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四期工程是国内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以此为依托,针对BIM技术在集装箱码头工程设计中应用的问题进行总图、水工、机械等相关专业BIM技术应用的研究,将BIM技术与传统二维设计模式相融合,采用欧特克BIM系列软件以及探索者BIM协同平台,得出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BIM总体设计技术路线,重点对BIM协同设计平台的应用流程以及设计相关专业的BIM应用方法进行探讨,为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从传统二维设计向基于BIM技术全生命周期设计应用的转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填补BIM技术在疏浚设计应用中的空白,开展了该专业的应用需求分析与标准化设计流程,选取Autodesk平台对Auto CAD Civil3D 2017进行了.Net二次开发。开发成果达到了参数化建立BIM模型的目标,大量简化了传统设计中的重复工作,可同时自动生成三维模型、批量断面图、施工图出图、断面工程量与三维工程量,并在相关工程中进行了实践,实现了BIM在疏浚工程中的正向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魏世桥  何洋 《水运工程》2018,(8):113-117
针对传统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手段单一、信息分散、协同效率差、决策支持困难、维护更新投入大等问题,进行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平台研究,采用云技术和异构系统集成技术,进行私有云部署和异构系统集成,保证不同用户、不同地域协同办公以及不同系统之间BIM信息流通,实现了BIM模型、GIS环境与项目管理体系的深度融合。结果表明,云环境下BIM项目管理平台有效减少企业硬件投入和软件维护成本,在工程进度模拟、质量追溯、安全监控、投资控制等方面创新管理手段和流程,提高了项目管理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张松新  王颖 《中国水运》2007,7(5):126-127
支付管理作为轨道交通建设业主的重要业务组成部分,普遍存在流程复杂、周期长、效率低等问题,本文成功的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支付管理的业务中,探讨了基于网络的轨道交通工程支付管理系统的相关问题。首先分析了系统开发的背景,描述了系统总体功能,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系统业务流程和总体结构,最后总结了武汉市轨道交通工程支付管理系统的应用现状和下一步完善设想。  相似文献   

5.
文曦 《水运工程》2022,(7):240-245
为提升船闸工程信息模型应用水平,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在《水运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应用标准》基础上,细化并编制了满足标准要求的船闸工程BIM设计细则,根据应用实践建立了船闸工程BIM设计总体实施流程。以某船闸工程为例,对信息模型的层级组织、模型内容、协同设计、分类编码、模型存储和成果交付等进行了实践,验证了基于标准的实施工作流程的可行性和标准在船闸工程BIM设计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水运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应用标准》可以规范船闸工程BIM设计,提升设计成果质量、实现数字化交付和应用,也为船闸工程BIM技术实施和数字孪生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内河限制性航道工程实施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复杂的工程数据,针对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不利于档案的保存和检索,行业主流数字化档案管理平台使用不够直观等问题,本文基于BIM技术开展了内河限制性航道工程档案管理研究,开发出基于BIM的内河限制性航道工程档案管理系统,并依托某内河限制性航道工程进行了研究成果应用。实践表明,基于BIM的内河限制性航道工程档案管理,可方便用户对工程档案的录入及检索,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具备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BIM技术越来越成为建筑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必备条件,本文首先对BIM技术作出一种新解释,在此基础上,对BIM技术在整个建设领域的应用现状作出分析,最后对BIM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出几点合理建议,以期能够帮助相关技术人员和单位深化对BIM技术的认识,提高BIM技术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8.
王飞  孙鹏  赵磊 《水运工程》2019,(1):150-155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下的堤坝BIM三维线框模型缺陷,根据堤坝工程的特点及其模型构建需求,建立了堤坝BIM模型构建与信息化框架。该框架包含堤坝工程的编码标准、命名体系、断面提取功能与三维实体生成功能等内容,可将几何模型与属性信息自动融合为实体BIM模型。该框架能在不同BIM软件平台下实施,选取Autodesk平台的Civil 3D与Revit进行. Net二次开发,在相关工程中进行了实践,成功构建了BIM模型,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堤坝工程的BIM全流程应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EPC工程项目进行信息化、集成化的管理,可以实现项目的增值。打造信息化管理平台,重点是基于BIM模型,通过EPC管理流程打通建造全过程;根据推进时间轴依次建立设计BIM模型、采购BIM模型、施工BIM模型,通过智能构件纵向延伸至网络进行招采,并综合运用监控系统和航拍技术,探索实现BIM 5D管理。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对信息化管理策略进行分析,对EPC模式下的BIM技术路径进行讨论,并对信息化管理实践成果进行探讨,提高了项目执行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海外某新建集装箱码头工程为实例,通过对软件平台和协同方法的对比分析,选用以Autodesk平台为基础的软件开展BIM设计。并且通过成功的实践,对全过程BIM设计流程、港口工程模型建模流程进行了梳理;对数据交换问题进行了整理;对BIM模型应用点进行了介绍。探索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港口工程全过程BIM设计应用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可为该领域的BIM设计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验收工作的不断规范,对基层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从健全制度、完善人员配备和规范工作流程等角度,简要论述如何做好基层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采用Revit、Navisworks等BIM设计软件,综合运用双向链接与工作集2种协同设计方式,将BIM设计技术应用到港口工程设计项目中,总结出BIM协同设计的一般技术路线,介绍了装卸工艺设计人员参与BIM协同设计的一般设计流程,为BIM技术在港口散货装卸工艺设计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结合水运工程实例,开展了BIM技术在勘察设计全过程的联合应用,主要在平台选用、数据处理、模型建立、接口转换、数据共享及勘察设计BIM模型综合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基于北京理正工程地质勘察软件建立了三维地质体模型,利用理正Revit插件将勘察模型导入BIM平台软件Autodesk Revit,并基于导入的模型进一步对工程设计计算、模型组装、成果整合和数据共享技术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探索,总结了应用流程和技术经验,打通了水运工程勘察设计BIM联合应用的技术通道。  相似文献   

14.
依托山东某内河航道项目,采用Autodesk平台探索研究BIM技术在航道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应用BIM技术可解决二维设计中设计意图难以直观表达、出图量大且易出错、方案变更导致的重复工作等问题,实现航道工程三维可视化、协同化、参数化、精细化设计,从而优化了设计流程、提高了设计效率。在项目的施工及维护阶段,通过BIM模型进行信息传递,可实现设计与施工的无缝衔接,从而保证航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航道整治工程具有岸线距离长、地形变化大、涉及构筑物多和施工影响因素复杂等特点,存在工程计量不精确、技术交底不明确和BIM建模繁冗等问题。针对航道工程复杂工况条件下BIM模型创建的难题,依托京杭运河长江口门段航道整治项目,基于Autodesk平台采用Civil 3D、Revit、部件编辑器和Dynamo可视化编程,研究BIM技术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实现地形曲面创建和编辑、三维航道模型及护岸模型创建,并对护岸创建方法进行比选,总结形成了BIM技术在航道整治过程中的应用流程,以期为类似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广州南沙国际邮轮码头项目为依托,搭建BIM协同管理平台,对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建立项目层级数据库,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应用。结果表明,BIM协同管理平台在生产进度管理、质量安全管理、资料管理等方面为项目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作用,简化了项目部工作管理流程,减少了工作量,提高项目部的管理效率和工程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钟治国 《水运管理》2003,(11):34-39
世界上轨道交通很早就作为公共交通在城市中出现,随着科学技术和城市化的发展,大运量的轨道交通在现代大城市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将成为我国大中城市有史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技术和基础理论都还处于开拓阶段,大多数的工程实施要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迄今为止,我国尚无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技术的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没有统一的通信技术性能指标,这已成为大规模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瓶颈”,制约了城市交通建设的发展。因而提高我国城市轨道交…  相似文献   

18.
BIM(建筑信息模型)和IoT(物联网)技术虽然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应用愈加广泛,但在航道工程勘察阶段未广泛应用.针对这个现状,研究BIM和IoT技术的集成应用,采用基于BIM+IoT的勘察管控平台技术架构和技术路线,探索其在航道工程勘察安全管控中的应用.以某航道工程为例,利用BIM+IoT平台实现了水上移动巡检、...  相似文献   

19.
档案管理信息化,就是在国家档案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在当前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档案事业应对新形势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档案部门大力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图使档案工作与社会发展同步。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档案管理的要求,影响了后续档案工作的的开展,同时对社会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本文针对新时代背景下档案管理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的策略,包括构建规范的综合性档案管理制度体系、细化档案管理安全保密制度、完善档案管理归档制度以及制定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相关规范标准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