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许臣峰 《世界海运》2011,34(11):17-19
在能见度不良时,船舶间碰撞事故频频发生,船舶没有使用安全航速、没有遵守能见度不良时的行动规则进行避让是重要原因之一。对船舶在能见度不良时的行动规则的理解和避让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避免船舶在能见度不良时发生碰撞事故,进一步对保障船舶航行安全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能见度不良是船舶发生碰撞事故的一个巨大诱因,为了提升船舶在能见度不良水域的航行安全,本文对能见度不良条件下的船舶航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提升船舶在能见度不良水域航行的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3.
李先忠 《航海》2015,(2):49-51
文章针对能见度不良时发生的海事事故的分析,探讨了能见度不良水域航行中注意事项和要点,为船舶驾驶员在能见度不良条件下保证船舶航行安全提供了良好经验做法,对新驾驶员在能见度不良水域如何正确操船能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能见度不良时船舶避碰的行为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在对能见度不良时船舶碰撞案例和船舶哿人员的避碰行为调查数据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能见度不良时避碰行为和船舶碰撞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能见度不良时避碰行为的不确定性和不协调性,对能见度不良时船舶避让对策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郭东升 《珠江水运》2014,(12):16-17
目前,海上的不良天气已经成为影响航海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对船舶航行中遇见不良能见度时的准备工作和应对措施进行简单的介绍,减少船舶在不良能见度中航行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广西沿海能见度不良的情况,其对航标船舶航行以及抛设航标的影响,要求驾驶员在能见度不良时保持正规瞭望、正确使用雷达标绘、航速控制和改向避让行动等方面来对航标船舶安全操纵,以确保船舶安全航行到指定位置进行航标抛设,旨在进一步加强航标船舶在能见度不良时安全航行、安全作业,防止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7.
船舶在能见度不良下的海域航行时,由于能见度带来的不确定性,给船舶航行造成了不可预料的风险。为确定能见度不良时船舶航行的风险性,以确保船舶航行安全,文中构建了船舶航行的风险评价体系,确定权重,结合模糊分析法建立风险评价模型。最后,该篇文章应用此模型对实际情况下能见度不良时船舶航行风险进行了评价,由结果显示,能见度不良时船舶航行的风险性评价研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船舶碰撞事故的统计表明,能见度不良时发生的碰撞事故占碰撞事故的60%以上「1」。为了找出在能见度不良情况下船舶碰撞的共因,有必要对案例进行分析。下面是一个在能见度不良情况下发生的一起船舶碰撞故障。  相似文献   

9.
张弘 《天津航海》2009,(2):11-13,24
文章在对能见度不良时船舶碰撞案例和船舶驾驶人员的避碰行为调查数据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能见度不良时避碰行为和船舶碰撞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能见度不良时避碰行为的不确定性和不协调性,对船舶避让对策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能见度不良是影响船舶航行的不利因素,给海上航行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主要是造成瞭望、陆标定位等困难,从而易发船舶触礁、碰撞等海上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如何让船舶在能见度不良水域中安全航行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航海人员,本文通过对影响船舶在能见度不良水域安全航行因素的分析,结合船员航行经验提出了避免船舶航行在能见度不良水域中发生碰撞的应对措施,以期对船舶在能见度不良水域的安全航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能见度不良对船舶的安全航行影响很大,资料显示有60%以上的船舶碰撞事故是由于能见度不良引起的,而雷达是避碰,特别是雾中避碰不可或缺的工具。利用雷达我们可以获得碰撞危险的早期警报,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避让他船,避免碰撞,同时,我们利用VHF、AIS还可以对雷达上有危险的船舶进行确认和联系,协调避让,可以达到更好的避让效果。为了使船舶驾驶员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些仪器进行避碰,本文介绍了能见度不良情况下利用这些仪器进行避碰的几种常用方法。供船舶驾驶员在能见度不良情况下操船避让时参考,以期能取得良好的避碰效果,确保海上航行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能见度不良是指由于雾、霾、下雪、暴风雨、沙尘暴或任何其他类似原因而使能见度受到限制的情况。 1能见度不良情况下航行事故原因分析 1.1未采用安全航速船长和驾驶人员对航速把握不好,对碰撞危险估计不足,没有及时减速,导致判断不及时和在紧迫危险  相似文献   

13.
由于航行中能见度迅速下降等原因,能见度不良下的长江航行也时有发生。因此,如何根据长江能见度不良的特点研究制定有效的航行安全对策,成了航海人员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依据几次能见度不良下的长江航行经历,对长江能见度不良情况下的特点及航行安全对策做了总结。虽然仅涉及江阴水道以下航段,但对于整个长江航行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船舶在能见度不良时的近距离避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船舶在能见度不良时近距离避让的产生与后果,归纳了能见度不良时近距离避让行为的问卷调查情况和结论,提出了一些关于能见度不良时近距离避碰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世界海运》2016,(1):35-37
能见度变化与船舶所适用的行动规则及避让责任紧密相关,正确认识和理解能见度变化时的规则直接影响船舶驾驶员避让行动。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对《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相关条款的理解,探讨能见度变化时船舶应该如何理解适用的规则从而采取合适的避让行动,提出气象条件从互见变为能见度不良时和从能见度不良变为互见中时船舶应采取的避让行动,希望引起大家对相关问题的关注,进一步保障船舶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6.
由于雾天能见度较低、视线不良,严重影响进出港船舶的通航安全。针对此问题,国际、国内普遍根据当地水域环境条件,制定能见度不良情况下的通航管理规定。但是随着航运技术的发展,这些规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航道和港口资源利用率的提升。针对大连雾情对大连港生产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大连港雾航的必要性,提出大连港雾航的主要做法,包括雾航能见度标准、保障条件和应急措施等,总结大连港船舶雾航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能见度不良时湛江港口和航道资源的利用,本文通过分析湛江港地理、气象的具体特点,以及目前的一些管理措施,对能见度不良时船舶进出港的交通监管提出建议,以期有效提高港口货物的疏运能力,增加港口和航运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18.
《航海》2017,(2)
上海港是一个国际性大港,长江干线上有为数不少的亿吨大港,每天都有数千艘船舶在长江口航道中航行,由于季节性的特点和大量排放的烟尘悬浮物等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不易扩散,悬浮的水汽容易凝结,能见度便降低,当低到一定程度便是能见度不良。船舶在能见度不良的天气中航行,容易发生碰撞、搁浅等事故,研究船舶进出长江口航道突遇能见度不良的对策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船舶能风度不良时近距离避让行为问卷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全面了解船舶驾驶人员在能见度不良时近距离避让的行为情况和做好船舶碰撞事故的预防工作,笔者最近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0多名船长和驾驶员进行调查。本文简要介绍了这次问卷调查的目的、要求、方法与内容,就调查的统计与分析作了说明,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供船舶安全管理与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能见度不良”对船舶航行安全有着巨大威胁,它所引发的海上船舶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文章就如何在“能见度不良”天气时确保海上船舶航行安全,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