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不增加发动机体积和重量的条件下,要求涡轮增压柴油机具有更高的功率,这必然会由于采用高压涡轮增压手段而造成平均有效压力的上升。本文报导了为确定在高制动平均有效压力下发动机的性能,我们所进行的研究工作的结果。 试验是在一台配有独立的外源增压进气设备的单缸机上进行。增压压比达6,2:1,为限制峰值气缸压力,几何压缩比逐步降低到8:1,从而获得高达35.4bar的制动平均有效压力。  相似文献   

2.
民用车辆柴油机继续朝着高功率发展。可以预言,几年后将有平均有效压力15~17巴,转速达2200转/分的发动机问世。同时设计目标也将是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延长使用寿命。涡轮增压发动机将进一步降低油耗,减少污染。由于涡轮增压技术的推广客车发动机也将有较高的热负荷。在文中将论述在民用车辆发动机活塞的设计中具有上述发展趋势的研究结果。本文是根据西德纳切塞尔姆的卡尔史密特股份有限公司西勃(G·Schieber)和散特(W·Samder)工程师在卡尔史密特学术讨论年会上提出的技术论文编写的。  相似文献   

3.
<正> 研究工作是在中等废气涡轮增压的6 15/18型柴油机上,在n=1500转/分下进行的。部分研究工作是在苏联中央柴油机科学研究所半分开式燃烧室的BC-A01单缸机上,在1700转/分下进行的。用  相似文献   

4.
<正>在一台重型柴油机排气系统中装入一台涡轮,可吸收没有涡轮时将被废弃的排气能量。 寇敏斯发动机有限公司用其已经涡轮增压中冷的298千瓦(400马力)柴油机发展成了一台复合涡轮发动机。新发动机提高功率12.5%;燃料消耗量改善14.8%。严格地说,复合涡轮本身产生的燃料消耗量的改善是4.6%。且改装需要的变动很小,有可能将现有的发动机改装为复合涡轮发动机。 发动机的设计过程就是一个各个影响性能的因素如缸径、冲程、压缩比、增压压力、喷油压力等与设计所选材料热强度和结构之间的折衷处理。降低排污和大幅度改进热效率将成  相似文献   

5.
<正> 现代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所用的发动机,其发展特点是通过增大涡轮增压器的增压比或中间冷却增压空气来不断提高其平均有效压力。降低增压空气温度也可减小发动机零件的热应力。采用中间冷却增压空气作为提高平均有效压力和减小发动机零件热应力的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外国各种型号的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中,有五分之一安装了各种各样的增压空气冷却系统。  相似文献   

6.
<正> 增压空气中冷和调谐的进气系统相结合,已为MAN公司用在重型卡车涡轮增压柴油机上,以改善其低速扭矩特性和燃油经济性。首先采用这种系统的是German(日尔曼)公司的D2566型11.4升直列六缸柴油机。标准的涡轮增压机型,在2200转/分时,发出功率206千瓦(280马力),并且在1600转/分时,最大扭矩为1030牛顿·米。新机型在1900~2200转/分的范围内,最大输出功率达到235千瓦(320马力),增加了14%。  相似文献   

7.
早在 1 989年的法兰克福汽车展览会上 ,奥迪公司第一个推出了采用电子管理系统的轿车用涡轮增压柴油机。目前 ,该公司又推出了结构紧凑的V8涡轮增压直喷式 (TDI)轿车用柴油机。该柴油机的缸径为78.3mm ,行程 86.4mm ,缸排夹角 90° ,燃油消耗率为 2 0 5g/(kW·h) ,这对于 8缸发动机来说是很低的。为了提高柴油机的性能 ,该发动机采用了 4气门技术和共轨式喷油系统 ,喷油压力为 1 35MPa。喷油器采用了 6孔喷油嘴 ,使压缩比达到了相对较低的1 8.5∶1。发动机的每一缸排上布置了一个电控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 (VGT) ,最大绝对…  相似文献   

8.
<正>TSI(涡轮增压燃油缸内直喷发动机)TSI意为涡轮增压燃油缸内直喷发动机。现在的TSI发动机拥有涡轮增压延迟保护功能,停车熄火后,如果涡轮增压器温度过高,冷却系统将继续工作一段时间,为涡轮增压器充分降温,确保TSI发动机与普通自然吸气发动机寿命相同。不同于传统的缸外喷射,TSI发动机采用缸内多点高压燃油喷射,高压油泵可以产生最高150bar的燃  相似文献   

9.
爆震传感器     
最近,日本日产汽车公司研制了一种发动机气缸爆震传感器,并将首次应用在该公司兰鸟牌180B型轿车(装用SSS型燃气轮机,仅在日本国内出售)和地平线牌240K型轿车(排量2000CC)上。兰鸟牌轿车装用带AiResearch T3型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发动机排量为1800CC。该涡轮增压器设有内嵌式排废气门,最大增压能力限定在46.2千牛顿/米~2,满载时的有效转速在2000转/分以上。据称,  相似文献   

10.
<正>(三)概述 超高增压柴油机是法国在研制坦克发动机过程中出现的新技术,于1972年首次在法国海军装备展览会上出现。超高增压柴油机是一种高增压、低压缩比、加上旁通和补燃的柴油机。增压比可高至4~9,气缸压缩比可低至6~10。发动机与压气机和废气涡轮并联布置,其间的旁通箱始终相通,其通过截面积由旁通阀门控制。该柴油机的主要特点是:在不增加热负荷和机械负荷的条件下,发动机的功率可增加为原机的2~5倍。平均有效压力可  相似文献   

11.
废气涡轮增压是提高柴油机公升功率,改善燃料经济性,降低单位马力重量和原材料消耗的一项有效措施。汽车柴油机采用废气涡轮增压后,不仅增加了发动机的后备功率,从而使汽车的动力性大为提高,而且因增压后柴油机工作柔和,排气烟度下降,使废气涡轮增压技术成为降低发动机燃料和排气噪声强度、净化排气的有力对策。柴油机采用增压技术时,结  相似文献   

12.
正(接上期)当Y77/1被促动时,即占空比5%,真空泵到真空室的真空连接建立,弹簧回位,拉动操纵杆长的一端向右移动,从而使短的一端向左移动,在全负荷范围内,将增压压力控制风门关闭,全部废气都用于驱动涡轮,形成最大为1.5bar(1bar=10~5Pa)的增压压力。这样,通过改变流经涡轮的气体流量,来控制涡轮的转速,可达到控制增压压力的效果。为控制增压压力,ME评估以下传感器的信号:进气温度传感器,左汽缸列空气滤清器下游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动力涡轮与曲轴之间的传动比对柴油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以便将带可变截面增压器(VGT)的涡轮复合系统应用于重型柴油机上。构建了一维模型,以便模拟涡轮复合增压发动机,并优化动力涡轮和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的匹配。在某一台常规11 L的重型柴油机的基础上,研制了涡轮复合柴油机试验样机,并进行试验,以研究增压器开度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并寻求最优控制策略。结果表明:该涡轮复合增压发动机的全工况外特性优于原机,比油耗(BSFC)平均改善3%,最大改善8%。这表明:涡轮复合增压是一项能够满足未来柴油机节能减排要求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高增压军用车辆柴油机,从军用角度看,其主要缺点是发动机低速扭矩不足和瞬态反应缓慢。本文通过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和固定几何涡轮增压在履带装甲车辆发动机上的对比试验,表明采用几何涡轮增压器能够明显地改善车辆的加速性和爬收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 法国马赛的博迪恩发动机厂是1974年加入GEC柴油机公司的。它生产的最老型号是P15系列柴油机。其12缸的功率为750马力,转速1800转/分。1969年开始设计DF发动机,缸径115毫米冲程105毫米,转速3000转/分。DF系列有4、6和V12缸。自然进气型的连续功率为92~306制动马力。涡轮增压型也已投入试生产,12缸功率为420马力,6缸为190马力。由于DF型有较大的潜力,所以又在其基础上创制了F11系列。该系列最大连续功率已达50马力/缸。6缸6FllSR涡轮增压中冷在3000转/分时为306马力。进一步发展12缸可达750马力。  相似文献   

16.
8.涡轮增压控制涡轮增压控制系统包括水冷涡轮增压器、风冷中冷器、废气控制电磁阀等(见图20)。节气门开启时,废气量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增加而增加,使得涡轮的转速上升(大约20000~150000r/min),增压压力提高,发动机输出增加。  相似文献   

17.
<正> 美国凯特匹勒(Caterpillar)公司宣布,3406的第二代3406B柴油机将于1983年后期在重型卡车上采用,这使该公司的车用柴油机发展计划向前迈进一步。据称,此机包括一些新技术。 该发动机为直列六缸、直喷式、水冷、四冲程、涡轮增压、后冷、14.6升柴油机,其第一代3406发动机是1973年宣布的。3406B具有12种标定工况:功率由285马力/1600转/分至  相似文献   

18.
<正> 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对评定增压中冷柴油机指标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这项研究工作是用四冲程单缸机在试验装置上完成的。该机活塞冲程为140毫米,缸径为130毫米,RM3型燃烧室,曲轴额定转速n=2100转/分。在试验装置上近似模拟了排气管内的变压涡轮增压条件。  相似文献   

19.
车用柴油机谐振涡轮复合增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所开发的适合于车用柴油机的脉冲振废气涡轮复合增压系统,对复合增压柴油机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普通涡轮增压柴油机进行了对比,在较宽广的转速范围内测录了进排气管系中压力波动,充量系数及发动机性能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对改善增压柴油机低速性能和烟度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3)增压压力调节装置 废气涡轮增压器(如图23所示)的增压压力与到达废气涡轮增压器涡轮处的废气气流有直接关系.无论是废气气流的速度还是质量都直接取决于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发动机管理系统通过废气旁通阀调节增压压力.废气旁通阀由真空执行机构操纵,这些执行机构由发动机管理系统通过电子气动压力转换器(EPDW)来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