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入侵检测系统检测效率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网络带宽的增加对入侵检测系统(IDS)提出的性能要求,提出2种提高IDS检测效率的方法,即按照不同的控制策略使用IDS流量控制器进行IDS负载均衡和按照检测代价对攻击进行层次划分使IDS执行不同的攻击检测。使用这些方法不仅能对IDS进行负载均衡,提高IDS整体检测效率,也可以使不同的IDS互为冗余,提高入侵检测系统自身的抗攻击能力。  相似文献   

2.
利用基准传递原理检测路面平整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准传递原理用于路面平整度检测,在不同等级路基路面上与精密水准仪测量方法进行试验对比的结果证明,其检测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小波分解的信号特征提取方法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利用目标信号功率主要集中在低频部分的特点,对信号进行小波分解,提取在不同频率带内信号的能量作为特征,用费歇判别方法对目标进行检测.通过不同浪级情况下海洋水压力场的仿真信号数据,对某型目标舰船的水压力信号进行了检测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尤其是在高海况、低信噪比条件下,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尺度区域网格的公路车辆自动检测识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距离相关的变N值区域采样目标检测方法和距离无关的自相关目标识别方法用于检测识别特定公路段行驶的车辆.特点是不用对摄像机进行标定,使用方便,算法简单,运算速度快,识别距离远.用不同的N值对不同距离处公路宽度进行水平等分并且在车辆目标位置形成区域采样网格.由于模型图像采样网格密度也由N值决定,利用网格上的点集自相关方法将实际序列图像中不同大小目标区域与同一模型进行匹配.  相似文献   

5.
风积沙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风积沙作为路基填料是沙漠地区筑路的新技术,面临着许多技术难题.其中风积沙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方法一直是施工中的难点,因为风积沙颗粒松散,检测时容易发生扰动,改变原有状态,使检测精度受到一定影响;而且在含水量较小时,风积沙粘结力几乎为零,无法用传统的环刀法或灌沙法获取压实度值.笔者采用了破坏性和非破坏性两类测试方法进行试验,具体为环刀法、洒水环刀法、护筒灌沙法和落锤法、核子密度仪法、表面波法.详细分析了不同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得出了适合沙基压实度检测的仪器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检测精度是控制检测误差的重要方面,对实际项目大量表干法测得的马歇尔试件空隙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辩析了吸水率对空隙率检测精度的影响及不同吸水率、空隙率范围下空隙率检测的精度控制。得出不同吸水率水平或范围下空隙率的初步预测,以及不同吸水率或空隙率范围下控制不同检测精度所需的样本数量。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种用于车轮踏面缺陷检测的,与便携式超声探伤仪配套的软接触表面波探头,它与各种磨耗量不同的踏面均有良好的耦合效果,能检测出踏面上的裂纹,擦伤,剥离等缺陷。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桥涵结构物强度检测中,超声回弹综合法强度评定采用国标和江苏地标不同评定方法导致不同评定结果,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基于超声波检测的智能红绿灯设计方案。该方案是在模糊算法的支持下,可根据交叉路口不同方向上动态的车流数量,确定红绿灯的时长分配,以替代传统的固定配时,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道路的通畅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故障诊断方法难以有效检测浮置板轨道钢弹簧损伤这一挑战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残差卷积网络的损伤检测方法;建立了车辆-浮置板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得到了多种工况下列车通过导致的浮置板振动响应数据集;利用残差卷积网络对不同损伤情形下的振动响应进行特征提取和数据分类,实现了对损伤钢弹簧的准确定位;研究了残差卷积网络在不同传感器布置方案上的检测性能,分析了损伤钢弹簧和传感器之间的复杂位置关系对检测性能的影响规律,优化并确定了经济可靠的传感器布置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传感器的位置越靠近浮置板中部,残差卷积网络对不同损伤情形下的数据分类准确性和鲁棒性越好;传感器的布置数量增多,损伤检测方法的性能也随之改善,但传感器过多地集中于浮置板中部并不会带来显著的性能提升;在浮置板中部的钢弹簧损伤比在浮置板端部的钢弹簧损伤更难识别;损伤检测方法在全覆盖式布置方案下达到了99.11%的分类准确率,对复杂多变的检测情景具有良好适应性,而优化后双传感器布置方案和三传感器布置方案的分类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8.23%和98.96%,优化后传感器布置方案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同时也保持了损伤检测方法对复杂情景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对水泥砼路面的表面抗滑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水泥砼路表面进行不同处理的施工工艺试验路检测分析得出,原水泥砼路面质量验收中提出的单一要求抗滑构造深度值(TD)的检测指标,已不能准确地反映采用机械切纹的水泥砼路表的实际抗滑性能,而以采用TD检测与摩擦系数的双控检测指标为宜,且摆式摩擦系数测定值误差过大,也难以准确地反映水泥砼路表的实际抗滑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机动车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制动力三项检测指标的不同检测手段,对其基本原则、测试方法及相互关系作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水中目标水压场信号特征提取与检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目标信号功率主要集中在低频部分的特点,用功率谱估计方法提取低频信号的能量作为特征,提出了所谓的浮动阈值方法,对信号滑动地进行目标检测.通过对实验船模水压场信号进行检测验证。讨论了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目标信号的特征提取及目标检测方法的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公路隧道交通监控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隧道交通安全设施配置与控制策略进行了探讨,论述了不同长度,交通量条件下,火灾检测,环境检测,CCTV及数据采集与控制设施等隧道交通安全设施的功能,作用与配置原则,分析了交通参数对阻塞等交通异常事件的敏感性,提出了交通异常自动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视频中车速检测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多入侵线的视频车速检测方法。首先在视频中布设已知相对距离的多条入侵线,其次检测车辆经过每条入侵线时的帧数,最后结合帧数、 摄像机的采样时间、入侵线间的距离生成关于车速的概率密度函数模型以计算车速。通过构建仿真环境验证模型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减小摄像机的采样时间、增加入侵线数量、增大入侵线之间的距离可以提高模型性能,并且在不同检测条件下使用多入侵法进行车速检测的误差率都更低。采用Deepsort+YOLOv5目标跟踪算法实现视频中车速的检测,同时,在视频车速检测综合数据集BrnoCompSpeed上与主流车速检测方法进行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量结果的平均误差率为1.40%,与主流视频车速检测方法相比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6.
针对工业设备中大型薄壁结构件的腐蚀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谱相干性分析的高阶Lamb波腐蚀损伤检测方法.首先,利用略高于截止频率的A1模态Lamb波对含腐蚀薄壁结构的不同位置进行激励,并采集各传播路径上的响应信号;随后,采用频散补偿技术消除信号中的频散效果,通过合适的窗函数对信号中的A1模态直达波包进行分离提取,建立其与激励信号的频谱差异系数(frequency spectrum difference coefficient, FSDC),通过有限元仿真研究该指标对不同宽度、深度腐蚀损伤的敏感性;最后,在含腐蚀铝板上进行实验验证,结合各路径FSDC指标与概率成像算法,对检测区域的腐蚀损伤进行定位与成像.结果表明:FSDC值在健康状态下为0,而在不同宽度、深度的腐蚀影响下FSDC在0~1;相较于传统层析成像方法,所提出方法具有更好的检测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钢比绳张力对钢丝绳电磁检测精度的影响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文中通过对研究了钢丝绳轴向漏磁场在不同受力状态的表现特征,研究结果揭示了钢丝绳轴向漏磁密度,断丝的峰峰值随张力大小而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不典型结核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寻求结核病理想的实验室诊断技术,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60例结核病患者7种(125份)不同标本中的结核杆菌DNA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疾液、胸水中的DNA阳性率较高(分别为54%、49.25%),血清中的DNA阳性率仅为28%(P<0.05),其原因主要与不同标本中存在的结核杆菌数目的多少有关。同一标本被检测两次(复检),阳性例数较前有所提高,这样可使某些假阴性结果得到及时纠正。如果同一患者多种标本检测结果同时为阳性,则更支持结核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在不锈钢堆焊层层下裂纹的超声检测中,根据噪声、材料杂波、裂纹回波和楞边回波等在C空间中奇异度大小的不同,提出了相应的超声信号模型。经采样且模型化的信号,多分辨分析可实现裂纹楞边回波的检测 。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行业发展的同时,有关检测的标准法规也不断建立并完善,一方面检测系统的规范性从总的趋势来看是不断提高的,而另一方面,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系统的配置也存在着趋同、个性不足的问题,检测系统配置脱离检测需求的现象较为严重。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要充分分析检测需求,以满足检测规范与检测需求为依据,实现检测系统结构与配置的规范性与多样性的统一,这是合理配置检测资源与提高检测系统效益的必然要求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