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大范围分布多年冻土,为保护多年冻土和高原环境,在铁路涵洞施工中广泛应用了拼装涵洞施工技术,使涵洞施工实现了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和安装机械化,它是对涵洞传统施工方法的重大突破.详细介绍矩形拼装式涵洞的预制及拼装快速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
大跨度桥梁深水基础双壁钢围堰施工需适应不同地质、通航条件、水深、基础体积及河水流速等特殊环境。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岩石河床情况下采用钻孔爆破法基坑开挖,然后进行深水基础双壁钢围堰施工,对钢围堰设计、基坑爆破、拼装下沉、封底、钻孔平台搭设等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对类似工程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原冻土地区桥梁基础施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北高寒地区基坑冻结法开挖已取得试验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青藏高原地区的特殊气候条件,基坑采用冻结法开挖,基础采用预制混凝土块拼装或扩大式自锚基础两种形式,从而提高了基坑的施工速度,减少了基坑的事故率,缩短了铁路修建的工期。  相似文献   

4.
拼装涵因其施工便捷而被广泛应用于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内的工程中,本文结合高原冻土的性质,对拼装涵的施工技术及其特点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涵洞基础施工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多年冻土区涵洞基础施工的几种方法进行探讨 ,重点介绍人工冻结法、现浇法、预制拼装法的优缺点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介绍青藏铁路某段路堑开挖施工过程,供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堑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某深基坑降水工程为例,针对该工程水文地质的特点,介绍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深基坑承压水降水施工技术,通过对基坑承压水降水设计计算和基坑的稳定性验算,确保基坑开挖后基底的稳定,以保证基坑开挖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依托找龙坝河特大桥山顶陡崖下缘80 m处的深、大拱座基坑爆破开挖施工,详细介绍了拱座基础开挖施工的技术难点;结合工程实际特点,针对施工中的技术难点开展研究,并总结相关的成功经验,可为今后类似条件下山区陡崖拱座基础开挖施工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北京城市铁路东直门站站厅形式复杂,介绍在基坑明暗挖施工相结合的情况下,其开挖和支护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结合北京医用天平厂基坑支护与施工实际,详细介绍了土锚支护的施工工艺、施工难点以及支护技术综合应用效果,确保了基坑开挖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大型基坑开挖引起的卸载作用将导致基坑周边土层和建(构)筑物发生隆起变形,威胁周边建筑物的运营安全.针对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盾构工作井大型基坑临近地铁13号线面临的变形控制问题,从设计和施工2个方面提出管控技术要求.(1)工作井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支撑,将地表沉降和水平变形控制在0.15%基坑高度以内且小于30m...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解决地下管线、箱涵处基坑围护结构的施工难题,保证围护结构的连续性,避免出现因基坑渗漏水而引起工程事故。研究方法:借鉴以往的工程经验,在研究工程所处地质条件和改进现有机械设备基础之上,精心研究施工方案并采取可靠的质量保证措施,通过实践检验,连体桩的设计与施工是成功,并提出新的研究方向以扩大其适用范围。研究结果:基坑开挖后,围护结构渗水只出现2处,基坑变形和管线的差异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研究结论:连体桩的施工工艺解决了地连墙和钻孔灌注桩施工遇到管线围合的难题,针对管线密集和埋深较大的情况下的施工工艺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任国宏 《铁道建筑技术》2021,(3):128-130,159
南宁地铁1号线火车站站点超宽超大、地质及水文条件复杂、周边临近建筑物、施工环境复杂,基坑开挖难度大。为确保深大基坑的快速开挖和安全施工,提出了电动轮胎式起重机与常规履带式挖掘机组合配套开挖技术,即采用多种型号常规履带式挖掘机坑内配合,电动轮胎式起重机地面提升的施工方法。现场实践表明:(1)电动轮胎式起重机首次引入到地铁车站基坑开挖施工,与常规挖机配套施工高效合理,施工组织方便灵活,施工进度提高了1.5倍以上;(2)电动轮胎式起重机能定点开挖、自动行走、取土深度大、作业半径大、机身占地面积小、节能环保;(3)采用该组合配套机械开挖施工,较常规设备机械费节约80万元,动力费节约12万元,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为复杂环境下宽大基坑机械化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4.
在地下管线错综复杂且毗邻高层建筑物的软土层超宽半盖挖顺作法地铁深基坑施工中,为确保深基坑围护结构和支撑体系的安全,必须要有科学、合理、完善的土方开挖施工技术方案。介绍无锡地铁2号线友谊路站半盖挖顺作法超宽基坑施工技术。工程实践证明,预留梯形挡埂作为土方运输便道和深基坑围护结构临时支撑体系,对这类软土层超宽深基坑进行放坡开挖是可行的,可为今后更多较为复杂的地下车站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深圳地铁会展中心—市民中心区间明挖段基坑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深圳地铁会展中心—市民中心区间与西北联络线相交处采用明挖法修建,同时明挖段基坑用作深圳地铁的铺轨基地,基坑深度24 4m,不能采用内支撑体系,基坑暴露时间两年半并承受铺轨荷载。详细介绍了该基坑的设计情况,以期对同类工程的设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地铁隧道上方长距离并行基坑开挖的施工影响及变形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圳市桂庙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前海下沉段需要长距离并行既有的地铁11号线隧道。这不可避免地会使下卧地铁隧道产生结构变形和附加受力,进而影响地铁隧道的运行安全。借助数值分析软件对基坑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对比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坑顶土体放坡开挖、坑内土体开挖、主体结构施工等不同施工步序对下卧地铁隧道结构的受力和变形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坑分段开挖、控制基坑一次纵向开挖长度、前一段基坑开挖完毕后迅速施工底板等施工控制措施。现场监测数据验证了所提施工方法能有效控制下卧地铁隧道的变形。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铁 R4 线北京朝阳站地下 3 层和地下 4 层基坑具有平面几何形状复杂、各级基坑开挖深度不同以及 基坑周边附加荷载不对称等特点。为解决常规基坑支护方案不适应本基坑的问题,研发了直径不相等的双环形钢 筋混凝土内支撑体系并成功实施。详细介绍了双环形内支撑体系的布置、结构参数及施工步序,采用数值模拟方 法建立模拟基坑开挖支护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并结合支护结构变形和受力的实测结果,探讨双环形内支撑体系 的受力和变形特性。结果表明:其围护结构变形、钢筋混凝土支撑和钢筋混凝土环梁的轴力、钢筋混凝土环梁收 敛等指标均满足控制值要求。工程实践表明:钢筋混凝土双环形内支撑体系具有布置方式灵活、对空间形状不规 则基坑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基坑内部作业空间开阔等优势。  相似文献   

18.
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对临近管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半铺盖体系法进行地铁车站施工首次在西安地区应用,为了研究半铺盖体系基坑开挖对临近管线的影响,以西安地铁4号线某车站基坑为工程背景,对迁改后的管线沉降进行现场监测分析。得出管线沉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在基坑开挖及底板施工阶段,管线沉降速率较大,施工需以信息化施工为主。借助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并依据实际工况设置模型监测点,对比分析现场监测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得出管线的沉降规律。同时,对基坑不同的分步开挖深度进行模拟,得出管线沉降受分步开挖深度影响较大,基坑开挖及底板施工阶段需引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通过现场勘察、调研,理论分析与计算机模拟,对王滩电站地下泵房深基坑开挖方案及稳定性进行研究,旨在保证基坑安全稳定、满足工期要求的情况下,采用最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方法。 研究方法:从技术、施工、经济等方面对王滩电站地下泵房深基坑开挖方案及开挖方法进行讨论和比选,并结合计算机技术对不同开挖方法的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 研究结论:理论与工程实践结果表明,采用半放坡开挖(从地面标高3.5m到地下-9m)和地下连续墙(从-9m到-13.5m)相结合的方案,基坑稳定,施工简单、经济效益好,既保证了施工质量,也满足了工期要求。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不断开发,越来越多的深基坑与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重叠。鉴于城市轨道交通这种极其重要的市政设施,高层建筑物深基坑施工必须保证邻近既有隧道的安全性。以重庆市中心区域某涉轨项目的高层建筑深基坑为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深基坑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确定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监测数据亦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