳化沥青的表观黏度提高不明显,消石灰-矿渣组合使用,阳离子乳化沥青胶浆表观黏度提高明显,且屈服强度也有提升;掺加消石灰-矿渣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水稳性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不同路段都存在着压缩性好、稳定性低和透水性低的特性,因此高速公路路基很容易出现坍滑和沉陷收缩等病害。根据某软土地区高速公路裂缝和沉陷问题,拟采用过渡性设计(注浆+观测处理),即只对路基裂缝进行处置,在路面设置注浆孔,利用PVC注浆软管进行注浆加固,结果表明:软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沉陷采用注浆技术进行修复即在路面设置注浆孔,利用PVC注浆软管进行注浆(自流式)+分段劈裂注浆加固效果尤佳;采用沉降观测标及测斜管可及时监测软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的沉降规律和路基整体稳定性、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及地下水动态变化。研究结论可为类似工程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广西贵港至合浦高速公路项目为依托,开展了花岗岩沟谷相软土的静力触探试验工作,重点研究了静力触探在划分土层类别、估算地基承载力、不排水抗剪强度、土层变形指标、天然重度和判定塑性状态等方面的应用,总结和筛选了适用于该高速公路软基的触探经验公式,并基于现场试验数据,得出花岗岩地区典型沟谷相软土地层和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与现场荷载试验结果较为一致,同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线性回归分析,归纳了该地区的静力触探经验公式,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石灰改良淤泥质软土路基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对淤泥质软土改良试样开展一系列试验工作,研究不同石灰掺量、压实度和养护龄期的软土强度和物理力学变化规律,并采用路堤有限元模型进行合理性验证。结果表明,采用6%的石灰掺量改良软土的路用性能良好,能够满足设计和经济效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铜锣山隧道岩溶浅埋段地表注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隧道地表注浆工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铜锣山隧道岩溶浅埋段K33 940~K34 035地表注浆为例,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对3种注浆材料及36种浆液配比进行室内浆液试验研究,找到了适合于铜锣山隧道岩溶浅埋段地表注浆的注浆材料和合理的浆液配比。通过该试验得出:铜锣山隧道岩溶地区及裂隙较发育的地段,地表注浆压力应控制在1.0~1.5 MPa,注浆扩散半径约为1.0~1.5 m。同时也提出了压水试验、声波测试及取芯试验等多种注浆质量检测手段,进一步完善了隧道地表注浆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砂土地层流动性较大,是典型的力学不稳定地层.土压平衡盾构在砂土地层条件下施工时,容易出现刀盘、刀具等异常磨损、刀盘扭矩和推力增大、开挖面失稳崩塌、喷涌等问题.基于此,文章以石家庄地铁1号线2期某区间砂土地层土压平衡盾构施工为例,首先进行室内渣土改良剂试验、坍落度试验和搅拌试验,而后将试验成果应用于施工现场,并对土体改良...  相似文献   

15.
土压平衡盾构穿越复杂地层时,必须采取土体改良措施,目前泡沫改良土体已被广泛应用于盾构施工中.我国地铁施工中所用泡沫剂多为进口产品,国内产品因质量原因采用很少.利用自行研制的泡沫剂开展泡沫对细砂、粗砂土性改良的试验研究表明,泡沫不但能显著降低砂土的渗透系数和剪切强度,而且能大大增强土的压缩性:若加入适量膨润土或粘土,则可获得进一步提高砂土保水性、流动性及进一步降低砂土的渗透系数和剪切强度的效果,这对盾构施工中改良土体工程性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隧道衬砌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能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文章以安全、环保、经济及施工人性化为出发点,重点研究了以Ⅰ级粉煤灰配合辅助细颗粒材料微珠作为掺合料,单一或复合掺入不同种类、不同物理性态的纳米材料对胶砂试件强度的影响,对比分析非粉体纳米材料、粉体纳米材料、微硅粉应用于混凝土胶凝材料其物理力学性能,并对以非粉体纳米材料配合细颗粒复合掺合料作为胶凝材料的混凝土强度、耐久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非粉体纳米材料与复合掺合料复合应用于隧道衬砌混凝土具有经济、环保、耐久性好的优点,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磷渣粉和矿渣粉的复掺试验,研究了磷渣粉与矿渣粉复掺对水泥力学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磷渣粉与矿渣粉复掺能够进一步提升矿渣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提高水泥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并且矿渣粉的掺入能够改善因掺入磷渣粉导致早期强度不足的缺点,其中20%磷渣粉+10%矿渣粉+70%水泥组试块7 d强度有了显...  相似文献   

18.
为推动注浆技术在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创新应用及深入研究,打造品质工程,文章针对某运营中的高速公路病害,从技术原理、适用条件、施工材料、工艺参数等方面,对复合注浆技术应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林辉  颜波  杨国龙  谭伟源  汪清 《现代隧道技术》2012,49(1):156-159,165
在富水易坍塌的软弱地层中,盾尾注浆施工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文章针对该技术难题,从浆液配比及施工工艺改进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水泥、膨润土、粉煤灰及水玻璃4种常用注浆材料的7种浆液配比性能和适用性,提出了富水软弱砂层中的单双液壁后多序注浆工艺。该注浆工艺既控制了双液的快速凝结又保证了有效充填,是一套适用于富水易坍塌地层、有利于地面沉降控制的盾尾注浆技术。  相似文献   

20.
在富水粉砂土地层中,地震液化作用易引起盾构隧道管片上浮,进而导致隧道结构破坏。文章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盾构隧道采取壁后注浆措施前后周边液化地层的动力响应,揭示了盾构隧道的主要破坏模式为液化上浮。在峰值加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采取壁后注浆的方式虽然不能明显缓解地基土的液化趋势,但可以显著降低模型隧道的上浮位移量。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表明:砂土液化最先发生在地表及浅层土体处,随着模型深度的增加,砂土的液化程度逐渐降低,即增加隧道埋深有利于降低隧道液化程度。壁后注浆体通过与隧道结构形成整体,间接增大了上覆有效压力,能够抵消地基液化产生的上浮力。对于直径为6.2 m的盾构隧道,通过管片二次注浆孔进行注浆加固,浆液渗透半径达到1.0 m以上将能产生非常明显的抗液化上浮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