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客运专线的运输组织模式就是在客运专线上开行何种列车以及如何组织列车运行。根据客运专线修建模式的不同,一般采用的运输组织模式为全部开行高速旅客列车模式、高速列车下客运专线模式、客货列车混跑模式、中速列车上客运专线模式〔1〕。本文根据石太客运专线的实际,探讨石太  相似文献   

2.
西安北客站至机场铁路运输组织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安北客站至机场铁路承担西安咸阳机场及沿线与西安市区的旅客交流,机场客流所占比重较高,主要研究直达列车与站站停列车混合开行的可行性。通过对运行时间、运输能力、服务水平和工程投资等因素的分析研究,混合开行对沿线客流服务水平较低,运输能力较小,运输组织复杂,工程投资增加,直达列车运行时间仅节省约7min,确定本线运输组织模式为全部开行站站停列车,初、近期客流较小时可开行部分直达列车。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世界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详细分析适用于我国速度在200-250km/h客货混跑型客运专线的运输组织模式,为合理选择方案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预测年度的客货运量及建设方案,以提高铁路客货运输效率为目标,在全面分析客货运输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白天以客车为主,兼顾部分集装箱、快运、行包专列;夜间以货车为主的客货共线运行的运输组织模式,并在该种运输组织模式下研究了车站分布、行车量和车流组织。  相似文献   

5.
主要对市域(郊)铁路跨线运营模式、快慢车开行、交路设置等运输组织模式进行系统研究.首先总结我国市域(郊)铁路发展现状,系统分析其功能定位、客流特征,得出市域(郊)铁路运输组织需满足公交化、快速化、多样化、舒适化、便利化要求,在此基础上,研究市域铁路与相邻线间的运输组织模式以及单条市域(郊)铁路运输组织模式,得出市域(郊...  相似文献   

6.
成都至蒲江铁路作为一条市域轨道交通,是成都市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成蒲铁路运输组织模式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重点研究列车开行方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首先,在原始客流数据基础上,进行了客流特征分析;其次结合成蒲铁路的特点,系统地分析了该线运输组织模式和动车组运用方案;最后,以满足旅客旅行需求和提高客运公...  相似文献   

7.
焦健 《铁道货运》2009,(12):29-29
2009年1月至11月,全国铁路运输经营继续呈现良好局面。客运方面,2009年前11个月,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累计完成14.13亿人,同比增加5972万人,增长4.4%,以客补货战略取得了明显成绩。货运方面,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累计完成30.22亿t,超奋斗目标进度6435万t。在遭遇了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后,2009年11月25日,全国铁路完成装车153962辆,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利用现有国有铁路,经营现代“快速短途客运交通”的设想,并介绍了瑞士黎世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对我国云南“大昆明区”的研究,指出苏黎世的快速短途客运模式适用于中国。  相似文献   

9.
刘明 《铁道建筑技术》2022,(10):212-216
随着都市圈城镇同城化快速发展,解决中心城区与各组团之间旅客交流问题,完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需大力发展市域铁路。根据功能导向原则,实现市域铁路为居民出行提供高品质交通服务目标,研究市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尤为关键。本文以深圳至大亚湾市域铁路为例,结合其功能定位和客流特征,对快慢车运输组织模式优缺点、适用条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快慢车运输组织模式下的运行交路及越行点选择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客流现状调查分析及客流预测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张家界城市观光铁路的运输组织方式,给出了车站分布结果、列车编组方案、列车运行交路及列车开行计划,经能力适应性分析验证了平峰时段成对开行与高峰时段非成对连发开行列车运行图相结合列车开行方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武汛 《中国铁路》2007,(12):12-15
按照铁道部统一部署和要求,太原铁路局从制定年度运输方案、加强货源组织和装车点建设、组织增开2万t列车、调整列车运行图和优化运输组织方案、做好施工组织、抓好卸车工作等方面入手,积极进行研究探索,不断创新思维方式和运输组织模式,加强集疏运一体化建设,使大秦线年运量从1亿t的设计运量提高到2007年的3亿t。  相似文献   

12.
研究兰新铁路通道运输格局,可为高效配置兰新铁路通道运力资源、优化其运输组织与运营管理、确定兰新线扩能改造方案等提供决策参考,可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和"铁路北煤南运体系建设"背景下的新疆煤炭铁路外运提供运力保障。首先利用产运销平衡法、四阶段法等预测兰新铁路通道运输需求,即2020年兰新线嘉峪关至安北段货运密度6 004万t/年、客车32对/d;其次考虑运输需求、运输效率等因素,比选确定最优兰新铁路通道运输格局,即兰新线以货运功能为主、承担少部分长途普速客运,兰新高铁以高铁客流为主、承担大部分普速客运功能;最后提出兰新铁路通道运输格局优化策略,包括将兰新线的部分普速客车转移至兰新高铁、优化嘉峪关地区车站布局以协调兰新线点线能力、为兰新高铁开发动卧等新型运输服务产品等。  相似文献   

13.
铁路货物运输市场价格优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刚 《中国铁道科学》2003,24(1):129-131
常用的定价方法主要是成本定价法、投资回报率法以及目标利润率方法等,但这些方法在使用时不易掌握,不能分析各类市场因素对价格水平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为了能够在定价中综合考虑市场因素,根据优化理论建立了铁路货物运输市场价格模型,模型中以收入与支出的差额最大化为优化目标,以运输价格水平与货物的市场价格水平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为约束,其结果描述了各种因素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由此可以分析影响运价的价格弹性、各种运输方式的市场份额等主要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并通过具体示例进行了价格测算。  相似文献   

14.
超大跨度铁路桥梁列车加载长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载长度对千米级超大跨度桥梁截面尺寸及造价投资起重要作用,需对主跨或主桥联长大于1 km以上的桥梁列车加载长度分析。通过研究,拟找到中-活载及ZK荷载等不同荷载形式下超大跨度桥梁荷载合理加载模式。研究结论:城际铁路及客运专线可按照450 m加载长度加载,普通客货共线铁路及货运专线加载长度根据本线的货车编组情况,可按所设计到发线有效长度作为超大跨度桥梁加载长度;对于主桥联长小于3 km的桥梁,全桥范围内可仅采用1个加载长度加载。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规划铁路按照"充分利用既有设施、布局优化、分工合理、车流顺畅、预留发展"的原则引入既有铁路枢纽,结合城市规划,通过对长治铁路枢纽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长邯聊城际引入在建长治东站及经长治北站引入既有长治站两个方案,经综合比选,推荐采用引入在建长治东站方案。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长治枢纽内其他规划项目,研究分析适应于相关项目引入枢纽的方案。客运系统近期将长邯聊城际接入长治东站在建太焦城际车场,远期将长邯聊城际、长临城际及长林城际引入太焦城际长治东站东侧横列布置新设车场;太焦铁路进行扩能改造。货运系统新建长治北二级物流基地。解编系统维持长治北站、长子南站区段站格局不变。枢纽最终形成衔接太原、郑州、邯郸、日照、瓦塘、临汾、林州7个方向的双"十"字形枢纽格局。  相似文献   

16.
呼和浩特铁路枢纽衔接京包客专、京包线、唐呼线、呼准鄂铁路、呼准线5条铁路干线,规划年度呼鄂城际、呼包高铁及呼太高铁将引入枢纽.目前,枢纽内既有呼和浩特站、呼和浩特东站为主要客运站,均位于城市北部.考虑呼和浩特城市向南发展的规划方向以及和林格尔新区、新机场的建设,结合呼鄂城际、呼包高铁、呼太高铁的引入,对呼和浩特枢纽客运...  相似文献   

17.
战略装车组织是铁路部门深化内涵扩大再生产、深挖运输潜力的有效手段,更是保证国家重点物资运输的重要措施。沈阳铁路局通过建立战略装车点,保证重点物资运输,优化货运站的布局,提高运输效率。战略装车点的建立,不仅减少了车辆中转作业时间,保证了货物运到期限,同时,为地方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提供了运输保证。  相似文献   

18.
根据路企直通运输的影响因素,建立设施设备、安全、人员和货物共4大类因素12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灰色评价法,给出路企直通运输实施效果的评价方法。通过专家评分,得到评价指标权重,建立路企直通运输实施效果评价的样本矩阵;根据评价指标等级赋值区间的划分,设定评价灰类和白化权函数,进而确定评价指标的灰色评价权重矩阵、灰色综合评价向量和灰类等级值化向量;通过对以上参量的数值计算,可以得到路企直通运输实施效果的综合评价值。以某煤矿开展路企直通运输效果评价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直达货物运输按时送达可靠性的评估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铁路直达货物运输主要有四种方式,每一种方式的货物送达时间主要受直达列车全程旅行时间的影响,β分布函数能较好地反映直达列车全程旅行时间的特征。通过对实际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得到直达列车全程实际旅行时间的分布函数,以及评估直达列车全程旅行时间的特征。由此,提出了货物送达合同期限遵守概率的评估方法;结合实例,对直达货物列车全程旅行时间进行了评估,给出一个预期的运行时间,运用分布函数计算出其可以实现的概率;同时,评估分析了直达货物运输按时送达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