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结合GTO逆变器的一般工况,阐明电路对吸收二极管和续流二极管正向和反向恢复特性的不同要求,从器件设计和工艺上分析实现这些恢复特性的途径和方法,并介绍适用于3000A/4500V GTO的ZK300-45吸收二极管和ZK1000-45续流二极管。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大功率GTO两种吸收电路的工作原理,吸收回路中各元件的作用,参数的配合,着重介绍了大功率GTO应用时的特点,如何能最大限度发挥GTO元件的性能,减少损耗,给出了电路及波形。  相似文献   

3.
郭小舟 《铁道学报》1996,18(2):70-73
分析了一种GTO缓冲吸收电路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电路参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计算公式,这种电路特别适合于逆变电路中GTO的缓冲保护。  相似文献   

4.
GTO牵引变流器高效吸收电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茂杉 《机车电传动》1995,(6):24-29,57
吸收电路对充分发挥GTO器件的负荷能力,保证GTO变流器可靠工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该文介绍了三种在交流传动机车上应用的低耗吸收电路,分析了它们的工作过程,评价了各自的优缺点,并给出了两种电路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对适用于大功率GTO变流器的低损耗Δ型吸收电路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并讨论了该吸收电路的参数选择、吸收电路损耗等方面的问题,最后给出了有关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大功率GTO使用时的两个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大功率GTO使用时其吸收电路和驱动电路的设计要求,并阐述了几种不同捐收电路以及驱动电路吉应注意的隔离、抗干扰以及GTO状态检测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大功率GTO变流器的设计技术,包括主电路吸收电路技术、GTO门控技术、油冷却技术以及模块化结构技术,给出了研究结果以及这些技术在其他变流器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电路仿真软件SABER对三种IGBT逆变器过电压吸收电路进行分析,并给出其直流侧线路分布电感L31和L52,吸收二极管D5以及吸收电阻R5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9.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综合了硬驱动的GTO晶闸管的优点,极大地改进了关断性能,并在元件、门极驱动和应用水平上有技术性的突破。均匀的开关性能把IGCT的安全运行区扩大到了动态雪崩的极限。吸收电路不再需要,改善的损耗特性允许高频应用直至千赫范围内。带有集成大功率二极管的新型IGCT系列元件已经开发出来,用于0.5 ̄6MVA的功率等级上,通过串并联使用可扩展至几百MVA的等级上。第一台基于IGC  相似文献   

10.
GTO门控电路     
GTO门控电路对GTO的关断能力,工作频率、可靠性等影响极大,本文分析了GTO关断过程的及其波形,提出了主要的门控电路参数,并对国内外若干重要的典型门控电路作了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1.
通过最佳的阴极单元结构和阳极短路图形设计,采用改进的Ga扩散工艺,阳极短路结构,掺氧氧化技术,及电子辐照技术,研制出具有优良电特性的GTO器件。文章论述了600A/2500V阳极短路型可关断晶闸管的基本设计原理,给出了器件的工艺特点和主要电参数。  相似文献   

12.
第三代TGV──TGVDuplex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旅客运输的要求,法国国营铁路公司于80年代后期开始了第三代TGV──双层TGVDuplex的开发工作.TGVDuplex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列车编组1P+3Ⅰ+1B+4Ⅱ+1P运行速度300km/h...  相似文献   

13.
对交流传动机车GTO主变流器的主要技术问题提出建议,包括中间直流回路电压应低于2.6kV,门极控制及其电源设计要求,采用型吸收电路,严密的控制逻辑,不再使用分流方便的短路保护,水冷是发展方向等。  相似文献   

14.
徐陵  Tauf.  JA 《国外内燃机车》1997,(5):23-28
吸收电路总损耗是牵引传动装置,尤其是大功率逆变器和PWM变流器的主要设计依据之一。在大功率等级上,因设计和组装的要求,使得吸收电路过多的损耗成为系统设计人员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难题,对于工作在直流750V或1.5kV下的GTO装置,在常用的约500Hz开关频率条件下,吸收电路的损耗通常不会达到极限状态。本文讨论的是直流电压为2.4 ̄2.8kV,容量约为2.5MVA的大功率牵引传动装置中的新型能量回收吸  相似文献   

15.
对GTO两相不重带再生制动的地铁调压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介绍了GTO斩波调压车的主要技术指标、硬件电路的主要原理及软件应用程序的主要算法,提供了一种再生制动的稳定方法及对GTO元件的实用保护方法,为北京地铁改造提供了成熟的控制装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GTO变频器在日本电动车上的应用实例,分析了技术上的优越性和关键技术,针对我国GTO生产和研制情况,提出了6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地铁1号线车辆IGBT静止辅助逆变器研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由于IGBT器件的迅速发展及其在中等容量范围内取代GTO的趋势,研制了用高压IGBT(或HVIGBT)构成的静止辅助逆变器来替代上海地铁1号线车辆上原GTO逆变器,并经受了装车运行试验考核。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的线路设计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方式 -可视化辅助设计。可视化辅助设计系统采用图形学等技术实现地形和线路的三玩具 实感图形,为实现勘测设计一体化目标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文中对可视化CAD系统实现中的DTM地研究,对DTM三维真实感图形的实现方法进行了讨论,最后采用VisualC++和OpenGL来完成系统的编码实现。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GTO逆变器贯穿短路时的一些保护方法,以短路过程分析为基础,阐述了应用短路分流法保护时电路有关参数的选择原则;给出了GTO逆变器贯穿短路保护装置的实例。  相似文献   

20.
8K电力机车自投入使用以来,其辅助变流器用GTO元件大量烧损。根据理论和实验分析,总结了GTO元件的烧损原因。经采取逆变器内部屏线直接地的改造措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