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地理信息系统管理的对象是复杂和多样的,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白色系统,而是一个灰色系统.其数据变化不是割裂的,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管理的地理实体不仅包括白色地理实体,也包括灰色地理实体.其管理的数据不仅包括白色数据,也包括灰色数据.灰色动态的概念应该贯通整个系统的数据采集、处理、储存、分析和显示中.以地下排水管线为例,介绍了灰色理论在地下管线状态评定中的应用,采用维修费用作为管线状态这个灰色数据的关联量.  相似文献   

2.
对开展地下管线普查后建立的地下管线数据库动态更新,是确保数据的现势性和生命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基础性工作。现通过分析地下管线管理现状,介绍浦东新区地下管线数据库动态更新的实践。其成果可为其他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深埋地下或海底的管线仍须定期检查其有无裂纹和缺陷。这样的完整(善)性管理是极其重要的,然而即使是可触摸到的岸基管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任务。这对设置在难于触摸到的位置的管线则更为复杂。根据市场的需求,智能清管(检测)方案是现在能监测这类不可触摸到的管子。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其地下管线网急剧增大,管线老化、管理困难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采用新的技术手段管理城市地下管网有利于实现城市建设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结合某地下空间数据探测项目,详细讨论地下管线探测的技术要求与数据采集流程,并阐述管线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方法,可为城市管线资料的数字化管理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着重研究后普查阶段如何高效地发挥地下管线信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作用,辅助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在城市管线普查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地下综合管网应用模型及数据分层组织,研究地下综合管网辅助规划编制的关键技术和数据更新思路,为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编制提供数据统计分析和各类管网分布,从而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正在县级以上城市全面开展,但镇级层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滞后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小城镇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爆发出种种矛盾,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结合天目湖镇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对小城镇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的编制方法及侧重内容进行了思考,针对小城镇地下管线建设缺乏系统规划指导的问题,提出了系统梳理、整治改造、定位定量的规划对策,以期为江苏省其他地区乃至全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苏州市各项工程埋设管线近日有了"规矩"——《苏州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实施。地下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随着苏州新老城区建设的发展,依附于城市道路的各种管线  相似文献   

8.
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不仅涉及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绿化带的宽度,而且与地下综合管线布置有着密切的关系。该文依据国家相关规范,阐述了如何在满足车辆和行人通行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有限的地下空间资源,合理布置地下综合管线,探讨了道路横断面设计与综合管线布置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城市道路地下管线是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城市能源的输送、信息的传递,关乎城市的安全、居民的生活,被誉为城市的"血管"和"神经",是城市的生命线工程。我国的城市化地区经历了几十年或几百年的开发建设,城市道路地下管网如蛛网密布,各类地下管线各自为政,现状地下管线基础信息缺失,造成了城市开发建设、改扩建过程中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同时施工过程中对现状管线的破环给城市安全带来了重大隐患,并可能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从上述问题出发,结合武汉市人民政府2012年出台的《武汉市城市管线管理办法》,编制《武汉市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综合设计技术规定》,推进管线与道路同步建设,并为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的规划设计、审批审查提供依据,逐步做到合理建设,科学监管。  相似文献   

10.
管线的保护     
《经济导报》2007,(2):114-118
石油和石油气输送管线的安全防护问题造就综合的技术研究领域和潜在的人文问题。为管线保护提供可接受的解决方案需要对情况作详细评估,既考虑到存在的安全威胁’一又许表许多须克服的物理障碍。其中包括一个国家的管线网络可能面临的各种不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灰色系统理论在汽车齿轮寿命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雷 《汽车技术》2006,(9):24-26
探讨了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基于GM(1,1)模型拟合汽车齿轮可靠性寿命试验数据的方法,该灰色模型可以依据较少的试验数据预测出汽车齿轮寿命试验的后续数据。实例计算表明,模型的精度符合残差检验、后验差检验和关联度检验的要求,计算值与实际测量数值吻合程度较好,能够满足试验要求;将灰色系统理论用于产品的失效分析,可解决以往需通过大量试验才能确定的问题,节省了试验时间。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可靠性灰色评价模型。阐述了灰色分析法进行车辆大修可靠性评价的方法,研究了分辨系数对关联度的分辨作用及权重对关联度大小的影响。实例验证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应用于可靠性评价是有效的、可行的。该方法与文献[1]提出的模糊综合评判法相比,人为因素少,充分利用了故障统计数据,其方法简便,易于计算机实现。  相似文献   

13.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灰色预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载荷试验是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可靠方法,但试验常无法进行到极限荷载阶段。如何利用未达到破坏的试桩资料来确定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是一个重要的工程问题。文中根据灰色预测理论中的非等步长GM(1,1)模型,提出一种预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方法。该法拟合度较高,有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灰色聚类法在快速路基本路段服务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ITS技术后,道路服务水平的概念也发生了相应变化。高速度、大流量的交通状态.其服务水平就相对较高。从对服务水平这一概念的重新理解上入手,论文选取能够体现这一新的服务水平评价理念的无量纲交通压力和无量纲密度作为评价指标,将快速路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划分为4个等级,建立灰类白化函数,确定相应阈值,运用灰色聚类评价法评价快速路系统基本路段的服务水平。北京二环路实测数据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是正确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灰色综合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公路在交通荷载和自然环境的共同作用下,路面使用性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日益衰减,从而直接影响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运输的安全性、经济型和舒适性。为了评估和预测路面使用性能状况,便于进行科学地养护和管理,文章系统地提出了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建立了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灰色综合评价模型。最后,结合选取路段的实测数据与规范推荐评价方法进行了应用与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根据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各个因素,建立一套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聚类方法进行安全评价,建立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石家庄市城市道路交通进行安全评价,得到更符合实际安全现状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7.
水上交通事故预测是水上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了掌握水上交通事故未来的发展状况,为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运用灰色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对水上交通事故量进行预测,运用灰色模型对水上交通事故进行模拟,将结果和原始数据进行对比,计算出残差。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残差进行修正,得到最终预测的结果。仿真得到的2012年和2013年的水上交通事故预测量分别是270和281。实践表明,水上交通事故量呈下降趋势,但有部分年份仍有回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在借鉴国内外城市交通安全评价指标及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周实际情况,构建了城市交通安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参考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安全评价指标分级及标准。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灰色聚类法对城市交通安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聚类白化数确定三类灰类白化函数计算灰类白化值。以江苏省相关城市为实例,对城市交通安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定量分析影响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因素对于实现管制员工作负荷的精确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扇区交通运行情况以及管制员工作表现,确定了14个影响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因素指标。利用灰色关联熵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了基于加权灰色关联度的管制员工作负荷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并对分辨系数的取值进行了优化。用北京01/19区域管制扇区的雷达模拟机数据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陆空通话次数、设备操作次数、扇区进出指数分别是影响管制员工作负荷最重要的3个因素,其加权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8440,0.7961,0.6935。同时,加权灰色关联度的排序结果与层次分析法得出的管制员主观排序结果基本一致。采用加权灰色关联度对管制员工作负荷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能够揭示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20.
加强对交通事故预测技术的研究,以便根据交通事故未来趋势变化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在北京市交通事故数据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干预分析技术对传统的灰色预测模型进行修正,提高在政策干预等特殊事件影响下交通事故的预测准确度,为交通事故预防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