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裂缝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容易出现的问题。结合开阳高速公路路面工程B0 2合同段的施工实践 ,对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路堤和路面软基病害检测及加固处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某高速公路 K1 0 4 2 0 0~K1 0 6 5 0 0段穿过鱼塘 ,路堤采用钢渣水中挤淤法施工 ,通车后路面出现了严重的纵向裂缝、车辙、沉陷 ,影响了路面的使用性能 ,同时路堤存在滑动的隐患 ,必须进行加固处理。为此 ,首先通过系统检测 ,分析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 ,然后提出针对性的加固处理方案 ,最终实施加固处理施工 ,所取得的成果对其它高速公路的维修加固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襄阳唐白河桥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在其主梁0#块拆模后,发现腹板出现了分布规则的竖向裂缝。经过多方面查阅资料、专家咨询,初步得知该现象是刚构桥施工中较为常见的通病。由于该裂缝分布规则,对于其出现原因、防治措施以及裂缝处理措施值得探讨。本文通过对唐白河桥主桥箱梁施工中0#块腹板竖向裂缝的处理与预防进行总结,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正常使用状态下"白加黑"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的受力性能,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构建路面结构模型,根据不同车轮作用位置,分成不同工况考虑温度与车辆的耦合作用,分析降温前后最大应变变化情况及出现的位置,发现降温变化对沥青加铺层结构的不利影响,并探讨较易出现裂缝的位置及裂缝的形式。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尤其是降温过程会大幅增加加铺层底张拉应变,加速其裂缝的产生;张拉裂缝与剪切裂缝可能出现在距水泥路面接缝1/2车轮范围内的区域,其中接缝区域较易出现剪切型裂缝,剪切裂缝一般为上宽下窄,张拉裂缝为下宽上窄。进行"白加黑"路面沥青加铺层裂缝的防治,要重点防治接缝区域的剪切裂缝和距接缝1/2车轮范围内的张拉裂缝。  相似文献   

5.
通过引进IMPACTOR2 0 0 0机破碎并击实旧水泥砼路面的试验 ,探讨其破碎击实的施工工艺和效果。结果表明 :该法能有效打碎并夯实旧砼路面 ,利用击碎的旧砼碎块作底基层 ,其当量回弹模量得到提高 ,弯沉趋于均匀 ,可进一步防止面层出现反射裂缝。同时解决了旧砼废弃物的堆放问题 ,有利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6.
余祥宏  王勇 《中外公路》2012,(3):257-260
某高速公路分离式立交桥的0#桥台左幅前墙墙身出现了多条竖向裂缝,并逐渐扩大,与侧墙相接的挡墙也出现了向外的倾斜变形达14cm。笔者对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固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林怀钏 《公路交通技术》2010,(2):116-118,124
公路隧道施工中,由于隧道受力情况的复杂性,外界环境条件的多变性,施工质量的波动性,隧道2次衬砌施工中或施工完成后,经常出现裂缝。对2次衬砌混凝土完成后出现的裂缝进行理论分析,并根据裂缝危害程度提出预防和治理措施,为隧道2次衬砌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西枝江大桥为 5孔 4 0m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 ,全长 2 4 5 8m。针对西枝江大桥桥面出现纵横裂缝 ,肋腋板开裂、穿孔等严重病害 ,从交通量的变化、肋腋板的受力以及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 ,介绍了加固设计的结构设计原理与设计和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盾构隧道中隔墙顶部混凝土开裂机制,依托南京地铁某大直径盾构隧道区间,采用现场调研和扩展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隧道中隔墙顶部混凝土裂缝模式、分布特征以及开裂过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 1)区间内中隔墙顶部出现96处裂缝,模式包括Ⅰ型、Ⅱ型、Ⅲ型、Y型和Z型,其中Y型和Z型裂缝是Ⅰ型裂缝的亚类型。2)裂缝起裂于烟道板水平向差异位移施加的对侧,Ⅰ型和Ⅱ型裂缝的长度和末端宽度发展曲线呈现3阶段变化特征;裂缝末端宽度与长度之间为非线性关系,250 mm和225 mm是Ⅰ型和Ⅱ型裂缝末端宽度快速增长的临界裂缝长度。3)Ⅱ型裂缝中,同一工况下2条裂缝的扩展曲线基本吻合,板缝间距对曲线各阶段长度与斜率影响较大;Ⅲ型裂缝中,首条裂缝扩展过程与Ⅰ型和Ⅱ型裂缝基本一致,其余2条裂缝的扩展均具有明显的脆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跨海湾桥梁容易出现裂缝的原因以及危害,并针对海湾桥梁出现裂缝的特点,对裂缝进行了分类,根据不同类型裂缝,提出了不同处理裂缝的工艺措施和修补方法,可为处理海湾桥梁的裂缝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在建高速公路路面基层出现的纵、横裂缝原因,本文依托在建蚌淮高速公路路面工程项目,调查在建路面出现的各种基层裂缝状况,从实践和理论上分析这些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不良的路基和没有严格的施工控制是在建路面基层出现裂缝的重要原因,环境温度的变化加剧了这种病害的发展。文章最后指出处理裂缝的方法及在建路面基层裂缝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海门大桥主桥T构0#块顶部桥面铺装出现横向裂缝,经检查,裂缝产生原因主要是设计缺陷,桥面铺装层过薄,钢筋网紧贴梁面等。采用增强钢筋网纤维检进行补强处理,达到预期目的,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3.
土压力作用对墩柱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回填土对桩柱一侧产生的不平衡土压力,使得桩柱可以产生偏位,有的出现裂缝,甚至可以将桩柱直接推倒。本文结合重庆奉节至云阳高速公路前坪大桥出现的桩柱偏位和出现裂缝实例,分析回填土体产生的土压力对左线2号墩底系梁至原地面之间产生的影响,得出产生裂缝的原因。并且提出针对不同偏位及裂缝产生情况的处理方案。本实例采用了扁担桩加承台方案对下部进行加固处理,对于在工程实践上出现的类似问题的处理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某人行天桥为四跨简支梁桥 ,长 71.4 1m ,宽 3m。该桥 2号墩被一大型拖车碰撞 ,导致桥墩四周距地面约 2m范围内出现环状裂缝 ,裂缝最宽达 5mm。简要介绍被撞桥墩的检测和加固设计方案 ,供同类型事故处理作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阶段公路沥青路面常出现的裂缝病害,通过对裂缝破损形式、机理、填封处治技术进行总结分析,得出了一套具有适用性和推广性的沥青路面裂缝处治技术,并有针对性地分析了裂缝填封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沥青作为填封材料填封后,使用寿命最长达7a,平均寿命在2a以上,裂缝处于干燥状态下填封效果最佳,该研究成果可供相关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6.
桥梁结构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同形式的裂缝 ,若不及时处理 ,裂缝会对结构的正常使用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对惠河高速公路部分 2 5m箱梁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以及采用PCR材料对裂缝进行修补的情况介绍 ,探讨了PCR材料在桥梁结构缺陷处理方面具有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7.
正0引言现浇混凝土桥面成型过程中由于自身收缩应力、施工因素以及环境作用等影响,极易产生微裂缝或细微裂纹。裂缝一旦出现,就应及时修补,否则会影响行车舒适性、安全性以及桥面铺装的强度和耐久性。施工期现浇混凝土桥面裂缝处理主要采用灌浆修补法或开槽修补法,以环氧树脂类、沥青类或各种粒度和成分的水泥为修补材料进行修复处理[1-3]。但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由于施工环境、气候、裂缝特征及当地材料供给等因素的  相似文献   

18.
大跨径钢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裂缝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团结  黄卫  钱振东 《公路》2007,(10):75-80
裂缝类病害是影响钢桥面铺装使用性能的主要病害之一。根据国内多座大跨径钢桥沥青混凝土铺装病害的调查结果,把铺装裂缝类病害分为两类,即第一类裂缝和第二类裂缝。同时,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不同类型裂缝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第一类裂缝一般为Top-Down型裂缝,产生的原因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构造密切相关;第二类裂缝一般为Down-Top型裂缝,其出现的原因与层间不完全连续或者防水粘结层失效有关。第一类裂缝一般出现在铺装层使用早期,继而成为第二类裂缝或者其他类型病害的诱因,因此要重视第一类裂缝的预防以及维修。如果桥面铺装出现大面积第二类裂缝,则表明铺装层已经进入使用末期。  相似文献   

19.
0引言随着公路建设近年来的快速发展,道路早期病害也日益增多,尤其是在道路早期出现裂缝,一直是困扰公路养护  相似文献   

20.
水泥混凝土路面经常出现裂缝,特别在高海拔地区,由于受高原气候的影响,混凝土更容易出现裂缝。混凝土出现裂缝之后,不仅影响外观,甚至影响使用性能,不得不把混凝土板块打掉重来,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和经济损失。给合高原施工经验,根据高海拔的气候条件,对高海拔地区可能出现的裂缝情况作了分析,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