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电动尾门系统建立力学模型,计算出在手动大力关门的滥用工况下,电撑杆安装点、尾门铰链安装点的最大受力值,并通过实验得到了验证。最大力值为车身和尾门钣金优化设计提供了准确的输入,一次性解决了某车型电动尾门车身铰链安装点变形塌陷问题,更为后续新车型开发提供设计计算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某车型行李舱门开启时弹力过大问题,探究改变行李舱门开启时弹力的方法,文章以鹅颈式铰链加扭杆弹簧的布置形式为研究对象,对行李舱门在各个开启状态时的受力情况加以分析。通过将行李舱门铰链摆臂安装孔位置上移(与原孔孔心距10mm)和将扭杆弹簧固定端与活动端之间的初始角度由35°减小为30°,使行李舱门满足各个开启状态时的最佳受力情况,为今后的扭杆弹簧以及行李舱门铰链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马媛媛 《长安科技》2006,12(3):22-25,29
本文中通过以4种CAE的方式定义活动铰链和固定铰链之间的连接关系,比较了某车型的前罩板CAE扭转刚度分析的结果,并将CAE分析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观察铰链单元的参数设置对CAE分析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车门内护板是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车门内板是车门的主要零件。车门内护板通过塑料卡扣或者塑料卡扣与螺钉组合的方式安装在车门内板上。车门内护板周边压在车门内板面上。不同汽车企业的设计概念与侧重点不同,车门内护板与车门内板的配合形式也各有不同。根据车门内护板周边是否有翻边、车门内板型面是否有沉台特征、以及二者形成的间隙形式,可以将车门内护板与车门内板组合成几种常见的配合形式。文章主要对二者常用的配合形式进行简单的介绍,并概括分析各种形式的优点及缺点,为设计工程师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商用车前下部防护法规和国外典型设计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统计分析乘用车与商用车的各种实际碰撞事故类型数据,证明了正面碰撞造成的乘用车乘员伤亡率最大.在正面碰撞中,为了防止乘用车钻入商用车前下部和保护乘用车乘员的安全,ECER93法规强制要求商用车安装前下部防护.通过分析商用车前下部防护法规ECE R93的技术内容及其未来的提高方向,以及国外公司采用的典型设计结构可知,吸能型前下部防护是目前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6.
《叉车技术》2007,(4):28-28
★货架系统立柱防护[刊,英]//SHD.- 2005,(10)在货架仓库中,叉车撞击货架是不可避免的。即便叉车最小的撞击都可能导致货架结构的严重削弱,最终使货架垮塌,使公司蒙受各种损失。为减少叉车误操作带来的影响,公司为货架安装护板或保护器。护板通常包围主柱并有吸收叉车或其他机械搬运设备冲击的缓冲层。目前市售的许多保护器是  相似文献   

7.
以液体运输车罐体为研究对象,采用VOF模型,对运行制动工况下的罐内液体晃动现象进行了流固耦合分析。将安装不同型式防波板的罐体与不安装防波板的罐体作对比,得到曲面防波板和直面防波板罐体在制动过程中罐内气液两相分布图和流体最大压力值曲线,进而得出流体压力峰值时刻的罐体变形图,揭示了不同型式防波板的防晃效果。研究结果明:液罐在充装率50%时,不安装防波板的罐体最大变形区域分布较为集中,直面防波板比曲面防波板能更有效地减缓液体晃动,但直面防波板自身变形大于曲面防波板。  相似文献   

8.
电动三轮车所使用的铅酸蓄电池在使用时经常处于深度放电状态,电池寿命受到很大影响,使用太阳能充电则可以使蓄电池处于浮充状态,可以极大提高蓄电池的寿命。为实现对电动三轮车进行节能改造的目的,文章基于太阳能板的性能、电动三轮车的车辆参数和使用性能要求对车辆进行了电机匹配、电池匹配,以及太阳能板的尺寸计算,并给出了一套太阳能电动三轮车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9.
运用Fluent和Rad Therm软件对整车热性能进行计算,一方面与试验数据相比,得到了安装底护板与否对车辆底盘零件热性能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计算对底护板形状进行了优化,改善了底盘的空气流动性,使底盘零件不超过材料的耐温限值。结果表明,发动机底护板优化后,不仅保护了发动机轮带系统、油底壳和变速器,同时也满足了底盘零件的热性能。  相似文献   

10.
大佛寺长江大桥远程状态监测系统开发及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符欲梅  朱永  陈伟民  黄尚廉 《公路》2005,(12):105-110
针对大佛寺长江大桥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进行了远程状态监测系统的开发,该系统包括现场监测子系统和远程监测子系统。现场监测子系统可以通过安装在桥梁关键部位的光纤应变传感器、光电连通管式挠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获得桥梁的状态信息并存储,还可以通过光缆将信息传输到远程监测子系统以供分析桥梁的安全状态。整个系统已于2002年底安装在大佛寺长江大桥上。  相似文献   

11.
正由长安福特生产的福特锐界车部分车型配有电动尾门系统。本文将着重从电动尾门系统的结构、功能原理和故障诊断等方面进行介绍。1电动尾门系统的结构和组成福特锐界车电动尾门系统由尾门控制模块(RGTM)、尾门锁块、尾门撑杆电动机、左右侧防夹开关、感应式尾门传感器控制模块、上部和下部感应式尾门传感器等元件组成,各元件的位置和分布如图1所示。2电动尾门系统功能和原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纯电动客车的运行条件分析和电器负荷计算,探讨总结高压线束的参数初步选配原则,并对线缆设计、连接器设计、防护结构设计和安装控制等方面进行阐述,为纯电动车型高压线束的快速选配和后期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朱君 《专用汽车》2012,(5):71-73
<正>重型或长型汽车尾部标志板已于上世纪90年代在欧洲执行,其挂车尾部标志板执行法规为ECE R69和ECE R70。国外厢式半挂车尾部结构的表面多数较为平整,不同于我国目前主流的瓦楞式厢式后门,故可以直接将反光标志板通过铆接的方式固定于厢门表面。骨架车、低平板等非厢式半挂车一般固定于半挂车后防护上。图1~3是德国SCHMITZ公司的部分车型尾部标志板安装方式,图4~6是德国Fliegl公司部分车型的尾部标志板安装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整车试制阶段,在检具和支架还没有开发出来的情况下,活动件(电动玻璃升降器系统、车身铰链系统、雨刮电机及连动杆系统和天窗系统等)尺寸控制分析困难的现状,应用DMU(Digital Mock Up,数字装配)运动机构动态仿真技术,通过对活动件开合角度的调整,结合现有的三维测量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车身试制阶段,活动件尺寸分析困难的问题。活动件尺寸工程上的DMU应用技术,可以实现整车试制阶段活动件尺寸精准测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
防夹力是汽车电动尾门系统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针对电动尾门关闭过程中接近关闭位置偶发关不上反弹的现象,阐述了误防夹的原理,对误防夹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并进行了实车验证,提出了电动尾门三级防夹力策略,通过控制单元软件策略更新及实车标定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三级防夹力策略在保证汽车尾门正常防夹功能的基础上,可以有效提升电动尾门的关闭能力,优化了现有汽车电动尾门关闭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举升门边框的两侧分别安装有防夹传感器(如图102所示),用于探测障碍物。如果举升门在电动关闭过程中夹到物体,此传感器因受挤压引起电路电阻发生变化,电动举升门模块正是通过电阻变化引起的电压变化探测到障碍物。当夹到物体时,电动举升门会反方向移动并打开。内部控制开关位于左前门上,按压开关时可以开启、关闭电动举升门,旋转外圈可以选择电动举升门的模式(如图103所示)。此开关的信号是通过两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车型仪表板与前门护板缝线配合性偏差问题,采用3DCS软件进行装配仿真分析,对管梁、车门铰链、车门总成与白车身的装配采用基准转换和功能尺寸的方法进行计算,即铰链工装定位转化为铰链自定位,将工装定位孔与工装公差累积计算,得出定位孔公差是基于管梁主定位的功能尺寸,并且白车身总成、铰链、车门装配中定位面均采用平行差控制。通过3DCS建模仿真计算,测点的超差率均小于5.0%,符合将缝线的配合偏差控制在±1.5 mm之内的目标要求,减少了实车匹配阶段的重复性,降低了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18.
根据轿车电动天窗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在分析电动天窗电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轿车电动天窗防夹控制系统仿真模型,该模型以自适应模糊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调节电机速度,利用速度计算天窗位置,同时利用设置的速度阈值判断是否启动防夹程序;通过对电动天窗防夹系统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某新型变速器法兰盘与副箱主轴为花键连接双螺栓紧固结构,螺栓扭矩大,中心距小,很难同时拧紧,采用手持电动拧紧枪顺次反复拧紧;拧紧螺栓时法兰盘会跟着旋转,拧紧时必须考虑防转和防反力方案。文章针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改进原有拧紧结构,工装与电动拧紧枪固定连接,通过可自由滑动的销子来达到防转和防反力的目的,自动适应两颗螺栓的拧紧。  相似文献   

20.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动尾门在很多高端车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电动尾门不仅提高了汽车使用者的便利性,也很好地提高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为了探究电动尾门开关门耐久试验,首先对电动尾门系统控制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电动尾门在不同路面坡度下的力学模型,力学模型表明车辆在不同位置状态对电动尾门的受力具有较大影响。搭建汽车电动尾门开关门耐久试验装置,运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逻辑控制,并与总线仿真系统进行通信,实现对电动尾门的过程控制,再运用光电传感器和高速脉冲模块可以精准地获取电动尾门开关门的速度。试验系统采用全闭环的PID逻辑控制策略,可以精准地控制汽车电动尾门手动开关门的速度。在不同使用工况下,对电动尾门进行失效模式研究,为电动尾门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