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地铁车辆采用的两种紧急疏散门系统,从结构、可操作性能和疏散能力等方面对两种紧急疏散门进行分析对比,并提出地铁车辆紧急疏散门选型建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国内、外地铁车辆采用的两类紧急疏散门系统,从结构形式、疏散模式、承载及疏散能力等方面对这两类紧急疏散门进行研究分析与对比,并提出地铁车辆紧急疏散门系统选型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地铁车辆的新型全宽式紧急疏散门,并对其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以及优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这种疏散门可以使紧急疏散坡道宽度达到最大化,相比目前国内地铁车辆疏散能力提高约2倍,能够实现紧急情况下乘客的快速疏散。  相似文献   

4.
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形式,其安全问题尤为重要,而事故紧急疏散与乘客生命安全直接相关。对地铁隧道区间紧急疏散方式进行阐述并构建模型,通过对某市新建线路疏散情况分析,计算两种疏散方式的理论疏散时间,得出侧式疏散优于端头式疏散的结论,为今后地铁隧道区间紧急疏散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紧急疏散门是地铁车辆搭载全自动运行系统的标准配置,需要占用大量的车头空间。针对车头空间不足的情况,创新性地提出显示屏融合设计方案,将MMI显示的信号系统信息,通过TRDP及MVB冗余的通信方式,融合至车辆DDU中显示。通过在室内仿真环境下使用实际工程应用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满足各种现实场景的实际需求,可为后续采用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车辆,在提高安全性、节省空间、降低成本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地铁紧急疏散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国内外对地铁人员紧急疏散的研究现状,针对目前已建立的地铁人员疏散模型,按照其建模的基本思想进行了分类,并对典型模型的研究思路及适用范围进行总结,通过横向比较,阐述了各类模型的优缺点,从中找出将来地铁人员紧急疏散模型的难点与研究趋势,即人工智能技术在描述疏散个体心理行为的模糊和不确定性的理论研究以及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模拟地铁疏散系统的应用.时间和空间的离散化,仿真个体的智能化是计算机仿真技术的核心内容,将进一步推动地铁紧急疏散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地铁车辆的紧急疏散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紧急疏散门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特点以及操作使用。列车在正线运营中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乘客可通过装设在列车两端的紧急疏散门快速、安全地离开列车。  相似文献   

8.
为完成在设定工况下某地铁车辆火灾发生后的最大热释放速率及达到最大热释放速率所需的时间和人员疏散的安全性研究,根据某车辆厂提供的地铁车辆参数及车辆所用材料,通过某燃烧试验室测得车辆所用材料相关的热力学参数并基于pyrosim建立地铁车厢火灾模型。对地铁车厢火灾模型的热释放速率、毒气浓度、能见度和温度4项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地铁车厢火灾发展机理及蔓延规律。通过实际演练获得必需安全疏散时间,结合仿真结果依照NFPA101规范,通过地铁车厢火灾模型的能见度、毒气浓度以及温度3个指标确定地铁车厢火灾发生后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对比必需安全疏散时间与可用安全疏散时间研究该地铁车厢火灾发生后人员疏散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都市快轨交通》2006,19(3):2-2
北京地铁公司于4月22日凌晨在复兴门站进行了模拟地铁列车突发迫停区间事故、启动地铁应急预案疏散乘客的演练。演练设定情境为:一列车遇突发公共事件迫停区间,车站工作人员配合列车司机迅速、安全地将乘客疏散出站。地铁公司在演练当中启用了针对1、2号线特别研制的“列车紧急疏散乘客车辆专用折叠便携式扶梯”,同时为便于对突发事故现场集中监控指挥,演练中采用了无线视屏监控设备,整个疏散过程历时15min。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0月初,北京地铁4号线首批4列电动客车将运抵北京。列车首次在驾驶室设置紧急疏散门。紧急疏散门采用防滑坡道设计,解开门锁后可自动操作直至把疏散坡道完全伸展成为下车坡道,提供安全可靠的紧急疏散途径,紧急疏散门的设计可以在30min内完成6辆编组列车定员1408人的疏散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