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在汽车出现较大的浪涌波动时,通过电器电源输入端加入所述TVS管设计,使电压稳定在电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以保证PCB板上其他元件不受瞬间浪涌的破坏,进而能有效提高汽车电器防浪涌电路的浪涌吸收能力,提高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汽车点火电子组件电冲击试验台测试电路的设计,详细研究了抛负载电压电路和浪涌电压电路的设计原理及计算公式,给出了相应的电路图。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汽车的适应性和可靠性要求的日渐提高。对汽车用电子装置的适应性和可靠性要求也相应提高。目前,一些引进车型上的电子装置除性能要求外,还增加了耐过压和抗浪涌电压干扰的要求。下面就目前广州标致汽车公司对其产品上配套的电子装置进行短时过压及浪涌电压干扰试验所采用的方法作一些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论述汽车电系统环境及主要电压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各种浪涌信息信号的来源,性质及强弱程度,并提出了设计电子产品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最后讨论了模拟实验及装置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天津汽车》2009,(2):7-7
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由飞利浦创建的独立半导体公司)日前推出新系列瞬时电压抑制器(TVS)二极管,新系列产品采用新型的SOD123W FlatPower封装。该系列二极管提供400W额定峰值脉冲功率00/1000μs),单位PCB面积的浪涌能力约为67W/mm^2,是市场上采用类似封装的TvS产品浪涌能力的2倍以上。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我国首次自主研制开发的汽车电子产品浪涌试验台的电路原理设计及动态校正原理的理论依据。该试验台能够产生幅值和能量都与实际浪涌干扰波相仿的浪涌波形。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利用变压器抑制电容浪涌电流的方法,并给出了应用电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车载高压直流高压供配电系统的应用,接口不匹配导致浪涌电流过大、高低压电气存在耦合等问题逐渐暴露。为解决车载高压直流供配电系统应用中的问题,提高系统可靠性,本文从一次高压电源接口匹配性设计、高低压系统电气隔离设计等方面,提出车载高压直流供配电系统可靠性设计措施,解决了系统中存在的浪涌电流问题以及高低压系统不隔离导致的控制失效、漏电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分析车用雪崩整流二极管反向重复峰值浪涌电流IRSM测试的必要性,介绍测试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赵圣宝 《时代汽车》2022,(8):144-145
本文首先分析了客舱喷淋系统的组成,介绍了刺破阀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刺破阀中点火头的参数及其驱动电路设计,核心部件抗浪涌电阻的设计选型,并通过实际测试,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沈兴祖 《汽车电器》2007,(11):8-11,14
通过对雪崩整流二极管反向浪涌电流的测试数据的分析,提出在交流发电机中选择雪崩整流二极管的方法与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汽车电子产品浪涌冲击试验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一种汽车电子产品浪涌冲击试验系统的原理及特点,该系统以微机为控制核心,可模拟汽车的实际工况,进行自动控制、搬运控制和遥控等3种方式的试验。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解决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充电问题。本研究针对充电较快的直流充电过程中车辆与非车载充电机的CAN通信网络的稳定性,从通信数据完整性、灵敏性以及抗扰性3个方面,设计了测试方案并进行测试分析,得出结论:所选测试样品在未加干扰时均可保证通信数据的完整性,并均可在指定时间内响应对方的通信数据并回复,灵敏性会随着车辆或者充电桩控制充电系统其他部件的增加而变弱;可承受一定程度的浪涌冲击和传导抗扰,但随着干扰等级的增加,通信品质变差,通信中出现的错误增加。建议后面围绕软件干扰、增加浪涌冲击以及传导抗扰等级、围绕通信系统本身硬件情况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当热浪涌上年代久远的堤岸,今夏连接着明夏。你,不觉得热吗?阳光、烈日、高温、紫外线、皮肤黝黑,还有心情焦躁的不变的夏天,面对此情此景不禁感慨何时才能夏至“未”至?  相似文献   

15.
在2002年第6期《汽车电器》P4文章中,介绍了3种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的电压取样法,即交流发电机电压取样法、蓄电池电压取样法、综合电压取样法。其中交流发电机电压取样法又有2种:励磁二极管DL电压取样法和整流二极管DM电压取样法。下面,详细介绍一种在国外的很多车型上已普遍采用多年,在国内的东南得利卡、江铃全顺、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等众多汽车厂家也都正在使用的双电压取样电路。该方法也属于综合电压取样法,是将交流发电机电压取样法中的励磁二极管DL电压取样法与蓄电池电压取样法进行综合,在原励磁二极管DL电压取样法的电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汽车导线选型规则研究,建立一种基于导体热平衡的温度模型。通过对汽车用电器电流特性曲线分析,对稳态电流、脉冲电流、浪涌电流3种典型的电流形式,分别建立了不同热平衡模型,并分析了电流、导线线径、环境温度因素对导线温升的影响,推导出可用导线选型的T-C特性曲线。通过对比导体温升的试验与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为导线选型提供了可靠的仿真平台。  相似文献   

17.
《天津汽车》2008,(3):9
3月18日至20日魏德米勒闪亮登场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2008慕尼黑上海电子展。 此次展会,魏德米勒展示了魏德米勒一贯拥有着出色表现的接线端子和印刷电路板接线端子,还展示了同样极具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的继电器、隔离器、电源、重载接插件、浪涌保护器、工业以太网、接线盒等其他魏德米勒产品。同时,魏德米勒中国还展示了全新的行业解决方案,魏德米勒产品的行业应用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8.
以优化锂电池充电极化电压,提高充电效率为目标,研究了电池充电极化电压与SOC的关系、停歇与极化电压降的关系、放电幅值与极化电压降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充电初期与充电快完成阶段,极化电压变化极大;停歇与放电能有效地降低极化电压,停歇的时间越长,极化电压降低得越多;放电幅值越大,极化电压降越大。在此基础上,以降低极化电压作为电池充电性能的评价指标,提出了基于降低极化电压的优化充电方法,并与恒流充电方法和变电流间歇充电方法的充电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充电效率上高于恒流充电与变电流间歇充电2到3倍,大大缩短了充电时间,充电效率达到了95.36%。  相似文献   

19.
<正>《汽车电器》2014年第1期上刊载了《汽车起动瞬间电压降低的研究》一文,分析了汽车起动瞬间电压降低的原因及整车电压低的影响,介绍了一些稳定电压的措施。但原文在论述这些问题时有许多疏漏,在此笔者谈一些看法。1起动瞬间电压降低与整车电压低是两种不同现象原文题为《汽车起动瞬间电压降低的研究》,但在第3节中却在讲"整车电压低的影响",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现象,由不同的原因导致,对整车电  相似文献   

20.
刘峰 《专用汽车》2011,(10):72-75
针对机动通信车辆防雷的应用需求,以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对防雷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描述,提出以主动式防雷器(避雷针)、专用引下线和泄流地网组成的通信车直击雷防护系统,以及利用电源浪涌保护器、宽带馈线避雷器、信号避雷器等器件防止感应雷的破坏,配合等电位接地及系统接地设计达到通信车防雷保护的要求,从工程设计及应用上提供了通信车整车防雷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