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5年前,韩国船企在国际LNG船市场上唱"独角戏",80%以上的国际市场订单为其所包揽。但近年来,中国和日本的船企也积极参与国际LNG船市场上的"蛋糕"抢拼。这使韩国船企感受到了新的市场竞争压力。在商船和海工装备两大市场同时不景气的大背景下,韩国的三大船企现已展开深度的产品结构调整。韩国船企管理层认为,在商船建造领域里,LNG  相似文献   

2.
正进入2018年,韩国船企接单量快速增长。截至今年2月末,韩国三大船企大宇造船、三星重工、现代重工累计接获订单总额达4.05万亿韩元,同比增加16.4%。韩国船企接获了超过一半的新船订单,2月接单量超过中国重回全球榜首。韩国Cape Investment Securities发布分析报告预测称,今年韩国船企接单量将比去年提高40%。可以说,韩国造船业展示出了强势复苏的态势。那么,韩国强势接单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它对世界造船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以来,韩国造船业在接单量方面持续领先,5月韩国船企接单量再次位居全球第一。今年前5个月,韩国船企总体接单量也排名全球第一。根据克拉克森的最新数据,今年5月,韩国船企获得的新船订单量共计15艘、550000 CGT,相当于5月全球新船订单量(35艘、100万CGT)的一半以上。5月接单量排名第二的是中国船企,共计13艘、250000 CGT;虽然中韩两国接获的新船订单艘数相差不  相似文献   

4.
正在全球造船业中日韩三分天下的格局下,中国船企能成功击败韩国船企拿下达飞大船订单,这背后体现的是中国造船业综合竞争力的大幅提升。2017年9月19日,传闻已久的法国达飞轮船集装箱船大单终于尘埃落定,与中船集团在法国正式签订了建造6+3艘22000TEU集装箱船的合同,总价值接近100亿元人民币。订单的签订标志着我国高技术、高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受全球航运市场低迷、油价持续下跌的影响,今年上半年,我国新承接船舶订单量大幅下降。目前,国内造船业产能过剩严重,船企亏损较多,国内造船完工量虽然有所增加,但新接订单量却锐减超七成。同时,由于新船价格下降,船厂陷入"新接订单意味着亏损找死,而不接订单则是在等死"的窘境。国内钢价的快速下跌,导致造船用钢成本降低,这确实让船企获得了一定的利益。然而,伴随着钢价的大幅下跌,船企对能否顺利交船  相似文献   

6.
媒体链接     
《船舶工程》2015,(3):103-104
<正>2月份全球新船订单量大幅下降3月5日,Clarkson Research发布统计数据,2015年2月,全球造船业新接订单量118万CGT(46艘)。这是以艘为准继2009年5月(18艘)之后的最低水平,全球造船市场规模大幅下降。按国家来看,2015年2月,中国船企订单量为38.65万CGT(19艘);韩国船企的订单量为68.74万CGT(21  相似文献   

7.
正航运业遭遇寒冬,造船业也不能独善其身。2016年,受新船价格持续走低、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船东频繁改单、船企开工不足、融资成本高企等因素影响,我国船企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去年船舶业整体陷入低谷,大面积亏损成为行业遭遇"寒冬"的真实写照。但即便如此,行业内仍有中船重工这样的企业,积极淘汰产能、推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韩国三大船企海工业务遭受严重亏损,企业陷入经营危机,造船业进入结构调整深水区。政府、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在财税、金融、就业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三大船企通过裁员、降薪、业务重组、组织机构优化、出售非核心资产等措施展开自救。深入研究韩国造船业近年来发展现状,梳理和总结韩国应对危机的举措,总结经验教训,对国内造船企业应对当前危机,早日实现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中,韩国造船业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冲击,特别是中小型新兴船企.一时间,韩国船企陷入了撤单量骤增,资金急剧短缺,一批船厂面临破产重组等十分严重的困境.如何应对,成为摆在韩国船企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造船     
《中国船检》2005,(6):46-47
今年船企不会大面积亏损;我国造船今年有望首破千万吨;油船市场将受三因素考验;河北建百万吨级造基地;江苏LNG项目立项;我国将建造万箱集装箱船;低附加值船遭韩国船企拒绝;韩国转用干地式造船;韩造船厂与船用设备厂共谋发展;韩国LNG船接单量世界第一;韩国船企在中国投资建厂;北欧推出零污染概念轮船。  相似文献   

11.
2021 年, 得益于全球造船市场的火爆行情,韩国新船订单量同比大幅增长64.4%,达到2014 年以来最高水平.但由于前两年接单不足、钢材价格上涨等因素叠加,三大船企营业收入同比减少,并出现大幅亏损.为提升长远竞争力,韩国政府发布《韩国造船再腾飞战略》,明确提出到2030 年将韩国建成世界第一造船强国,并制定一系列支...  相似文献   

12.
仅仅15个月之前,造船业尚深陷生产深渊不能自拔.近几年,造船厂的产量一度创历史高点;如今,随着全球造船业的产能明显放缓,这个行业似乎即将实现软着陆,产量水平向着可持续方向发展.本文是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的分析文章,将2011年12月与2013年3月的数据进行比较,揭示了造船业的巨变. 过去几年里,越来越多的"航企融资"被用于支持海工行业.最明显的证据就是:与15个月前相比,海工行业的订单数量是唯一有增无减的.这类订单包括浮式生产储油轮/浮式储油轮、钻井船、近海支援船、三用工作船和平台供应船等等.  相似文献   

13.
<正>在国务院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液化天然气(LNG)船作为高技术船舶被特别点名。为促进我国船舶工业结构调整,突破"大而不强"的瓶颈,LNG船已成为不少船企转型发展的重点方向。但是,这一被称为造船业"皇冠上明珠"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其市场长久以来一直被少数日韩船企所垄断。据业内知名研究机构的预计,韩国三大船企——大宇造船海洋、三星重工与现代重工几乎占据了  相似文献   

14.
谢予 《世界海运》2014,(2):24-27
2013年,全球经济发展已经缓慢复苏,但仍存在阻碍。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全球海运量保持稳定增长,BDI等主要海运指标显著回升。下半年全球新船价格开始上行,新船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进一步增加,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稳居全球首位,进一步领先于韩国和日本。年内产能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成为全球造船业发展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正>韩国造船业的市场领先地位已经受到竞争对手中国和日本以及行业不景气的双重打击,在未来很难走出危机。韩国造船业正在承受中日造船业的夹击,日本造船业的成熟技术和中国造船业的低廉价格使韩国面临困境。日本媒体称,韩国造船业即将沉没。去年,作为韩国三大船企的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宇造船出现了最严重的赤字。造成严重赤字的原因之一显然是世界经济衰退带来的新船订单量减少。然而,韩国业内人士也要求船厂重视反复低价接  相似文献   

16.
受金融危机影响,航运市场的萧条将保持较长一段时期.业内预测:2009年日本、韩国、中国船企的接单总量为3000万总吨,比2008年减少6成,重新回到造船热开始前2003年的水平。这对于已经持有3。4年建造量的日本船企而言将有较长一段休整期,而订单不足的韩国、中国船企为了确保建造量将会以低价接船的方式展开营销攻势。  相似文献   

17.
造船     
《中国船检》2006,(8):64-66
韩国造船业未来20年仍领跑国际市场,美国船企呼吁增加军舰采购预算,越南投巨资发展造船工业,2010年中国造船业有望世界第一,大船重工手持订单跃居世界第五.[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国际动态     
《广东造船》2012,(5):22-23,72,108
前三季度全球新船订单量呈下降趋势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因全球造船海运市况下滑,全球包括韩国、中国在内船厂的新接订单量都呈现出下降趋势。截至今年9月,全球船企的新船接单为763艘1434万CGT。以CGT为准,同比(1228艘、2765万CGT)猛降48%。根据Clarkson统计,同期中国船企共获得293艘、498万CGT订单;韩国获得了169艘、520万CGT订单;以CGT为准,韩国订单量稍多于中国。1-9月,中国船企的订单总额为101.91亿美元,韩国为188.955亿美元,约为  相似文献   

19.
杨文英 《船舶工程》2012,(4):104-105
会议背景:2012年,我国船舶工业面临着持续的挑战,市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迷,上半年新接订单同比大幅下滑。在该市场背景下,"防下滑、谋发展"成为了中国船企必须攻克的难题。然而,在船市持续走低的形势下,海洋工程及高附加值的船舶市场却异常活跃,这为船企提供了发展与转型的契机,海洋工程势必成为船企活跃于蓝海之上的又一平台。  相似文献   

20.
船舶市场     
《水运文献信息》2005,(3):32-32
英国吨税制“招徕”众多集装箱船;挪威2004年船粕贸易额大幅下降;世界首艘LNG-RV船开发成功;日本各大航运公司将斥巨资扩充船队;2004年韩国造船业待处理订单破3000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