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更好控制科威特LNGI工程水力吹填砂土地基质量,合理评估水力吹填砂土地基处理后的承载力,选取基于CPT的3种经验公式,计算满足设计承载力200 kPa作用下所需的最小锥尖阻力qc值。结果显示,Bowles(1996)法和BS EN1997-1:2004 Annex D推荐法计算的最小qc值与水力吹填质量等级有关,但两者结果较接近,而EslaamizaadRobertson(1996)法计算的结果较小,仅为3. 8 MPa。基于保守考虑,最终结果取前两种方法平均值中的最大值7. 5 MPa。同时基于现场实际,在地基处理后预先进行CPT检测,得到平均锥尖阻力远大于计算验收值,并由大型载荷板ZLT试验验证了满足长期沉降的设计承载力。可见,在地基处理后可预先采用CPT对处理后地基处理承载力进行评估并辅助少量大型ZLT试验进行验证,可有效对地基承载力进行验收。 相似文献
2.
在砂土上进行地基处理设计时,为了满足上部结构的稳定性及使用要求,常规定一项或多项验收指标(液化判别、相对密度等).如何判断经过处理后的地基满足验收指标是关键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工程上常采用原位试验数据建立与验收指标的相关性,得到经验公式.对比国内外常用的基于CPT计算砂土指标的公式,综合确定验收曲线(满足最小锥尖阻力q... 相似文献
3.
针对近海吹填造陆工程的地基沉降监测和分析,通常在回填形成陆域后安装沉降板、分层沉降仪等仪器开展沉降监测工作,但是吹填或陆推回填过程中引起的沉降量很难监测.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填海工程,首次采用静力触探CPT检测技术评定不同土层的分界面,用于推算和分析回填施工过程中的地基沉降量,提供一种全新的沉降量推算和计量的新思路,为... 相似文献
4.
5.
工程地质评价是海洋石油平台建设的关键环节。由于深海区的环境条件比较复杂,近年来我国在深海区原位地质勘察方面刚刚起步。由于海床静力触探和井下静力触探的勘察方法和操作工艺不同,获得的锥端阻力也存在一定差异。采用有限元模拟法分析海床静力触探和井下静力触探的贯人机理,并计算不同静力触探模式下的锥端阻力,发现在静力触探过程中周围土体存在不同的位移模式。 相似文献
6.
7.
8.
盐田港东作业区拟建成为自动化集装箱堆场,堆场采用轨道式龙门吊作业,因场地不具备施打桩基的条件,采用强夯置换法进行轨道基础区域的加固。针对东作业区地层组成极为复杂,且突变地层较多,同时轨道吊对差异沉降要求极高的问题,结合现场已完成地基处理区域的检测数据,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线性变形体理论,对场地的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强夯置换对地基基础沉降有明显改善作用,但在局部抛石层与填土层交接处差异沉降相对较大。针对该结论进行了自动化监测的方案研究,提出采用全站仪自动化检测系统,对安全风险系数较高的区域进行监测,通过自动化监测系统的自动整理数据、分析结果,可实时了解和掌控轨道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9.
10.
在软土地基上设计桩基轨道梁,桩基的长度和间距直接影响轨道梁的安全和工程造价。如何获得既满足轨道梁沉降控制要求又经济合理的桩基长度,成为该类工程的主要技术问题。考虑轨道梁刚度和桩基刚度共同作用,研究桩基未进入坚硬持力层的桩基式轨道梁受力模式,采用明德林桩基沉降计算方法,分析不均匀沉降对软土桩基式轨道梁受力的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不均匀软土地基上轨道梁沉降控制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沙土液化是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的重要内容,我国港口主要采用基于标准贯入试验的沙土液化判别方法以及静力触探等原位测试方法,而欧美、非洲及东南亚大多采用Seed简化法以及基于概率与统计分析的估计方法。通过多种液化判别方法的分析,论证其合理性,针对不同性质的工程合理运用于水运港口工程抗震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结合安哥拉某堆场地基处理工程,介绍了无填料振冲法在砂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水、分段振密和密实电流是振冲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针对潮汐对工程施工的影响、长时间无法达到密实电流值、砂层表层难以振密等典型问题提出了处理建议,归纳出振冲施工口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