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轴、横向荷载下桥梁基桩的受力分析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通过综合分析,采用层状横向各向同性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利用有限元-有限层法,并计入桩顶P-△效应对桩身内力的影响,提出了轴、横向荷载下桥梁基桩的受力分析方法,并对室内模型试验研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轴、横向荷载下,桩与土的相互作用为一三维空间问题。通过综合分析,采用层状横向各向同性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利用有限元-有限层法,计入桩顶P-△效应对桩身内力的影响,编制了实用的计算机程序,并对桥梁基桩的P-△效应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刘延芳 《中外公路》2011,31(3):159-162
为研究斜拉桥结构各构件由于P-△效应而引起的几何非线性对于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的影响,基于一座主跨为688 m的斜拉桥,分别建立了单独考虑桥塔、斜拉索、主梁的P-△效应的模型,通过与没有考虑各构件的P-△效应的模型相比较,分析了各构件的P-△效应对于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并通过动力时程分析,将考虑各构件的P-△效应的模...  相似文献   

4.
基于地基土线性假定的单桩P-Δ效应分析研究较多,但基于地基土非线性假定的单桩P-Δ效应分析研究极少。为此,提出等效多段折线弹簧模拟非线性地基土的P-γ曲线,应用有限元法进行非线性地基土中单桩P-Δ效应分析。同时对等效多段折线弹簧模拟非线性地基土P-γ曲线的具体细节进行了总结,以确保计算精度。最后,应用MidasCivil程序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等效多段折线弹簧模拟P-γ曲线后应用商业程序计算基桩P-Δ效应是非常便捷的方法,具有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较全面亦合理地揭示水平桩基振动特性,在建立桩的动力平衡方程式时均引入了桩顶静轴向力对水平位移影响的二阶偏导项,较为全面的揭示了群桩-分层土系统中各桩间的惯性相互作用效应(文中表征为动力位移相互影响因子)。由数值计算可知,桩顶轴向力的引入不能从本质上改变桩基振动形式,但会具有一定的P-△效应,其存在不仅增大了单、群桩水平变位,而且对基桩动力反应也会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高墩连续刚构桥墩身具有特殊的受力和变形特征,该文基于龙潭河特大桥的特点,采用动力冲击风荷载对该桥施工过程中的典型工况进行了抗风分析,并在动力冲击风荷载作用下对成桥阶段进行了P-△效应(重力二阶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施工阶段全桥应力满足混凝土结构强度要求,施工过程整体抗风性能良好,P-△效应会增加箱梁和桥墩的侧向位移和桥墩底部拉压应力。  相似文献   

7.
横向荷载对基桩竖向承载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横向荷载时基桩竖向承载力的影响,首先利用m法假设下轴横向受荷桩桩身挠曲方程的幂级数解,得到桩周土对桩身抗力沿桩轴向的分布,在此基础上利用横向受荷桩桩侧土体应力分布弹性解,求得桩周所受法向压力的变化量,进而得到桩侧阻力极限值的变化量沿桩轴向的分布,将此变化量积分得到由横向荷载引起的桩侧极限摩阻力的变化量,由于横向荷载对桩端阻力影响不大,故此即为基桩竖向承载力的变化量,横向受荷桩的竖向承载力即为此变化值与无横向荷载作用时基桩的竖向承载力之和.然后将导得的计算公式对某试验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最后对横向荷载下基桩极限侧阻力变化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横向荷载对基桩竖向承载力有一定影响,在工程设计中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8.
桥梁墩柱延性不够导致弯曲破坏,抗剪能力不足可导致剪切破坏,文中利用抗推刚度等效的原则,将排架桩墩横向抗震计算模型进行简化,讨论了如何计算其横向地震荷载,对与排架桩墩横向地震荷载有关的参数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它们的影响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快速分析基坑开挖时复合地基及“双洞效应”对下方既有双线地铁隧道竖、横向位移的影响,首先,基于Mindlin位移解和Winkler地基模型,推导出复合地基中桩的侧摩阻力作用下单线隧道的竖、横向附加荷载,从而计算得到单线隧道竖、横向位移。然后,采用迭代法计算得到的“双洞效应”引起的隧道竖、横向位移叠加得到双线隧道总竖、横向位移,并与前人理论计算结果、监测数据对比验证。最后,分析桩参数、隧道位置改变对桩侧摩阻力和“双洞效应”引起隧道竖、横向位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与前人理论计算结果相比,本文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更吻合,且提高原有2阶段分析方法运算效率28%以上; 2)桩侧摩阻力和“双洞效应”对隧道竖、横向位移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3)仅考虑上方基坑开挖对既有双线隧道位移的影响时,在施工条件和规范允许情况下,应尽量减少预先设计的两隧道之间距离,并合理选取复合地基中桩的长度; 4)迭代法比一次性法更加合理、精确,特别是计算横向“双洞效应”引起隧道横向位移时,应尽量采用迭代法计算。  相似文献   

10.
赛果高速公路第4合同段为越岭段山坡展线桥,桥梁共计6个高墩,且位于270m小半径曲线上,矢高为0.707。这6个高墩采用薄壁矩形空心桥墩,墩高均在80m以上。其中Y40为全桥最高墩,设计高度为118.800m(不包括盖梁高度2.4m)。为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合理,采用空间有限元法模拟高墩施工阶段,对高墩的P-△效应、高墩稳定性及温度效应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主墩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是安全的;考虑P-△效应后墩底内力和墩顶位移都稍有增大,建议考虑P-△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