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张学飞  陆兴 《铁道车辆》2006,44(2):25-26
钢轨焊接是无缝线路施工的主要环节之一。为了填补我国现场使用接触焊焊接钢轨设备这一空白,受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委托,戚墅堰机车车辆厂设计制造了2辆底架专用焊轨集装箱平车。该车可装运2只装载焊轨设备的集装箱。1主要技术参数(表1)表1专用焊轨集装箱平车主要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2.
LRG型地铁钢轨打磨车设计最高运行速度为100 km/h。文章对该车的总体布局、主要性能参数、车体、动力系统、走行系统、牵引动力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轨道打磨系统等设计进行系统阐述。应用实践表明,LRG型地铁钢轨打磨车3~15 km/h的低恒速和高速旋转砂轮设计,可有效消除钢轨轨头表面病害,满足线路钢轨打磨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3.
钢轨焊接接头感应正火作业车是为满足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等高标准无缝线路建设和改造而研发的大型专用机械。文中主要介绍了整车的技术性能、总体设计、关键部件设计、设计方法及特点。试验结果表明,该车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作业效率,保证了钢轨焊接接头正火质量的稳定性,满足铁标规定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4.
HGCZ-2000型换轨车是我国为适应新形势下铁路大修发展而自主研制的新一代无缝线路钢轨更换设备,集钢轨更换、扣件回收于一体。整车能够在210 min天窗内对2.5 km无缝线路钢轨予以更换,并能同步回收旧铁制扣件,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和质量,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本文主要介绍了HGCZ-2000型换轨车的基本结构布局、功能原理以及现场运用情况,为该车在大修换轨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近郊运输和地铁范围降低运营费和线路维修费变得越来越为重要。为此,德国Windhoff铁路设备技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20世纪90年代研制出处理钢轨表面的可双向运行车辆。该车打磨钢轨,可降低噪声,防止波纹形成等。为对全部铁路网进行打磨并使钢轨表而保持平滑状态,纽伦堡交通公司订购了Windhoff SF 50型钢轨打磨车。该车具有2个动力转向架,转向架中心销间距6400mm,  相似文献   

6.
RGH10系列钢轨打磨车目前在轨道交通系统中用的很多,由于该车的控制系统较为复杂,而外方提供的资料不全,影响了打磨车的使用,为此对该车的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归纳,为技术及维修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胶接绝缘技术和夹板与钢轨的楔形配合,设计绝缘夹板和施力机构及其加工工艺,研制出多适用性、优绝缘性和强防松力的高速铁路伤损钢轨加固急救器,经实验室测试和现场试用,可在现场对伤损或断轨钢轨进行快速地急救加固。  相似文献   

8.
焦彬洋 《中国铁路》2023,(4):108-116
根据钢轨打磨磨削理论和钢轨实测廓形数据,建立单遍和多遍最优打磨方案设计模型,提出一种基于个性化模式库的钢轨廓形打磨方案设计方法,开发了智能化钢轨廓形打磨方案设计系统,并开展现场钢轨打磨作业应用。结果表明:将钢轨等效偏差指数作为最优打磨方案设计的优化目标函数,能够较好实现打磨后钢轨廓形逐步向目标廓形贴合;开发的智能化钢轨廓形打磨方案设计系统,能够根据现场实测钢轨廓形进行批量打磨方案设计,并能预测打磨后的钢轨廓形,可显著提升打磨方案设计效率;采用该打磨方案设计方法开展现场打磨作业,打磨后钢轨实测廓形与模拟廓形基本吻合,主要轮轨接触区域钢轨廓形与目标廓形较打磨前贴合程度明显提升,打磨后钢轨廓形GQI指标均达到优良等级且钢轨表面状态良好,能够较好地满足打磨作业要求。研究的相关成果可显著提升钢轨廓形打磨方案的准确性和设计效率,为铁路钢轨打磨作业提供直接、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在役钢轨探伤车既有线曲线对中不良的问题,改善工作环境,优化车辆动力学性能,提出了一种新型钢轨探伤车方案。该方案采取双动力集中下悬挂布置、流线型车体、网络分布式控制、远程故障诊断等技术。该车通过试验验证,满足高铁及普速线路钢轨伤损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10.
阐述利用双夹具紧固双面搭板胶接接头形式胶接加固的伤损钢轨加固急救技术,介绍在线钢轨伤损无损加固急救装置的设计。该装置经实验室测试和现场试用,能满足线路钢轨伤损加目处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搅拌摩擦焊——新型列车制造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简要介绍了搅拌摩擦焊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分析了当前铝合金列车焊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造成的影响,并对“ALJOIN,”“EuroStir”以及“GSP”等国际上涉及到铝合金列车制造的重大项目做了介绍和总结。结合中国搅拌摩擦焊中心目前在轨道车辆制造中所具备的技术能力,分析了今后新型高速列车制造中连接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采用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和搅拌摩擦焊不同工艺所对应的城轨车辆枕梁及车钩板的接头设计,并对这两种焊接工艺及其对应接头的机械性能作了对比研究,指出了厚板搅拌摩擦焊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为搅拌摩擦焊在轨道车辆铝合金厚板的工程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高原型数控气压焊轨车车轴齿轮箱的技术参数、结构特点,论述了齿轮箱关键技术,重点对齿轮箱的润滑密封系统的设计方法、试验及使用情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车辆柔度系数是轨道车辆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研究车辆柔度系数,文章基于理论计算、仿真分析及台架试验对车辆柔度系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比分析结果可以为轨道车辆设计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回顾铰接式列车的应用与发展,分析了铰接式列车的基本结构模式及优缺点;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和城轨车辆的基本要求,论证了铰接式转向架在城轨车辆中运用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城轨车辆用铰接式转向架的初步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在设计前期引入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对于减少轨道交通车辆设计错误、缩短设计周期、提高产品设计质量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常用CAE软件的功能,并从车辆结构强度分析、车辆动力学分析、制动分析、车辆碰撞安全性分析等方面介绍了CAE技术在轨道交通车辆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和信号系统的特点,梳理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提出车辆与信号系统一体化软硬件设计的建议,阐述了统一车辆与信号系统仿真模型的必要性,指出车辆与信号系统接口优化的方向,并对车辆与信号系统一体化的实验室调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8.
对目前轨道车辆设计方式面临的问题进行思考.参照模块化设计在国外轨道车辆行业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一一模块化设计,并成功将其应用于车体设计中,提高了设计和生产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大型检测与维修车辆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维修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如线路、桥梁、隧道等)维护的重要设备,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总结大型检测与维修车辆的作业能力指标,归纳出配置标准,结合苏州市域S1线的设计实际,基于网轨检测车、打磨车、铣磨车、探伤车、隧道清洗车、桥梁检查车、轨道车组等大型车辆资源共享的考虑,给出苏州市域S1线的资源共享方案,为中国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资源共享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