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车架纵梁作为重卡中最大的零部件,在满足车架强度的同时减轻纵梁的重量成为重卡轻量化性能的重点研究对象.本文通过进行高强钢车架纵梁的工艺试验,论证高强钢纵梁在现有设备能力下的应用情况,为整车性能提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项目开发了载货车纵梁热处理强化成套系统装备,通过对成形后纵梁进行热处理强化提升了纵梁承载强度,从而在不大幅度改变现有工序加工设备的条件下实现载货车轻量化目标。该装备包括矫形系统、中频加热系统、淬火喷淋系统、冷却系统、控制系统、抛丸去应力系统。此装备使用至今已经完成近3 000多台车架的纵梁热处理强化,所配置车辆在市场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某载货汽车车架纵梁设计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材料力学计算公式,计算出槽型截面车架纵梁的力学参数,并对其进行分析,讨论纵梁截面变化对力学参数的影响,最后结合有限元分析对设计的车架静强度进行校核,得到的结果满足了使用要求,且达到了轻量化的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车架仿真建模,提出拓扑优化方案,通过对车架模态、扭转刚度/强度、弯曲刚度/强度分析,验证车架及其纵梁加固板轻量化结构优化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以某乘用车底盘优化为例,基于密度惩罚法和折衷规划法理论,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兼顾低阶固有频率和多工况下车架刚度,避免了单目标优化对其它性能参数的影响。通过拓扑优化后得到的连续体离散模型,可知车架横梁的大体布局以及纵梁在哪些部位需要加强和弱化,为车辆轻量化和后续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重型汽车中被称为汽车“脊梁”的车架总成,其最重要的零件纵梁被誉为车架总成的“脊梁”,而纵梁加工过程中一个重要工艺指标是材料利用率,文章主要对车架加工工艺进行分析,找到纵梁材料损失的主要工序,分析原材料对纵梁下料过程的影响,通过采取措施减少材料损耗,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分析材料利用率,能够帮助企业在生产制作中,找到提升的空间,对纵梁生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重型专用车车架轻量化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有限元法结合数学规划法对重型专用车车架进行了轻量化结构优化设计。该优化模型以车架的总重量最小为优化目标,以纵梁各段的板厚为优化设计变量,而以车架的强度值作为优化状态变量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刚度校核,最终得到的车架结构在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的前提下,与原结构相比重量减轻约13%,取得了较好的轻量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重型汽车车架纵梁多品种、小批量孔加工问题,介绍了S14汽车纵梁数控钻铣床的主要结构,分析了其在多品种、小批量车架纵梁加工中所体现的工艺先进、加工成本低、方便快捷等特点,并对其对解决这一问题所起的作用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重型汽车车架纵梁多品种、小批量孔加工问题,介绍了S14汽车纵梁数控钻铣床的主要结构,分析了其在多品种、小批量车架纵梁加工中所体现的工艺先进、加工成本低、方便快捷等特点,并对其对解决这一问题所起的作用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0.
建立某SUV车架的有限元模型,对车架进行弯曲刚度、扭转刚度和模态分析,并进行车架的弯曲和扭转刚度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按照质量敏感度因子排序确定车架主要构件的优化对象,包括零件料厚和纵梁截面尺寸,并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在提升弯扭刚度和低阶频率达到设计目标的同时,降低车架的总质量,达到轻量化设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单峰  朱俊虎  王浩 《汽车技术》2013,(1):20-22,26
针对某载货汽车车架的静动态特性,进行了优化设计。在建立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取弯曲应力灵敏度与质量灵敏度比值绝对值较大的横梁和纵梁板厚度为设计变量,采取灵敏度分析方法对车架结构进行了轻量化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基于灵敏度分析的优化方法可行,在提高性能的同时减轻了车架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自卸汽车车架设计过程,车架的分类与特点及加工工艺等。论述的内容包括:车架结构形式的确定,纵梁的设计,横梁的布置及设计,横梁与纵梁连接形式,并运用材料力学计算弯曲强度,中心支座反作用力,纵梁的剪力和弯矩。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目前商用车车架纵梁、横梁的工艺技术,阐述了工艺对材料的要求,以及开发商用车车架用材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商用车车架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车架的主要构成部件中,左右纵梁与加强板是整个车架的主体,由于纵梁材料较厚,尺寸较长,同时存在大量不同规格的孔,所以纵梁的制造工艺就显得极为复杂,而且其制造成本也相对较高.针对车架总成中的重要部件--左右纵梁的生产工艺及产品特性,结合解放公司现生产实际情况进行了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针对重型商用车车架自重大、结构复杂冗余等特点,及使用过程中横梁部件容易发生应力集中等问题,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某重型自卸车车架在静态弯曲、弯扭和0°举升卸货三种典型工况下的强度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基于变密度法(SIMP)对车架纵梁、加强梁、横梁、元宝梁、主副车架连接处和铸造横梁进行拓扑优化及轻量化设计,并对优化后...  相似文献   

16.
点焊工艺因其生产效率高,操作简单,易于机械化,现已取代传统的塞焊工艺,被重卡制造厂广泛采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焊极、焊接参数选用不当,或纵梁表明油污、氧化皮质量差常会产生焊不透、焊点压痕大及焊接飞溅等质量缺陷。文章主要介绍了车架纵梁合梁点焊工艺应用及在实际加工中常见焊接缺陷形成原因及控制方法,对车架纵梁点焊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一款轻型卡车车架断裂的分析,从车架材料、工艺及受力分析,最后通过车架强度的弯曲强度计算,确定通过局部加强车架纵梁,彻底解决了车架断裂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中针对现有平台车型C-NCAP五星级碰撞安全车身,基于车身结构轻量化要求,通过CAE仿真改进车身结构,开发了一款满足C-NCAP五星级碰撞标准的全新紧凑型A级轿车。在现有平台车型基础上,构建高精度整车碰撞有限元模型,通过前纵梁、副车架和前防撞梁结构的改进设计,以整车加速度波形、前围侵入量和前纵梁变形模式等为结构开发目标,进行车身轻量化设计。结果表明,在达到车身结构轻量化要求的同时,改善了车辆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9.
宁建波  刘积涛 《客车技术》2011,(3):42-42,46
1 前言 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市场竞争也非常激烈,黄海为了扩大市场营销份额,决定开发7米中型客车底盘.在此次开发研讨中,车架纵梁的制造工艺成为本次开发的重点与难点.根据车架纵梁结构形式的不同,设计部门设计出了槽型变截面纵梁和U型固定截面纵梁两种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20.
复合材料重型车车架结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良富  马力  王皎 《上海汽车》2006,(3):29-31,35
对复合材料重型车车架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以复合材料车架重量为目标雨数,分别建立了以车架纵梁复合材料铺层厚度为设计变量的优化模型和以复合材料铺层角度及厚度为设计变量的优化模型。优化结果表明,从现代复合材料的应用与复合材料结构优化设计两方面入手进行汽车大型承载部件的轻量化研究,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