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学会动态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于1987年6月11日至14日在杭州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共20名,程望主任委员主持了会议。这次会议交流了学会编辑出版工作的情况和办刊经验,讨论了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技术部罗国梅同志介绍了为筹建船舶工业出版社酝酿的一些情况,会议呼吁有关方面应尽早成立出版社。会上《中国造船》、《船舶工程》两刊编辑部分别汇报了1986年以来的办刊情况和存在问题,介  相似文献   

2.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用电子设备学术委员会于一九八二年四月七日至九日在武汉召开了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共二十四人,刘欣、王学仁副主任委员主持了会议。会上传达了中国造船学会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的精神;审查、讨论了二年来学术委员会的工作小结;为迎接一九八三年举行的中国造船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庆祝学会成立四十周年而举行的学术交流会和国际海事会议作了准备工作;会上还认真讨论和研究了今明二年学委会的学术交流计划和评选优秀论文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应广东省造船工程学会的邀请,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工艺与材料学术委员会“公差造船”科研协调小组,于四月十八日至二十三日,在广州地区交流、座谈了“公差造船”的科研成果与工作经验。协调小组由上海地区的六机部造船工艺研究所、沪东造船厂、上海船厂、江南造船厂、求新造船厂等五个单位的十一位同志组成。在穗期间,广东省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严明、张秀豪,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根荣、副主任汪荣庭等领导同志会见了他们,受到了欢迎。四月十八日,广东省造船工程学会在省科学馆礼堂组织了有250余人参加的“公差造船”学术报告会。会上,“公差造船”协调小组代表汇报了协调组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介绍了第一、二次“公差造船”学术讨论会的内容,以及目前“公差造船”工作正在逐步展开,并向纵深发展的动向;预告了今年第四季度将在武汉召开第三次“公差造船”学术讨论会。说明在这次学  相似文献   

4.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管理学术委员会工业管理学组,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月,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了“振兴造船工业有关政策研讨会。”会上,八名代表就有关造船政策性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他们围绕造船发展形势和当前造船现状,提出了关于保护和扶植我国造船工业政策的具体内容。与会同志本着为加速发  相似文献   

5.
纪念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 60周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筹备工作会议 ,于 7月 2 4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秘书长、副秘书长、秘书处成员 ,各省、市造船工程学会及各专业学术委员会的秘书长 ,学会三刊和有关媒体的代表共 38人。学会秘书长罗季燕在会上讲了话。常务副秘书长林宪东向会议通报了论坛的筹备方案。根据学会十二届二次常务理事会通过的决议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将于 2 0 0 3年 9月下旬 ,举办“纪念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 60周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坛的主题是 :围绕“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预…  相似文献   

6.
广东造船工程学会讯广东造船工程学会于2月11~12日在省科学馆召开1980~1981年度年会。到会会员有490名。省科协贾云飞副主席、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广西造船工程学会、《中国造船》、《舰船知识》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学会的名誉会员罗明炯教授参加了会议。在年会的大会上宣读了理事长魏骥同志的题为“新的形势,新的任务”的讲话稿,贾副主席、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邱泓同志、广西造船工程学会程根清同志在会上致了贺词并对学会工作提  相似文献   

7.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所属电磁兼容(EMC)学组于1989年4月3日至10日在贵阳召开新技术研讨会,会上着重讨论了光缆在舰船上的应用,并对一部份参加全国十大学会联合举办的“一九九○年(第三届)中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的论文进行评审。电子技术委员会刘欣主任委员、中船总船舶系统工程部吕士友副主任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贵州市机械设备成套局张鸿良局长看望了与会人员。会上宣读论文22篇。  相似文献   

8.
《中国造船》2008,49(3)
《中国造船》是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报,创刊于1948年9月。今年是《中国造船》创刊60周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定于今年10月底在北京举行隆重的纪念大会。大会将邀请有关领导结合我国的造船形势作报告,《中国造船》编辑委员会领导作纪念报告,并结合“绿色造船”等主题开展学术讨论。同时,《中国造船》将以增刊的形式出版一期“《中国造船》创刊60周年特刊”(总第183期)。  相似文献   

9.
《江苏船舶》2013,(2):24
2013年4月19日,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船舶电气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江苏科技大学召开。会上传达了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船舶电气专业委员会2013年工作计划,讨论了新一届船舶电气专业委员会如何进一步  相似文献   

10.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于六月一日至五日在天津市召开“工艺与材料学组”建组会议的同时,还举行了“公差造船”学术讨论会。会上由六机部十一所、大连工学院、上海船舶修造厂、求新造船厂、红旗造船厂、六○一所和江南造船厂等单位的代表,作了公差造船的专题报告和书面发言,并交流了国外有关这一方面的情报资料。报告中比较详尽地介绍了目前我国各船厂开展公差造船的情况,以及所达到的程度和效果。此外,还就利用概率论和统计学原理来建立误差累积方程式的理论进行了探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实现公差造船是促使我国造船工业赶超  相似文献   

11.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船电学组于1988年9月19日至24日在青岛召开了“微机在船舶自动化中应用暨船舶电气设备可靠性”专题研讨会。与会代表32人,会议上宣读论文12篇。华中理工大学副教授兼永州市副市长冯林根同志在会上作了船舶电气设备可靠性专题报告。与会代表对微机技术在船舶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及对船舶电气设备可靠性研究等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  相似文献   

12.
船舶总公司于8月6日至8日在上海召开了船舶总公司造船生产设计指导组扩大会议,会上成立了“船舶总公司造船生产设计、成组技术指导组”。船舶总公司对该指导组的成立给予高度重视,副总经理王荣生、黄平涛,总经理助理孟辉,总工程师张广钦等负责同志与会并讲话。“指导组”是推进技术进步的一种好的组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召开的“运输船船型技术经济论证方法学术讨论会”于1979年5月18至22日在上海金山宾馆举行,到会代表共37个单位计63人。会议着重对上海船研所、上海交大、交科院水运所、上海海运学院等单位共同研究撰写的“运输船船型技术经济论证方法”一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会上同时对“船型论证的理论依据”、“关于船型经济论证的几个问题”、“论投资的经  相似文献   

14.
学会动态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将召开常务理事会和编辑委员会会议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预定于十一月初在上海召开常务理事会会议.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将于10月31日至11月4日在上海召开编辑出版委员会扩大会议.  相似文献   

15.
回眸与愿望     
杨槱 《上海造船》2001,(1):26-26
上海是我国工业的摇篮,船舶工业最集中的城市。1949年上海解放,造船人员很快就在党的领导下开展造船业务,支援前线;并以“船协”和“船工”晚会的形式开展学术活动;并恢复《中国造船》刊物的编辑发行。  相似文献   

16.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计算机应用学术委员会于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七日至十二月二十六日在四川省重庆市召开电子计算机在船舶操作自动化上应用学术讨论会,会上宣读和讨论了二十篇论文,交流了近年来电子计算机在船舶操作自动化上应用的研究成果,并探讨了一些领域内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武汉造船工程学会工艺材料学组于四月二十四日举行了第二次学术讨论会。出席讨论会的有20个单位、32名代表。会上传达了今年一月份工艺与材料学术委员会在广州召开的“造船工艺学术讨论会”的情  相似文献   

18.
4月2日上午9:30,广东造船工程学会编辑工作委员会在盘福路67号十楼会议室召开会议。本次会议由学会洪和平秘书长主持,《广东造船》主编谭政生作工作报告。会上,洪和平秘书长首先发言,他对《广东造船》2010年的工作表示肯定,同时勉励《广东造船》再接再厉,继续提高稿件质量,将杂志越办越好。随后,谭主编详细汇报了2010年工作情况及2011年  相似文献   

19.
学会动态     
电子计算机应用学术委员会CAM、MIS学术会议在厦门举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计算机应用学术委员会于1990年2月8日至12日在厦门市集美航海学院举行了CAM、MIS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船总公司、交通部、农牧渔业部和海军等四个系统的46名代表,出席会议的还有厦门市科委,福建省造船工程学会厦门分会、厦门市水产局、集美航海学院和厦门水产造船厂的有关领导. 大会听取了出访民主德国和波兰的两个报告,听取了“CASIS-Ⅱ”工程综述和中小型船舶微机辅助设计SCAD系统的报告。在分组报告会上共交流了24篇论文,其中书面交流4篇。与会代表对各论文进行了讨论和评议,还有针对性地以“船体建造系统的内容、环境及开发手段”,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刚开局, "上海格式"标准造船合同为中国造船业赢得了话语权. 1月4日,在由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CMAC)和波罗的海航运公会(BIMCO)共同举办的标准造船合同研讨会上,"上海格式"中国标准造船合同获得了中国造船企业和船公司的广泛认同并正式对外发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