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红艳  朱顺应 《公路》2007,(4):34-37
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带动了我国山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但其运营的安全性也比较突出,山区公路事故率一直较高,重、特大事故多。通过对我国山区高速公路车辆运行情况的实际调查和分析,探讨了路面超高与汽车行驶安全性的关系,阐述了汽车在曲线上行驶的特性,分析了一般情况和超载情况下汽车轮胎受力的大小,计算了不同路面超高和不同超载情况下汽车内、外侧轮胎受力的不均衡度。计算结果表明,路面超高越大,越容易引起车辆(特别是超载车辆)轮胎受力不均匀,严重的时候引起车胎爆裂,甚至翻车,对车辆的行驶安全不利。最后,结合《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 20-2006)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对改善山区公路车辆行驶安全性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路面附着性能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改善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松龄  裴玉龙 《公路》2007,(11):126-130
路面附着性能是决定汽车安全行驶的必要条件。影响轮胎与路面间附着性能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轮胎、路面及汽车行驶状态等等。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分别对路面类型、路面状况、轮胎结构、胎面花纹及花纹深度、轮胎气压和车速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了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特点,揭示了各因素对路面附着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从路面和轮胎两个方面提出了改善轮胎与路面间附着性能的对策,从而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压实特性对公路路面、路基压实度的影响分析,阐明了压路机的压实特性对公路压实度分析研究是提高其压实度的一种有效方法,并就目前在研究压实度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为保证公路施工质量提供主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路面表面特性与汽车油耗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育峰  张浩然 《公路》2005,(1):30-36
分析了路面表面特性与汽车油耗的相互关系.并从节约能源和公路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所要求的道路表面特性。相关内容对于我国路面的设计、研究与养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轮胎作为一种汽车零件同时具备四种机能,即:支撑汽车的荷重,将驱动力、制动力传给路面,缓和与路面的冲击、和用以转换、稳定汽车方向。而轮胎的平衡和其中的缓和冲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轮胎的不平衡所带来的振动、噪音对行驶部分及车体部分的驱动特性都有很大影响。所以平衡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公路路面的平整程度,直接关系到汽车的油燃料消耗、轮胎机件寿命、行车时速、运输效率以及行旅的舒适。同时,平整度不良的路面,由于汽车通过时的颠簸、震荡和冲击等作用力,将使原有缺陷逐渐恶化;甚至造成路面的毁坏。因而路面平整度是决定道路质量,关系公路运输的重要指标。随着公路管理工作逐步加强和日趋正规细致;如何速度高、鉴定准、口径统一的评定路面质量等级,是个重要问题。山东省聊城公路管理段鉴于上述情况,于1963年下半年开始,试制了一种“路面平整度  相似文献   

7.
潮湿路面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其规律,根据“病源”,对症治理,以利行车安全。一、摩擦力与摩擦系数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轮胎把荷载传给路面,而路面必须能够承受全部竖向力和水平力,可使汽车制动、牵引及保持行驶方向的稳定。这些水平力是保证公路行车安全的主要因  相似文献   

8.
车轮与轮胎是汽车行驶系统的重要部件,也是汽车的安全部件。它们支承着汽车的总质量,缓解车辆受到路面传递来的冲击和振动,保证轮胎与路面有良好的附着性,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和制动性。轮胎的拆装在汽车的修理过程中非常重要,而且频率极高。下面笔者结合轮胎拆装工艺教学谈些体会。一、轮胎拆装工艺的介绍轮胎是橡胶、纤维材料及金属材料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轮胎的魔术公式模型,研究了轮胎在路面的最佳滑移率和最大摩擦系数随汽车速度的动态变化过程.利用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设计了汽车ABS控制系统滑模控制器,基于轮胎的Burckhardt模型,分别在考虑轮胎动态摩擦特性和不考虑轮胎动态摩擦特性时,对汽车ABS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轮胎动态摩擦特性对汽车ABS的最佳滑移率和轮胎摩擦系数具有一定影响,但是对汽车ABS的制动性能影响很小,因此进行汽车ABS控制系统设计时,可以不考虑轮胎动态摩擦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在加快进行,公路的建设,有数量和质量问题,特别是路面质量的问题,当前我国对黑色路面工程尚缺乏统一的,有一定研究基础的质量标准及先进的测定方法,这是为加速公路建设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交通部下达给我局进行“一级公路黑色路面机械化施工成套技术的研究”课题的研究,其中有关一级公路黑色路面机械化施工质量标准的研究部分,由我所承担。我们结合天津塘沽  相似文献   

11.
轮胎的异常磨损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的道路情况比较复杂,高速路、快速路、一级公路等良好路面的普及率并不很高,轮胎消耗约占汽车运输成本的第三位,轮胎的磨损现象也相对比较复杂。一般来说,轮胎的异常磨损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2.
概述汽车、轮胎和公路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汽车的发展,不考虑轮胎和公路的改进是不行的,随着汽车速度或载重量的提高,轮胎的质量必须与之相适应,公路和桥梁也要相应地改进。为了使汽车能发挥它最好性能时的经济指标,要求轮胎和公路的设计者相配合。为获得最好的经济速度,公路设计很重要;要使汽车安全行驶及功率消耗小,轮胎的综合性能设计很重要。在意大利,从米兰到都灵坐小轿车130公里/小时感觉很稳当,此时有的载重车(载  相似文献   

13.
轮胎——路面接触压力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胎和路面接触压力问题主要涉及轮胎、路面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接触面等三方面问题。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综述了该领域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手段及方法,叙述了影响轮胎一路面接触面积大小的因素,同时提出作者对该问题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正>轮胎是汽车重要的安全部件之一,其作用主要有2个:与传动系统连接,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转化为动能,驱动车辆行走;行驶中,通过轮胎与路面接触,缓解汽车行驶中受到的各种冲击和振动,保证汽车运行时的舒适性和平顺性。汽车在行驶中若发生轮胎漏气、爆胎等突发情况,通过更换轮胎才能继续行驶,因此,大部分汽车都配有备胎(备用轮胎)。  相似文献   

15.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各国汽车拥有量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是汽车废旧轮胎的数量越积越多,严重危害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为此,各国的道路工作者对废旧轮胎再利用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与探索,发现废旧轮胎产品应用广泛:可以作路面的代用材料;可以制作其他建筑材料;可以用作防护设备等等.文中概括地介绍了废旧轮胎在美国、日本、加拿大、白俄罗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当前公路车桥耦合振动模型中轮胎模型过于简化、车轮-路面接触力与桥梁响应计算结果不够精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精细化轮胎模型.首先基于车辆橡胶轮胎的几何、力学特征,建立了径向弹簧力学模型并进行了理论推导;然后考虑轮胎与路面接触面的刚度分布特征和高速状况下轮胎的惯性力,提出了轮胎接触面分布刚度的计算方法,保证了轮胎接触...  相似文献   

17.
轮胎滚动阻力 轮胎滚动阻力主要是由于车轮滚动时轮胎与路面的变形而产生的。弹性车轮沿硬路面滚动时,路面变形小、轮胎变形大;车轮沿软路滚动时,路面变形大、轮胎变形小。车轮滚动时产生的变形要消耗发动机的动力,从而形成滚动阻力,其数值与汽车的总重,轮胎的结构和气压,以及路面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8.
范小彬  邓攀 《天津汽车》2013,(12):47-50
为提高汽车主动安全系统自适应控制性能,需要对轮胎/路面附着系数进行精确的识别或估算。鉴于附着系数估计的复杂性,文章综述了目前路面附着系数估算中的汽车动力学建模和轮胎/路面摩擦模型建模,重点讨论了轮胎/路面附着系数识别算法中传感器的直接检测估计法,以及基于车辆动力学、回正力矩和状态观测器等动力学模型的估计算法,并对各估算方法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对开发汽车主动安全电控系统和提高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毅 《重型汽车》2001,(6):30-31
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直接与路面接触,承受汽车的重量,可缓和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力,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和路面有良好的附着性,以提高汽车的牵引性、制动性和通过性.目前,轮胎在汽车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轮胎的选配应该根据车型、轮辋型号来进行。同一车型上应装配同一规格、结构、层级、花纹的轮胎。当不同型号的轮胎混装时,轻者影响汽车的乘坐舒适性,严重时将影响汽车的安全性,可能使车辆失去控制。特别注意不能将子午线轮胎与普通斜交轮胎混装在同一辆汽车上,因为子午线轮胎与普通斜交轮胎在结构和性能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帘线布置角度有较大的差别,致使两种轮胎的侧向刚度不同,汽车的转向特性就存在着较大差别。因此,若将两种轮胎混装在同一轴上,就会改变汽车的转向特性,使汽车在高速行驶或在光滑路面行驶时,容易出现转向失控等危险情况,所以禁止将子午线轮胎和普通斜交轮胎装在同一辆汽车上,同时所有车轮必须使用同种规格型号的轮胎。选择轮胎时应注意的问题@王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