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CSTR模型在浸出过程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深入研究锌湿法冶炼过程和反同理,并应用连续搅拌反应釜流动模型,建立了整个浸出过程的状态方程同时了仿真研究,并给出仿真曲线。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带有动力和转轴连接负载的系统的振动控制,为了抑制该系统产生的扭转振动,在H∞控制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处理方法。作为对比,设计了一个经典理论的PI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H∞控制系统比PI控制系统更能有效地抑制振动。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两种大系统分散H∞状态反馈控制的设计方法,首先描述了分散H∞状态反馈控制问题,然后提出了在存在分散H∞状态反馈控制器的参数化定理和两种设计方法,即直接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和迭代LMI(ILMI)方法,所获得的状态反馈阵具有块对角结构,且能满足闭环传递函数的H∞性能指标要求,给出的示例说明了两种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对车辆模型不确定性有较多解决方法,但与人类驾驶员控制行为相比有较大差异,体现在控制频率快,控制量变化大,控制不稳定.针对车辆模型不确定性问题,以车辆的线性动力学特性为参考,其逆模作为驾驶员转向控制内模,设计内模控制器,并应用H_∞理论,运用加权指标设计和优化内模控制器,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内模控制器能更有效的抑制模型不确定性,获得较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汽车主动悬架一种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汽车主动悬架部分状态变量反馈控制问题,介绍了设计并优化其控制规律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以“山花”牌JH631K汽车为对象算出了最优控制规律,完善了现代控制理论在汽车主动悬架设计中的应用。悬架性能的数值仿真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主动悬架比被动悬架具有更好的减振性能;主动悬架的部分状态变量反馈优化控制与完全状态变量反馈优化控制减振效果相接近,且易于实现,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复杂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的多变量、高阶次、强耦合,把H∞控制中的模型匹配问题与高阶系统平衡截断降阶方法相结合,提出了鲁棒降阶控制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对两区域间互联电力系统进行降阶,并与改进平衡法的降阶系统进行仿真比较,然后对鲁棒降阶系统进行解耦.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鲁棒降阶方法具有更好的降阶效果,降阶系统可以达到所希望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7.
徐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39(5):675-678,698
为实时解决神经网络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大残量时的收敛问题,将LM算法与Quasi Newton优化算法结合,构建了一种综合学习算法(LM-QuasiNewton算法).仿真算例表明,该算法较好地解决了残量问题,收敛性与稳定性优于其它权值算法.合学习算法.仿真实例表明,该算法较好地解决了残量问题,在收敛性与稳定性方面优于其它权值算法。  相似文献   

8.
具有预定闭环极点区域的H∞鲁棒自校正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指出Grimble推出的H_∞鲁棒自校正控制不能使所有闭环极点配置在预定区域的问题。然后给出一种将z平面预定区域变换为w平面单位圆域的方法。通过这种变换,提出了具有预定极点区域的H_∞鲁棒自校正控制设计方法。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9.
应用H∞控制方法设计输出反馈控制器对机车车体垂向振动进行半主动控制,采用数值方法对设计结果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加入控制器后的悬挂系统对来自轨面的扰动对车体振动的影响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抑制外部扰动,改善空燃比控制精度,将H∞控制理论应用于气体燃料发动机空燃比控制系统中,通过对发动机空燃比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进行H∞空燃比控制器的设计,然后对所设计出的H∞控制器进行仿真比较与实验测试。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H∞控制器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跟踪性、鲁棒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能改善稳定工况与过渡工况时发动机空燃比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1.
在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过程中,针对热压压力控制存在的大惯性、纯滞后和非线性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建立中密度纤维板热压机压力模型,运用基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经典增量式PID控制方式,实现对热压过程的优化控制.通过仿真实验和结果分析得出:BP神经网络优化控制具有稳定性好、超调量少、震荡现象少等优势特点,改善了被控过程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在提高系统抗干扰性能及参数时变的鲁棒性等方面优越于常规PID调节器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一类具有输入时变时滞不确定系统,研究了在执行器发生故障情况下系统全局渐进稳定的鲁棒H∞可靠控制设计的问题.首先建立了包含参数不确定、控制输入滞后、执行器故障等的系统状态模型;然后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推导出系统存在时滞依赖型鲁棒H∞可靠控制器应满足的矩阵不等式,并将其转化为线性矩阵不等式.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器设计方法具有满意的控制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3.
车辆轮对压装过程的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货车RD2型轮对压装过程进行接触问题有限元分析,对轮对压装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仿真了过盈量,摩擦系数,压入速度和公差对压装压力曲线,最终压装压力以及轮毂孔,轮座之间的结合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输出反馈H∞算法的高速水翼船姿态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输出反馈H∞控制算法,利用Matlab的Simtllink工具箱和LMI控制工具箱,基于高速水翼船的运动仿真平台,研究了高速水翼船在波浪中运动的姿态控制器设计。通过对水翼船的非线性运动数学模型在设计速度点处线性化,得到了考虑外界干扰的水翼船运动状态空间模型。以高速水翼船HC200B—A1为实例进行控制器设计的仿真研究,发现输出反馈H∞控制器能够有效地减小波浪引起的摇荡运动。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仅需要系统的部分状态信息,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并兼具回收振动能量的功能,对试制PMSM-滚珠丝杠式馈能作动器进行了力学特性测试,对库仑阻尼和作动器等效惯性质量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结果设计了馈能型主动悬架非线性控制器;结合电磁动力学建模、电气参数校核,采用分级变压充电试验方法对作动器样机进行三角波及正弦波位移输入下的力学特性测试,利用参数拟合使建模仿真力学特性曲线逼近实测曲线,完成库仑阻尼识别和等效惯性质量验证;对含有库仑阻尼及作动器等效惯性质量的主动悬架力学模型中的非线性项进行前馈反馈线性化处理,并对簧载质量/非簧载质量加速度项正则化处理,在此基础上根据作动器最大输出力设计了双约束H2/H控制器;利用数值仿真对被动悬架、理想主动悬架、常规H2/H控制主动悬架和双约束H2/H控制主动悬架进行悬架综合性能对比验证及馈能性能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双约束H2/H控制主动悬架的簧载质量加速度均方根和综合性能指标较被动悬架分别降低47.05%和51.67%,仅比理想主动悬架分别差1.86%和1.34%,且比常规H2/H控制主动悬架分别优19.28%和11.21%;库仑阻尼和电机定子电阻分别消耗掉了作动器总吸收功率的18.99%和20.19%,相比之下,流向蓄电池的回收平均功率高达60.82%。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跳扩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提出了在多载 直接序列跳扩频(MC-DS/FHCD-MA)通信系统中实现自适应跳频(AFH)方式时,基于优化的自适应跳频地址编码方法。在给定信道仿真参数的前提下,对自适应跳频系统的误码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适应方式优于传统方式。  相似文献   

17.
摆式列车受电弓垂向振动主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摆式列车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受电弓线性和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及接触网有限元模型和静态接触刚度模型,组成摆式列车-受电弓-接触网耦合动力学模型,分别设计了P和H∞鲁棒控制器,应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摆式列车直线和曲线通过时两种控制器对摆式列车受电弓垂向主动控制的效果。结果表明受电弓若无垂向控制,其弓网接触压力波动较大;P和H∞鲁棒控制均能减小弓网接触压力的波动;控制延时对P控制比对H∞鲁棒控制的影响大;是否考虑接触网的振动对接触压力影响较大,对控制效果影响不大。这说明摆式列车受电弓垂向主动控制能明显改善弓网接触压力波动;H∞鲁棒控制比P控制效果更好;接触网的静态接触刚度模型可用于受电弓主动控制的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Synchro系统优化仿真模型,以典型T型信号交叉口单点信号控制为研究对象,结合交叉口微观仿真软件分析交叉口信号配时的合理性.并在调查实际数据的基础上对T型交叉口当前信号配时方案进行分析优化,有利于解决日趋紧张的城市交通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提升车路协同孪生仿真测试系统的同步性能,明确了孪生主体的运行机理,分析了影响系统同步性能的干扰因素,建立了孪生状态同步映射模型; 针对孪生状态采样的时钟异步问题,设计了时钟误差估计策略,修正了孪生仿真测试系统的量测时间偏差; 在此基础上,结合卡尔曼滤波原理,引入多尺度滤波器更新机制,建立了考虑同步采样误差的量测噪声模型,提出了多尺度滤波同步优化方法; 最后,在搭建的孪生仿真测试原型系统中,选取NGSIM数据集的车辆轨迹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车辆速度条件下,提出的多尺度滤波同步优化方法能够保持良好的同步性能; 在横向坐标同步方面,平均绝对误差小于1 mm,99.5%的绝对误差控制在8 mm以内; 在纵向坐标同步方面,平均绝对误差小于9 mm,99.5%的绝对误差控制在38 mm以内; 在速度同步方面,平均绝对误差小于2.8 cm·s-1,99.5%的绝对误差控制在24 cm·s-1以内; 在偏航角同步方面,平均绝对误差小于1.1×10-3 rad,99.5%的绝对误差控制在1.1×10-2 rad以内; 与航迹推算方法相比,提出的方法能够在横向坐标、纵向坐标、速度和偏航角方面平均提升30.0%的同步精度,能够有效解决孪生主体的状态异步问题,可保障车路协同孪生仿真测试系统的实时同步与精准运行。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H~∞控制理论,通过使被控对象与参考模型之间的误差传递函数的H~∞范数极小得到一种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不论被控对象是否稳定或是否最小相位均适应,因此,它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文中论证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给出了仿真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