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姜蕊 《交通标准化》2010,(21):14-18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公认的缓解城市拥堵的有效手段之一,交通检测器为ITS提供交通基础数据支持。在城市路网中合理布设交通检测器是保证交通数据准确、有效的前提。以交通检测器效用最大和布设检测器费用最少为目标,构建交通检测器优化布局模型,并通过算例加以说明,为此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一些智能交通专家分析认为,目前人们对智能交通ITS的认识还很不面,很多人仍然认为“ITS=IT(Information Technology)+TS(Transportati Systems)”;智能交通技术仍然属于跟随型,主要依靠学习、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术,对国内的自主技术缺乏知悉和发掘;国外的智能交通设备和系统仍主导着中国场,人们对国内的智能交通产品依然缺乏信心……。  相似文献   

3.
孙瑶 《交通标准化》2011,(16):12-14
2000年4月,中兴智能交通(北京)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是我国第一批从事智能交通(ITS)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11年来其与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共同成长、壮大。  相似文献   

4.
上个世纪90年代,亿阳集团审时度势,把目光投向当时在中国刚刚起步的智能交通领域,专门成立了亿阳集团北京智能交通研究院,开始从事智能交通系统的研发。2005年,该研究院并入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改名为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ITS研究院(以下简称“亿阳信通ITS研究院”),借助亿阳信通上市公司的优势,亿阳信通ITS研究院很快步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5.
违章处罚系统(俗称电子警察或电子眼)和道口查控系统(俗称卡口机)在我国的智能交通(ITS)行业颇具代表性。电子警察和卡口机属于交通秩序规范方面的智能交通产品,从我国ITS起步至今这十几年里,在国内有了较为深入和广泛的应用。所以,电子警察和卡口机的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ITS产品的总体走势。那么,违章处罚系统和道口查控系统到底具有怎样的成熟度?今后又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我国的智能交通行业现在达到了怎样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城市交通流信息集成是ITS(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衔接和融合各个交通业务系统的泛平台性支撑作用。博康集团公司联合清华大学共同提出的“智能集散型城市交通流信息集成总体方案”深入研究了交通流信息的功能需求和相关集成技术定位,依托基于MAS(多智能体系统)技术的智能集散型交通信息平台,从信息的采集、处理、发布各个层面提供了全方位的交通流信息集成解决思路。本方案技术领先,实用性强,在深圳市已获成功应用,全国推广态势良好。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发展可持续交通的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的交通情况为背景,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重新分析了北京市的交通发展现状,同时对于其保持交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途径及具体建议,其中重点分析了正处于发展阶段的智能运输系统(ITS)与交通环境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它对于发展可持续交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交通标准化》2009,(10):109-109
展会时间:2009年9月20日-2009年10月1日 会展场馆:瑞典·斯德哥尔摩 会展描述:近年来,通过参加历届智能交通(ITS)世界大会,业内人仁志士看到了世界各地最高端、最前沿、最先进的产品和技术,了解了世界各地智能交通的建设思路和发展状况,不断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努力推进中国ITS的发展,并使中国智能交通未来建设的发展方向日益清晰。  相似文献   

9.
《交通标准化》2009,(12):105-105
会展描述:近年来,通过参加历届智能交通(ITS)世界大会,业内人仁志士看到了世界各地最高端、最前沿、最先进的产品和技术,了解了世界各地智能交通的建设思路和发展状况,不断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努力推进中国ITS的发展,并使中国智能交通未来建设的发展方向日益清晰。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智能交通系统协会(ITS Canada)成立于1997年6月,其前身是“加拿大交通协会ITS分会”,该分会则于90年代早期在“研究与开发理事会”的支持下设立。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智能主体的高速公路控制系统结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高速公路交通量的增加对高速公路交通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基于精确数学模型的交通控制方法很复杂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控制效果,因此寻求新的有效的交通控制方法也就成为必然。多智能主体(Multi—Agent)技术是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单个Agent能够自主地、主动地对对象进行控制,并且Agent之间可以进行协作从而使整个系统达到更大的智能性。介绍多智能主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的概念,然后描述基于MAS的高速公路交通控制系统结构以及Agent的内部模块的功能,最后对Agent之间的协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基于多智能主体的高速公路交通控制系统拥有一种全新的智能交通控制结构,它能够较好地克服传统交通控制系统所存在的缺陷,适应高速公路交通系统的复杂性和随机性。MAS技术的关键在Agent之间的协调,因此下一步的研究应该集中在Agent之间如何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2.
《交通标准化》2010,(20):86-87
中兴智能交通系统(北京)有限公司(ZTE ITS LIMITED)成立于2000年4月,是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智能交通领域的专业子公司,是中国第一批从事智能交通(ITS)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面向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城市交通、水运港口、民航和管道等交通领域,为用户提供完整的基于物联网的综合交通运输行业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服务。  相似文献   

13.
在北京召开的第十四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上,欧洲ITS执行总裁阿诺德先生介绍了ITS在欧洲的运作方式。他说,ITS在欧洲的部署计划是由欧洲智能交通协会起草的,欧洲智能交通协会在欧洲有180个伙伴,组建了27个分会,该协会促进了智能交通在欧洲的迅速发展。智能交通在欧洲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交通效率,为大家提供了更为安全、便捷的交通。  相似文献   

14.
《交通标准化》2010,(16):70-71
中兴智能交通系统(北京)有限公司(ZTEITSLIMITED)成立于2000年4月,是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智能交通领域的专业子公司,是中国第一批从事智能交通(ITS)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面向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城市交通、  相似文献   

15.
MAS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实永 《城市交通》2006,4(5):78-80,25
针对现有交通控制系统在控制方式上相对集中、效率较低、实时反应性不强等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MAS的城市交通控制系统框架,它将为塑造全新的数字化城市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通过介绍Agent的结构和特点,分析MAS的层次结构,说明了MAS应用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可行性.然后通过分析城市多智能体控制系统的思想,构建了基于MAS的城市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提出了该控制系统中各Agent的协调机制和通讯机制.  相似文献   

16.
智能交通(ITS)技术是快速公交系统(BRT)组成的五大要素之一。本文首先分析BRT和ITS之间的关系。为不同阶层的BRT系统配置合适的ITS技术,并提出一个四阶层BRT系统ITS技术配置框架,最后以北京南中轴路快速公交系统为例来分析其ITS技术配置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美国联邦公路局(FHWA)支持的动态交通分配(DTA)研究项目的发展概况。FHWA启动DTA项目的目标是研发一套可实际应用的实时交通信息估计与预测系统(TrEPS),其中提供的交通估计与预测信息可用于动态交通管理,以满足智能交通系统(ITS)的信息需要。讨论了DTA项目,ErEPS在FHWA的战略规划和美国国家ITS体系结构中的地位,ErEPS的用户,以及其研究、开发、实施概况;提出了在我国发展类似系统的一些建议,包括实现ErEPS原型的本地化、引入各向异性交通流模型及混合交通仿真法以改善TrEPS的性能等。  相似文献   

18.
初见史其信教授是在今年年初的一次智能交通会议上,针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他为企业家们解读了国家投资4万亿扩大内需,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政策,并分析了这一政策对交通企业尤其是智能交通(简称“ITS”)企业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9.
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国家科技部和江苏省交通厅的共同资助下,完成了《江苏省ITS体系框架研究》。该项目作为“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支持系统及技术跟踪”的研究专题和配套项目,在中国国家ITS体系框架的指导下,结合江苏省交通运输对于ITS 的特色需求,编制了江苏省地方ITS体系框架。这是我国首次开展并完成省级层面(直辖市除外)地方ITS体系框架的研究。本文概要介绍了该项研究的主要成果,明确提出了地方ITS体系框架的概念和开发方法,概要介绍了江苏省ITS用户服务、逻辑框架、物理框架和应用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及支持系统开发》,目前该项目的研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本文通过对该项目研究成果的总结,系统介绍了中国ITS体系框架研究的最新进展。一是中国ITS体系框架(第二版)的修订情况,包括体系框架开发理论与方法的完善、中国ITS用户服务的更新、国家框架内容的全面修订等;二是支持体系框架编制全过程的软件系统(ITSA-CASS)的开发和应用情况;三是地方ITS体系框架的编制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