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断电器触点烧蚀是有触点式点火系统的一种常见故障,轻者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能,重者使发动机不能工作。触点烧蚀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种:一是动、静触点接触面调整失平,造成触点某一边缘出现小面积烧蚀;二是触点工作面没有打磨平整,中间凸起,造成触点中间小面积烧蚀;三是触点间隙过小,闭合时间过长,通过电流过大,造成触点熔粘烧蚀;四是容电器工作不良,不能消除触点断开时所产生的火花,致使触点烧蚀;五是发电机输出电压过高,通过触点的电流过大,造成触点熔粘烧蚀。  相似文献   

2.
汽车发动机点火系常见故障之一是分电器触点烧蚀。分电器一旦烧蚀,会使点火线圈初级电流减弱直至消失,进而降低高压火花强度,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甚至造成发动机熄火或发动不着。引起分电器触点烧蚀的故障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分电器触点间隙过小分电器触点间隙过小,在发动机无负荷工况时,尚能正常工作,当有负荷或高速运转时,易产生断火。其原因是:当分电器触点张开后,由于触点间隙过小,电阻相对减小,所以造成高转速时低压电流不易切断,致使分电器触点烧蚀。打开分电器盖,检查分电器触点烧蚀程度。若烧蚀较轻,可用细砂纸…  相似文献   

3.
夏利和达契亚轿车常发现烧蚀白金的现象。有的司机一天换几副白金,叫苦不迭,经研究认为: 一、烧蚀原因 经分析烧蚀原因主要有:1.初级电压过高;2.触点太脏;3.电容器容量过大或过小;4.触点间隙过小;5.发动机长时间怠速运转。 二、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们林区的夏利和达西亚轿车,常发现烧蚀白金的现象较为普遍且频繁。有的司机一天换几副白金,叫苦不迭。 白金烧蚀的原因有:①初级电压过高:②触点太脏;③电容器容量过大或过小;④电容器有缺陷;⑤触点间隙过小;⑥发动机长时间怠速运转。一般传统检查白金触点烧蚀的方法是先  相似文献   

5.
有触点点火系统的摩托车在使用过程中,白金触点组合须经常保养.白金触点的作用就是当上下触点闭合时,点火低压电路接通,电流通过点火线圈的初级线圈并产生磁场;当上下触点断开时,初级线圈的电流被中断,而使次级线圈感应到点火高压电.如果断电器白金触点间隙大小不当,将会影响发动机的点火时间,带来发动机不易启动、工作不均匀、功率下降、怠速不稳等一系列故障,间隙过小还会使触点烧蚀.所以摩托车在行驶一定里程后,应对其检查和调整.以下几点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1)触点烧蚀的主要原因①带有附加电阻的点火线圈,若附加电阻发生故障,使通过点火线圈的电流过大;点火线圈质量不佳、点火线圈过热及附加电阻未接人电路等致使低压电流过大,都容易造成触点烧蚀。  相似文献   

7.
长江CJ750型摩托车的点火系统为传统的触点式点火,由于初级电流是断电器触点接通和切断的,突出的问题是触点打开的瞬间,触点间易产生火花,将触点烧蚀,使接触电阻增大,造成初级电流减小,次级电压下降,火花能量减小。尤其是在发动机低速运转时,触点的烧蚀更加严重。同时,次  相似文献   

8.
目前,汽车发电机调节器,主要有触点式和晶体管式两种。前者的发电机激磁电流直接通过节压器和节流器的触点来完成调节作用,因而易于烧蚀触点,影响调节器的工作稳定性,甚至影响发电机发电。后者的发电机通过大功率晶体三级管来完成激磁电流的自动调节,虽然避免了可能因触点接触不良而产生的故障,但是,一般晶体管调节器的电量损耗比较大,为不使晶体管温升过高,必须有足够的散热面积,这样,使电量损耗和体积都比同等作用的触点式调节器大。本文介绍的发电机调节器是利用晶体管与触点组成的混合电路。由于线路简单,且使晶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用户经济效率,延长汽车分电器使用寿命,兹将汽车分电器在使用中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予以简要说明。一、汽车分电器,断电器触点易过早烧蚀,造成发动机点火能量不足,影响发动机的功能。引起原因:1.安装在分电器外壳上电容器的引出导线端面沾上油污或者受潮,与接线柱绝缘部份成间接接触,绝缘性能降低,引起漏电,使电容器不能充分起到充电、放电,提高点火强度、削弱断电器触点上火花等应起的作用,从而加速触点的过早烧蚀。2.断电器触点间隙超过0.45毫米,以及触点沾有油污。  相似文献   

10.
摩托宝百囊     
摩托车实用电路二则 喇叭触点防蚀方法 摩托车用喇叭工作电流一般在1-2A,电流较大,长期使用,易造成喇叭开关触点烧蚀导致接触不良而声音嘶哑,此时可用细砂纸把触点打磨光滑再投入使  相似文献   

11.
董华峰 《驾驶园》2010,(10):48-49
问:如何检查断电器触点间隙?分电器断电触点分开时有一定间隙。若间隙过大,跳火时容易烧蚀触点;若间隙过小,触点闭合时间短,减少低压电流通过,发电机高速转动时,容易出现断火现象,一般间隙为0.35-0.45毫米。调整时,取下分电器和分火头,  相似文献   

12.
国产摩托车点火方式的发展历程(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断电器触点故障多、寿命短:触点断开时,表面产生的电弧会腐蚀触点形成凹坑与凸点,使触点电阻增加,一次侧电流减少导致火花能量减小;顶块在高速工作过程中磨损后,使触点断开的时间间隔缩短,轻则改变点火时间,重则触点断开时不能切断产生的电弧,使触点在很短时间内烧蚀而失去工作能  相似文献   

13.
郑三山 《汽车电器》2002,(Z1):94-94
笔者曾经历一次驾驶BJ2020型越野车行驶,途中一遇颠簸,发动机就突然熄火,滑行或停车起动,发动机工作正常.如此反复几次不能正常行驶.根据现象判断:故障应是点火线圈低压线路虚接所致.停车检查:起动机、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分电器、熔断片各部接线牢靠,用中央高压线试火,火花正常.打开分电器盖:触点无烧蚀,但触点接线上的"叉"形插接片折裂而似连非连.将触点接线接实后,起动发动机,上路行车恢复正常,故障排除.  相似文献   

14.
郭清洁 《汽车维修》2001,(1):25-25,28
对于非液压挺杆的发动机,气门的正常间隙会因配气机构零件的磨损、热胀冷缩及调整螺钉的松动而发生变化.气门间隙过大,会使气门的升程减小,引起充气不足,排气不畅,而且会带来不正常的敲击声;而气门间隙过小,会使气门关闭不严而造成漏气,易烧蚀气门与气门座的工作面.因此气门间隙的检查调整对检修发动机是至关重要的,对维修人员来说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汽车发动机气门脚间隙调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工作,气门脚间隙过大,会引起充气不足,排气不畅,产生不正常敲击声,间隙过小,会使气门关闭不严,造成漏气,易烧蚀气门与气门座的工作面。因此,在检查保养发动机时有必要对气门脚间隙进行检  相似文献   

16.
<正>一、起动系统故障引起发动机无法起动的故障现象及故障原因故障现象:1起动机不转。2起动机运转无力。3起动机空转。常见的故障原因:1蓄电池电量不足,各导线连接松动,接线柱脏污接触不良。2起动开关触点未接触或触点烧蚀。3电磁控制式的继电器及电磁开关有故障,有如下可能:继电器触点烧蚀;继电器磁力线圈断路或烧坏;电磁开关线圈断路或接触盘接触不良。4起动机内部故障,如电枢轴弯曲或轴承过紧、损坏;整流电路端子脏污或烧蚀;电刷磨损过多;弹簧过软或损坏;电刷在电刷架内卡住与整流电路端子接触不好;电枢线圈磁场线圈短路或断路。二、起动系统故障引起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17.
问答6则     
1 小红旗轿车电气设备中采用的双触点继电器结构与使用有何特点? 答:继电器是用一个小电流信号来控制一个大电流电路的接通与断开。小红旗轿车电气设备中除使用常见的单触点继电器外,还设计使用了新式双触点继电器,其结构见图1。 双触点继电器主要由两对触点、电阻、线圈及片式插头等组成。其两对触点是并联工作的,其中一对触点由纯银制成,体积较另一对触点大;另一对触点由纯钨制成。在继电器吸合工作时,纯钨触点3先闭合接通电路,大约在 40 ms~50 ms时纯银触点6才闭合。而在继电器断开时,纯银触点6先断开,过40 …  相似文献   

18.
火花塞烧蚀 火花塞烧蚀故障具体有4种情况:①电极熔化且绝缘体呈白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般为冷却装置工作不良、燃烧室内温度过高或燃烧室内积炭过多,发动机工作中使排气门间隙变小,进一步引发燃烧室内过热,造成恶性循环所致.另外,火花塞未按规定力矩拧紧时也会造成电极熔化,绝缘体呈现白色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一辆大阳DY90骑式车,配置半波稳压整流充电系统和二线制发动机转速表.摩托车运行不久,发动机转速表不能正常工作,其故障现象是:照明开关处于位置灯工作位置时,发动机转速表能正常工作;照明开关处于前照灯工作位置时,转速表、前照灯均不能投入工作.疑是前照灯工作线路中有对地短路故障,开启前照灯后,工作电流经前照灯工作线路中的对地短路处形成回路,造成前照灯不能投入工作,较大的短路电流使交流工作电压迅速下降,导致发动机转速表不能投入工作.  相似文献   

20.
赵强 《汽车维修》2015,(3):42-44
<正>一、故障的现象有1辆1999年生产的皇冠3.0轿车,直列6缸,排量3.0L,发动机型号为2JZ-GE。根据驾驶员反映,该车在踩下加速踏板后,发动机转速不能马上升高;在行驶过程中,加速缓慢、无力,并伴随有发动机轻微的发抖,有时还出现突然断缸,类似猛松油门的现象(断油);期间还出现多次的继电器触点烧蚀。二、询问详细情况首先,我询问驾驶员:"该车什么时候出现故障?是否已检修过?"驾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