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探索隧道排水系统在地下水渗流作用下排水管道内结晶堵塞分布规律,提出峨汉高速隧道排水系统结晶规律室内模拟试验。【方法】依托峨汉高速廖山隧道工程,建立1∶5隧道排水系统室内模拟试验,同时结合现场取样地下水分析结果配置相同离子成分的试验溶液开展室内试验。【结果】结晶堆垛方式主要是大量堆垛,属于同分异构晶体类型,主要成分为方解石型碳酸钙;随着水流量增加,结晶量提高,结晶速率越快,其中横向排水出口的266.8 mL/s水流量工况下的累积结晶总量最高;缓和的排水管坡度有利于隧道排水管道内结晶物的生成;排水管接头处结晶总量(30%)>横向排水出口(27%)>横向排水管(19%)>纵向排水管(15.2%)>环向排水管(8.3%),隧道排水系统中结晶堵塞的关键位置是排水系统接口处和横向排水管出口处。【结论】研究有效分析出了排水管道内结晶堵塞分布规律,对保障隧道排水系统通畅有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建云桂铁路(云南段)东风隧道工程为重点控制性工程,初期支护钢拱架的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掌子面施工人员的安全,安装速度制约着隧道内工序的衔接速度。通过钢拱架安装设备在东风隧道的施工实践,介绍了该项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和经济技术特性,对促进长大隧道钢拱架安装技术的进步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巴朗山高海拔公路隧道"低气压、低氧含量"的特点,严寒影响着隧道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也严重制约着隧道建设的工期。为获得高海拔公路隧道较好的施工供氧方案,结合巴朗山公路隧道,对个体供氧方案进行了比选,选取了25~30岁的青年男子分别携带2L、3L、4L的氧气瓶情况下的人体动脉血氧饱和度、心率和血压3项生理指标以及Borg呼吸困难的观察指标,结合各单一供氧设备的使用时间、更换的间隔时间等,确定了隧道施工个体式供氧的推荐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高海拔隧道施工供氧关键技术,开展高海拔隧道供氧浓度及劳动功率对劳动强度的影响研究.通过在西藏拉萨达孜区的圭嘎拉隧道进行现场实测,以平均能量代谢率作为衡量劳动强度指标,采用肺通气量仪搜集6名测试人员在不同劳动强度(50、75 W和100 W劳动功率)和供氧浓度(20.9%、25.0%和29.0%)下的肺通量数据,并转化为劳动强度指标,运用基于思维进化算法的前馈神经网络(mind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back-propagation, MEC-BP)对劳动强度指标进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MEC-BP神经网络拟合数据的拟合优度略高于GA-BP和BP神经网络的拟合优度;50 W低劳动功率下,施工人员平均能量代谢率对氧浓度的变化较小,最大约0.1 kJ/(min·m2);在100 W较高劳动功率下,25%供氧浓度可作为4 200 m高原供氧浓度参考值.  相似文献   

5.
排水管结晶堵塞是公路隧道的一大顽疾,针对太佳高速宝塔山隧道排水管结晶堵塞问题,采用现场检测和室内化验的方法,探明排水管结晶堵塞情况,并分析排水管内水样化学组分。研究结果表明:宝塔山隧道结晶堵塞情况严重,排水管水溶液中Ca2+、SO42-、HCO3-和CO32-含量较高,推断结晶体主要为CaSO4和CaCO3。最后,总结目前隧道排水管结晶堵塞处治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用恒电位稳态法和失重法研究了含氯离子的酸性介质中低碳碳钢阳极溶解行为以及咪唑衍生物对低碳钢缓蚀作用的影响。不加缓蚀剂时,测得低碳钢阳极溶解时对OH的反应级数为、,b随PH值增大而减小,氯离子浓度变化对低碳钢腐蚀无明显影响。有机缓蚀剂的加入增大了钢腐蚀的极化,降低了作为控制步骤的电化学步骤的速度,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  相似文献   

7.
赵可  李研  吴丹 《交通标准化》2010,(21):74-76
公路隧道是一个相对封闭、空间狭小的管状环境,隧道内空气流动性差,一般的热拌沥青混凝土在隧道内施工时会严重污染空气,造成施工机械故障甚至危害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加入Sasobit降粘剂和Al(OH)3抑烟剂可以降低施工时混合料释放出的沥青烟浓度。经研究发现,温度对沥青烟的产生有较大影响,采用Sasobit温拌技术降低施工温度可明显减少沥青烟;Al(OH)3抑烟剂的添加有一定的抑烟作用,但是不够显著。  相似文献   

8.
长7.6km的苍岭隧道为台金高速公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在这样长的隧道中如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施工,由于隧道空间相对封闭,热拌沥青混合料所释放出的热量和有害气体不能很快排走,使得现场施工环境恶劣,严重影响现场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转以及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为此在苍岭隧道选取lkm采用温拌沥青混合料(WMA)进行施工,并对WMA进行了配合比设计、混合料性能验证、有害气体排放量检测以及路面质量检测。通过与热拌沥青混合料对比,显示了WMA用于隧道施工时在热量释放、有害气体排放以及能源节约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隧道是高速公路上设施最集中的地段,也是事故的高发地段,所以隧道内的供配电设施及监控系统的设计对高速公路的运营服务水平有重大影响。本文根据公路隧道的交通特点、就供配电系统及监控系统的设计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以引汉济渭工程秦岭隧洞岭北施工段TBM(Tunnel Boring Machine)卡机脱困为工程背景,结合现场工况条件,为了确保施工人员和TBM设备安全,采取先封闭再加固最后分类实施的方法换拱。卡机处理采用注浆加固、导洞开挖支护、大管棚施工等施工工艺,换拱施工采取先立后拆、整环推进和加固回填等技术措施,使得围岩下沉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1.
隧道涌水是隧道工程地质中的一个复杂问题,如未能查明隧道区水文地质条件,当隧道施工时,则可能出现隧道涌水、流土和围岩失稳等问题,导致施工困难、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以及设计变更、工程造价增高等等问题。文中以二广高速某隧道为例,通过隧道区的专项水文地质勘察,对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通过水文地质试验计算所需参数,并进行涌水量的预测,为隧道工程的设计、造价及施工安全提供依据。计算结果和施工中实测结果对比表明,本文推荐的计算方法合理、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2.
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水平产状的岩层时处理不当极易出现围岩失稳、坍塌等事故,这些事故将对隧道施工人员、设备安全造成不利影响。以石塘隧道为工程背景,分析该隧道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围岩内部位移、锚杆轴力、围岩与初期支护间压力监控量测结果,研究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用以指导该隧道后续施工和设计方案优化,并可为类似水平岩层隧道设计、施工及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单洞四车道大跨度公路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在国内外尚不成熟,可以参照的工程实例较少。文章对暗挖分离式小净距隧道方案、暗挖连体式隧道方案和全长明洞方案从技术町行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对备选方案进行了比较,并采用综合评分法进行了定量化的评价。根据评分结果,推荐采用暗挖分离式小净距隧道方案。采用这样的比选技术路线,可以在确保隧道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实现绎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4.
封闭小区的开放可以增加城市道路网密度,缓解交通拥堵,但目前封闭小区开放方案的决策方式单一,且未考虑开放后给小区带来的汽车尾气和交通噪声污染问题。将交通环境影响纳入考量范围,以行程时间、尾气排放和交通噪声构成的总目标费用函数值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引入封闭小区是否开放、单双行和限速这3种决策方式,建立上层系统费用最优和下层用户均衡的封闭小区开放双层决策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和Frank-Wolfe算法分别对上、下层模型进行求解。 对模型优化效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最优解的费用值相对偏差为0.67%,应用此模型后同比节省费用平均值为11.80%。对比分析得到:合理设置封闭小区开放的3种决策方式,可 以减少车辆行程时间和绕行距离,降低出行者的出行费用和考虑交通环境影响的附加费用,且采取相对较高的限速值有利于降低出行总费用值。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隧道火灾的危害及防范措施,结合老爷岭长大隧道的建设,提出了火灾自动报警设施的三个设计方案,比较了各方案的优、缺点,介绍了系统的功能、构成及主要设备。文中推荐采用光纤分布式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6.
为给城市周边新建和改建工程中出现的隧道与互通立交距离较近的规划设计方案提供一定的依据,通过分析城市快速路隧道与立交间车辆的行驶特征,构建了快速路隧道出入口与立交最小间距计算模型。综合考虑交通流特性、交通安全等因素,运用概率论与车辆运动学相结合方法,定性和定量地分析车道变换所需长度,得到快速路隧道立交最小间距与vissim提取交通冲突数进行了仿真对比,最终提出运行速度为100km/h、80km/h、60km/h时安全间距的推荐取值,以供规划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公路隧道不断地在各地规划和建成。隧道在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缩短行车距离、提高车速、保护环境诸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汽车在隧道内行驶时排出的废气和卷起的尘埃会妨碍行车安全和对人体造成危害,同时对长大隧道而言,  相似文献   

18.
中梁山公路隧道通风效果测试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梁山隧道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设计修建的我国第1条特长公路隧道,已开通营运15 a。研究了该隧道原有通风系统运行状况。对洞内CO浓度、烟雾能见度和风速等现场测试数据的分析表明,右线隧道现有通风模式能满足现在交通的需求;左线隧道在现有通风模式下,烟雾能见度大大超出现规范规定,营运环境极差,已不能满足现在交通的需求,需进行改造。并提出了改善营运条件的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通常采用无线局域网技术实现列车和轨旁设备间的连续数据通信,因而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多次切换,切换性能直接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和效率.传统切换算法往往采用固定切换门限,较少考虑列车速度对切换过程的影响.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传统切换算法难以满足实际的运营需求.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特点和切换过程,以隧道环境的无线传播模型为基础,推导出列车速度与切换迟滞参数之间的约束关系,提出基于IEEE 802.11ac标准的自适应切换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切换算法相比,该算法在降低乒乓切换率、提高切换成功率和网络吞吐量等方面,能够满足列车在不同速度下的车地通信要求,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场景.  相似文献   

20.
高海拔隧道施工供氧是改善隧道内氧气含量、满足施工人员供氧需求、防止劳动效率降低、保障施工机械设备正常运转的重要措施。根据大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采用理论公式计算得到隧道需求供氧量,利用Fluent软件模拟通风供氧与弥散式供氧方法下隧道掌子面附近氧气质量分数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掌子面弥散式供氧方法比通风供氧方法对提高掌子面附近氧气质量分数更加可行有效;采用掌子面弥散式供氧方法时,每循环进尺隧道的供氧量32.08~96.25 m~3,通风速度越高供氧量越大,氧气质量分数分布越均匀。研究成果可为高海拔隧道施工供氧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