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速公路建设对热带雨林地区生态环境价值的损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生态环境进行定量化分析,需对生态环境区域“全盘考虑”。在环境经济损益方面就是一个区域内生态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负效益。通过思小高速公路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负影响带来的价值损失的定量化分析,在评价环境负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和筛选劣化指标,并结合思小高速公路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影子工程的方法,建立指标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计算其生态环境价值损失的公式:C生态=C直 C间。对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价值保护提出了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2.
热带雨林地区的高速公路建设给沿线自然保护区声环境带来负影响,该文结合思(茅)-小(勐养)高速公路现场的实际情况,通过声环境损失的定量化分析,在评价声环境负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意愿型调查评估法(CVM)建立声损失指标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得出了计算声环境损失的公式,对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的声环境保护提出了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黄宝涛  周洁  田伟平  杨红军 《公路》2005,(12):92-95
为了研究思小高速公路建设给沿线热带雨林的大气、水环境带来的负影响,结合思小高速公路建设现场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大气、水环境损失的定量化分析,在评价大气、水环境负影响的基础上,采用人力资本法、影子价格法,建立了大气、水环境损失指标与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计算大气、水环境损失的公式:C气+水=C健康+C农+C清洗。对热带雨林大气、水环境环境保护提出了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热带雨林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生态评价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迁乔  宋夫才 《公路》2005,(11):155-159
结合热带雨林自然环境特点和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具体特征,探讨了思小高速公路环境影响生态评价指标应遵循的原则,阐述了思小高速公路环境影响生态评价指标选定的方法。建立了一套适合热带雨林地区“生态公路”建设理念的高速公路环境影响生态评价指标体系。体系的确定既考虑了生态分区的基本方法和指标量化的可行性,还实现了通过指标的评定,能够反映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能计算显示出生态影响的重点地段和敏感区域.并且用各生态因子的分值直观看出重要的生态环境影响因子,由此给出针对性强和有效的生态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穿越自然保护区,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如何对高速公路穿越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影响展开评价,找到合适、可行、高效、全面的评价方法,本文以临岳高速公路穿越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对该类型交通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以期在人类和自然保护区之间搭建一条生态、和谐、绿色之路。  相似文献   

6.
江肇高速公路对烂柯山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广东烂柯山自然保护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调查与现状评价,从自然植被、珍稀物种保护等方面分析高速公路建设对该保护区的影响,提出符合其特点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使该区域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恢复和维护。  相似文献   

7.
山区高速公路绿化生态效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高速公路绿化所产生的生态效益,选取水土保持、固碳释氧、净化空气3个指标,通过文献调研和公式推导,提出生态效益评估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贵州省思遵高速公路绿化的生态效益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思遵高速公路绿化创造了较可观的生态价值;在绿化实施5.17年后,累计产生的生态效益能够与绿化工程建安费持平。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期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分析研究高速公路建设施工期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各种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尽可能使得高速公路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9.
杨丙龙 《路基工程》2011,(3):202-204
在对张承高速公路施工现场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等级。阐明了土壤类型,适宜生长的植物;对水土流失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标准;评定出项目所在地的各项生态环境指标均处于三级水平,已达危险边缘,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治理措施,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尽快恢复较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沈山高速公路环境保护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速公路的建设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但是在高速公路建设期及营运期不可避免产生社会环境、空气质量等的污染,以及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页影响。在高速公路蓬勃发展的同时,保护好路线沿线的生态环境,尽量减少水土流失,为地球环境增色,是我们公路设计者、建设者不容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寒冷地区公路建设日趋发展,公路建设对土壤、植被等生态因子产生影响,导致寒区路域生态环境恶化.以典型寒区代表黑龙江省公路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提出将冻土环境作为寒区生态环境评价的重要方面,建立公路施工期路域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TOPSIS模型,通过计算各级指标贴近度来确定公路施工期...  相似文献   

12.
大电磁兼容性是一项越来越受重视的环境指标,也是一项重要的安全指标。我国相关政府部门现在正在研究、制定机动车的抗干扰标准,从已有的试验结果来看,目前的电动摩托车产品抗干扰性能不容乐观。整个电动摩托车行业都应对电动摩托车的电磁兼容性提起足够的重视,跟踪最新的标准动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完善自身产品,提升我国电动摩托车的环保性能和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环境、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实现区域环境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新构建的区域环境经济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构成,对指标、体系中的环境投资-损失指数、环境治理成本指数等环境经济指标进行了量化分析。区域环境经济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客观分析评价区域环境经济系统的状态、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制定科学的区域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旅游景区隧道施工对周围环境的扰动程度,确定隧道工程的环境可行性,选取噪声污染、粉尘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废 水污染和人文景观建筑变形5 项指标,建立旅游景区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将指标的主客观权重相融合,并 对传统内梅罗指数法在景区环境评价中存在的不足加以修正,构建旅游景区隧道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基于河北省秦皇 岛市老龙头景区隧道K1+500~+930 区间实测数据,应用该模型评价隧道施工对老龙头景区环境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评价等级为 Ⅱ级,即老龙头隧道施工对景区环境影响程度有限,该工程的环境可行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石灰岩山区高速公路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官甦  卢晓红 《公路》2006,(2):80-84
以石灰岩山区的生态环境及工程地质特性为基础,从环境、功能、美学、社会经济效益等4个方面对石灰岩山区高速公路景观评价进行分析,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进行了分析说明。通过石灰岩山区高速公路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该类项目的分析评价提供了评价标准及依据,使公路建设决策者、建设者、运营管理者对公路景观在建设运营中所发挥的作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为石灰岩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景观评价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研究高教园区交通与环境的关系,分析高教园区交通环境的影响因素,建立高教园区交通环境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解决指标体系中权重确定的问题,确定出高教园区交通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园区交通与环境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某高教园区交通环境进行综合评价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公路自然区划是研究自然环境对公路建设影响的产物,同时也是公路建设适应自然环境研究的结果。根据自然区划的一般理论,结合甘肃省公路建设的实际,提出省级公路自然区划指标确定的原则、方法。提出公路工程困难度指数等量化指标并在甘肃省公路自然区划分区中加以实践。甘肃省公路自然区划分为3个一级区,7个二级区,18个三级区,相对于86标准能更有利于甘肃省公路的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18.
刘苏  秦建新  魏晓芳 《公路》2006,(1):102-108
依据大量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和洞庭湖区的实地考察,分析了导致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历史演变的各种影响因素。就公路建设影响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的主要效应进行了研究。认为公路城镇化效应以及公路水利效应是影响的主要方面。建立了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公路等级指标、公路城镇化效应指标以及公路水利效应指标构成。为基于3S技术监测评价公路建设影响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公路作为带状构造物,沿线不同路段的交通状况、地域环境等都有很大变化,因此不同路段环境影响测评结果存在很大差异,常用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以全线测评均值作为综合评价依据,致使各路段的差异性在综合评价中得不到体现。基于此,本文从水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和土壤环境4个方面入手,构建了公路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不确定理论建立了不确定多属性公路交通环境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利用区间数的形式考虑公路沿线环境评价指标的变化范围,从而更多的保留了公路沿线评价信息,通过对天津市5条公路的环境评价分析表明,该模型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