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大量建设,超大断面隧道不断涌现。目前对超大断面隧道力学性质与支护结构机理及其施工方法的研究仍然不足。以郑州市中原路西延线韩门超大断面隧道为工程依托,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超大断面隧道开挖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揭示双侧壁导坑法与CD法开挖方式下隧道围岩的变形规律、应力分布特征等,为超大断面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并通过现场监测予以验证。揭示大断面隧道开挖变形机理,优化施工技术,以指导超大断面隧道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7):100-101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隧道施工规模不断扩大。在现代隧道施工中,"新奥法"施工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由于"新奥法"施工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在部分特殊段施工中无法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最后使用了双侧壁导坑法方可顺畅通过。重点分析了双侧壁导坑法在浅埋暗挖隧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双向八车道公路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龙头山隧道双侧壁导坑施工工艺的优化过程,实践证明,采用增加横通道的施工方案,可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成本,提高工效;将双侧壁导坑施工改为双侧壁上下台阶,可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工期。  相似文献   

4.
以青岛地铁延安三路站为背景,详细阐述了地铁暗挖车站预留核心土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技术。该技术成功解决了传统双侧壁导坑法衬砌作业难度大、危险系数高、工期较长等问题,具有工序简单、施工速度快、节省成本、安全性高等优点。最后通过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得知使用该方法地表沉降、拱顶沉降、收敛变化值均较小,适合城市地铁施工,对类似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昌景黄高铁瑶里隧道暗挖段DK90+550~DK90+610作为研究断面,建立三维数值模型,研究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过程中隧道的变形和支护结构的内力,深入分析了双侧壁导坑法临时竖撑曲率半径和初期支护钢拱架间距的影响。研究表明,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拱顶处围岩竖向位移较大,隧道拱腰处围岩水平位移较大。当开挖左侧导坑中间土体和拆除临时支撑时,拱腰水平位移会显著增大。随着双侧壁导坑法临时竖撑曲率半径的增大,围岩的竖向位移逐渐减小,水平位移逐渐增大,初期支护钢拱架的应力逐渐减小,且临时竖撑曲率半径对围岩竖向位移的影响更加显著。围岩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均随着初期支护钢拱架间距的增大而增大,且钢拱架的变化对拱顶围岩竖向位移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大跨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力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某城市道路,对大跨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进行了弹塑性数值模拟,探明了施工过程中国岩深部位移、围岩稳定性,以及衬砌结构的受力特性.研究表明,围岩等级较高,围岩条件差的情况下,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并且能够很好的控制施工过程中围岩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宽拱隧道施工中使用双侧壁导坑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双侧壁导坑法工艺速度慢、成本高等缺点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8.
针对长大隧道施工中爆破生成的CO对施工产生的不良影响.本研究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中,采用压入式通风,测试在长大隧道中的通风效果,利用Fluent流体力学软件对不同导坑、台阶长度与风筒位置的隧道通风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其流场特性与CO气体扩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内导坑和台阶的存在,会影响射流发展;导坑和台阶工作面前...  相似文献   

9.
以沙湾大断面隧道为研究背景,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采用释放荷载法,研究支护封闭的快慢对双侧壁导坑法施工的隧道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拱顶沉降、边墙中点水平位移、围岩塑形区及初衬应力的分析,得到了支护封闭时间对隧道受力和位移状态的影响,施工中应尽量缩短各开挖面的距离,使支护尽快封闭,有利于隧道稳定。为了进一步改善隧道的受力状态,模拟分析了加固部分围岩后的状态。结果表明加固侧壁导坑临时支护与初衬接触处的围岩能较好的改善隧道的受力条件。在临时钢架支护下端与初衬的接触点附近出现了应力集中现象,受到了很大的拉应力,在设计施工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以沙湾大断面隧道为研究背景,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采用释放荷载法,研究支护封闭的快慢对双侧壁导坑法施工的隧道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拱顶沉降、边墙中点水平位移、围岩塑形区及初衬应力的分析,得到了支护封闭时间对隧道受力和位移状态的影响,施工中应尽量缩短各开挖面的距离,使支护尽快封闭,有利于隧道稳定。为了进一步改善隧道的受力状态,模拟分析了加固部分围岩后的状态。结果表明加固侧壁导坑临时支护与初衬接触处的围岩能较好的改善隧道的受力条件。在临时钢架支护下端与初衬的接触点附近出现了应力集中现象,受到了很大的拉应力,在设计施工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新奥法的主要承载结构是初期支护,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才进行二次衬砌,因此是二次衬砌的基础.通过对隧道初期支护沉降原因的分析,提出了针对该段不均匀沉降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新奥法的主要承载结构是初期支护,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才进行二次衬砌,因此是二次衬砌的基础.通过对隧道初期支护沉降原因的分析,提出了针对该段不均匀沉降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上海市复兴东路越江隧道双层结构进行安全监测,了解隧道结构安全状况,主要监测隧道横径和竖径的收敛情况。介绍测线法在该项目监测中的应用,且通过对监测点的布设位置、测量方法及测量精度分析,证明测线法在双层结构隧道监测中可行和高效。  相似文献   

14.
锚杆支护在整治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乌鞘岭隧道工程实例阐述了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的特点,及其整治措施,通过模型计算对施作锚杆隧道与没有施作锚杆隧道的应力以及位移进行了比较,并论述了锚杆支护对于整治大变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隧道初期支护变形特性空间效应分析及结构尺寸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长大公路隧道进口段软弱围岩稳定性较差,而隧洞的开挖进一步破坏了岩体的初始应力平衡状态,围岩应力状态的改变不利于围岩的稳定性问题,通过三维有限差分方法分析了初支尺寸、初支时机、初支刚度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力学特性的影响,得出一些对软弱围岩山岭双线隧道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结论,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隧道变形预测的灰色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变形预测对隧道施工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考虑到隧道变形的非线性,采用灰色系统理论来模拟和预测隧道的变形.用灰色等时距GM(1,1)模型、新陈代谢GM(1,1)模型及Verhulst模型这三种常见的模型来预测隧道拱项下沉量,从而提出了新陈代谢GM(1,1)模型的适用性,能反映隧道施工动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针对炎陵I号隧道软弱段开挖情况,通过整理隧道开挖过程中不同情况下围岩变形的实测变形数据,分析封闭支护对围岩变形的影响效果。在软弱隧道开挖过程中,若不及时进行支护封闭,围岩变形难以控制;通过在上台阶及时封闭初期支护或实现快速开挖下台阶封闭初期支护,能够有效地起到控制围岩变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探讨在5.5 m捣固装煤车煤槽内直接测试捣固工况煤饼对煤槽侧壁压力的方法,并在煤槽不同高度上布置10个压力传感器,直接采集多个锤位煤槽侧壁压力值,获取测点的压力实时曲线,研究侧壁压力的分布与变化规律,提出用于结构设计计算的侧壁压力分布模型;经有限元分析结果与结构试验数据对比,侧壁支座反力变化趋势一致且数值吻合良好,表明侧壁压力分布模型合理、测试数据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9.
以左黎高速公路沐池隧道初期支护变形处理为工程依托,通过对变形段监控量测、分析判断,主要从洞渣反压回填、长小导管注浆、换拱及后期监控量测几个方面施工控制要点进行详细阐述,总结出了完整的隧道初期支护变形处治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奥法施工的核心思想是把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作为一个完整的支护体系来考虑,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不可缺少的环节.以奉(节)巫(溪)高速公路孙家崖隧道为工程背景,基于该隧道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段穿越滑坡体等工程特点,通过现场监测隧道内围岩变形和围岩应力,结合左右线施工方法分析得出,该隧道左右线围岩的变形规律;围岩压力的分布规律;围岩变形与压力的关系;隧道与滑坡体之间的相对稳定关系.研究过程为该隧道的信息化施工提供了保证,同时研究成果也可为设计和分析研究其它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