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金相组织观察、X射线衍射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渗碳后不同温度淬火、回火次数对20CrMnTi钢表面和心部金相组织、硬度、表面残余奥氏体量、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金相组织观察、X射线衍射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渗碳后不同温度淬火、回火次数对20CrMnTi钢表面和心部金相组织、硬度、表面残余奥氏体量、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CrMnMo钢齿轮渗炭淬火后裂纹的分析,认为裂纹的根源在于渗碳层的次表层发生了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导致低温下齿轮表面形成的拉应力超过其强度而开裂,针对这种情况制定了缓冷工艺,避免了类似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大型工程机械走行齿轮箱中的行星齿轮渗碳、淬火及磨齿后的齿面回火烧伤进行分析,得出烧伤后组织发生改变,在表层以下0.08 mm范围内形成了回火层,导致齿面硬度大幅降低;并从砂轮砂粒直径的选择、磨削进刀量、切削液喷射流量以及热处理工艺等方面阐述了如何防止齿轮齿面的磨削烧伤。  相似文献   

5.
渗碳淬火齿轮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应用广泛。由于碳及其他合金元素对奥氏体的稳定作用,在淬火时齿轮的有效硬化层会不可避免产生残余奥氏体组织。文中对生产现场中齿轮表面硬化层残余奥氏体的危害以及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消除残余奥氏体组织引起的危害,并保证残余奥氏体含量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6.
贝氏体钢轨闪光焊的焊接性与材质中Mn和Si含量成反比,降低Mn和Si含量有利于改善钢轨的焊接性,提高焊缝韧性和接头落锤强度。贝氏体钢轨焊缝及热影响区出现的主要缺陷为过热区带状成分偏析、过热区奥氏体晶界成分偏析和焊缝夹杂物(灰斑)缺陷,并与Mn含量密切相关,这些缺陷对接头韧性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但贝氏体钢轨总体力学性能与珠光体钢轨相当,其中接头拉伸强度、硬度和疲劳强度高于珠光体钢轨。贝氏体钢轨焊接热影响区空冷处理后出现马氏体组织是造成焊缝和过热区存在较高残余应力的主要原因,该残余应力降低了接头的滚动接触疲劳强度,使得部分接头容易出现焊缝水平裂纹。对接头进行500℃,3~5 min的回火热处理可以降低残余应力。现场应用表明,完善回火工艺可大幅度降低焊缝水平裂纹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在渗碳零件的技术要求中,对渗碳淬火后的硬化层深度一般只有α1~α2的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和淬火后表面硬度的最终技术要求.然而许多产品在渗碳淬火后还需进行磨削精加工,因此零件在进入渗碳工序之前都留有一定的磨削加工预留量δ(单边留量).这就要求零件在进行渗碳淬火时其硬化层深度必须大于技术要求中的硬化层深度,才能保证零件磨削加工后的硬化层深度符合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铁路工程机械用齿轮渗碳淬火后,渗碳层有大块状、网状碳化物,易产生磨削裂纹。采用改进后的热处理工艺能获得高的渗碳速度,节约能耗,还能消除有害碳化物,获得弥散分布的细粒状碳化物,提高齿轮的齿面硬度和耐磨性,提高齿轮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基于矫直、回火和在线热处理3种典型钢轨生产工艺,采用不同工艺组合工业试制5种无碳化物贝氏体钢轨;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背散射电子衍射法和X射线衍射法,分析无碳化物贝氏体钢轨的微观组织;采用布氏硬度、单轴拉伸、锯切应变片法、冲击韧性、断裂韧性和疲劳裂纹扩展速度测试等试验,研究典型生产工艺对无碳化物贝氏体钢轨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矫直使无碳化物贝氏体钢轨中的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自12.44%降至10.6%,有利于促进亚稳态残余奥氏体的转变;回火稳定残余奥氏体,提升冲击韧性20%以上;在线热处理降低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提高屈服强度19%以上,尤其能提高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对轨底残余应力的影响不大。据此,为了综合提升无碳化物贝氏体钢轨的耐磨性和抗接触疲劳性能,在提高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同时增大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以提升加工硬化能力和塑性。  相似文献   

10.
刘丽 《机车科技》2007,(1):37-39,29
晨风精机一批柱塞套在磨削加工后探伤时发现有十几件出现裂纹,通过对开裂柱塞套宏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及硬度测试得出柱塞套开裂是由于柱塞套在淬火加热过程中局部过热引起的淬火裂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