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与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是美国文学史上两部非常优秀、极具研究价值的文学作品。这两部作品充分体现了一个共同点:女性主义。本文以这两部作品作为案例,对照分析它们体现女性主义手法的异同,使读者不仅能深刻理解两部作品中的女性主义,同时能更多地关注女性主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再论《红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初美国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红字》的主题源泉,19世纪上半叶美国的艺复兴运动为《红字》提供了人物原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成为霍桑创作技巧上借鉴、仿效的样板。再论《红字》旨在揭去《红字》的最后一层面纱,为喜欢该作品的中国读提供解读,为中国的外国学研究园地增加一道历史批评的色彩。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两本《红字》中译本的评析,阐述以信为本的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文化语境中比较、分析<红字>中丁梅斯代尔与<圣经>中大卫王的犯罪、认罪、直至最终归回的经历,对<红字>所表现的"罪"的主题、神性与人性的探讨、以及人神关系的恢复与重建等进行了一定探究,从而进一步解读霍桑的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5.
从《红字》看霍桑的自我分裂与白日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儿.霍桑最重要的一部小说。作者认为,根据弗洛伊德的“白日梦”理论与创作家的“自我分裂”的观点,霍桑将自己精神生活中矛盾冲突的几个方面体现在丁梅斯德、海斯特和帕儿身上:丁梅斯德体现了作者的迷茫和彷徨;海斯特代表了一个思索的霍桑、一个叛逆的霍桑、一个无奈的霍桑;帕儿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人性和人类真诚情感的向往,是作者构建的一个属于自己,也属于大众的“白日梦”。  相似文献   

6.
陈小鸿  涂颖菲 《城市交通》2022,20(1):128-129
《城市交通与法治》既是城市交通交叉学科的系列教材之一,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城市交通治理现代化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和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双重背景下,为满足交通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本书尝试从法律制度框架来认识城市交通的新问题、新挑战,尝试针对城市交通高效运行与公平服务角度提出完善法治...  相似文献   

7.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撰写的一部记录魏晋名士逸闻轶事的志人小说,《三国志》则是"二十四史"中由晋代陈寿撰写的一部记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两部著作对同一人物形象刻画上的异同颇有值得研究之处。此文将列举其中一些人物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从中看出两书对同一人物形象刻画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从而进一步从更深层次看出作者的身世、时代背景和创作思想倾向对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近日,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深化道路运输价格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深化道路运输价格市场化改革,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一、出台背景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市场决定价格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推进价格机制改革、加快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机制,作出了系列部署,并  相似文献   

9.
该论文对修辞性隐喻的内涵进行了探讨,以此为基础对《十日谈》中的各种隐喻:人名、地名隐喻以及性隐喻作了详细地解读。认为《十日谈》使用隐喻的文本策略,吸引读者加入到文本的再创造和文本意义的建构中来,使文本显示出深层的阅读效果。同时由于隐喻在现代主义文本中的复杂性,笔者对其与《十日谈》中的隐喻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0.
11.
石飞  朱乐 《城市交通》2023,(1):128-129
<正>写在前面“双碳”目标与城市精细化治理背景下,利用大数据治理城市交通成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的突破口。长期来看,优化交通结构、倡导公交优先对解决治堵难题同等重要。此外,公共交通是低碳、可持续的交通方式,是人民城市的支撑骨架,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民生事业的双重落脚点。在交通拥堵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城市交通的供给侧改革显得尤为重要,突出体现在缓堵目标的设定上。多年来,为机动车排堵保畅往往作为缓堵目标,而忽视了公共交通与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优先发展。事实上,缓堵的根本是改变交通结构,其目标不是使小汽车提速,而是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然而现实情况是,超大城市公共汽车运行速度偏低,与私人小汽车相比缺乏竞争力。因此,供给侧改革要求下应突出公共交通的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12.
正《城市的胜利》自出版以来就备受争议。确实,这本书不太符合专业学术文章的体例,也存在逻辑跳跃、数据样本量不足的问题。但是还是非常建议大家把这本书读一读,毕竟在社会学领域,真正的思想不一定必须用公式来表达。这本书里有很多生动的事实和描述,就像《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硅谷优势》等作品一样,能够给人很多启发,读起来也非常有趣。作者格莱泽自小生长在曼哈顿,对于城市研究与写作具有非常高的热情。  相似文献   

13.
14.
任鹏举 《城市交通》2021,19(5):129-130
《全球城市史》中文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作者乔尔·科特金是一位全球公认的世界经济学和社会学权威,其研究范围覆盖城市学、未来学、民族学等诸多领域,出版《部族》《新地理》《全球族》等多本专著.本书记叙了城市起源与发展过程中的兴衰演变,对城市发展的普遍性与城市成功的因素两个命题进行了探讨,总结了不同类型城市的现今缺陷并给出了未来发展建议.阅读本书,对我们研究城市历史、预测未来走向有很大启发.同时,书中阐述影响城市成功的因素也对我们继续研究城市发展真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工作部署,健全完善贫困地区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推动交通运输与邮政快递在农村地区加强合作,提高农村物流服务覆盖率,支撑农村经济发展,2019年8月12日,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交通运输与邮政快递融合。推进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便于社会各界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切实做好《意见》的贯彻实施工作,现解读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2018年7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同时,《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3]81号)(以下简称"81号文")废止。《意见》修订了原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基本条件,并新增地方政府债务、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负债率、责任主体等要求,提高人口、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要求。面对这一重要信号,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意见》要求?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将面临怎样的挑战?本刊邀请业界和学界专家对《意见》进行深度解读。  相似文献   

18.
2005年8月1日,交通部颁布的<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实施.那么,我们应该从新颁布的<规定>中着重理解哪些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9.
《水浒传》描绘的是一个男人的世界,因而有许多读者都把目光聚集在小说中的男性人物身上,但他们往往忽略了小说中为数不多的女性形象。但我认为,女性形象的刻画在《水浒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对小说中的女性英雄形象进行剖析,展示她们的个别性和共同点。作者如此塑造安排这些女性形象存在着众多因素,从这里也能看出作者轻视女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石飞 《城市交通》2021,19(1):131-132
缘起 城市交通问题是当前中国乃至全球的热点问题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各地对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投入巨大,尽管城市交通事业发展良好、各项缓堵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难以触及制约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性问题,如缓堵和治堵的目标不明确(是治理小汽车拥堵还是治理公共交通拥堵)、城市如何适应公共交通的发展(常见的是反向操作,即让公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