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文章结合具体工程案例,从工程可实施性角度阐述轨道交通前期线站位方案研究的思路及方法,并分析了轨道交通前期线站位方案研究对于轨道交通项目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区间隧道施工中,单圆盾构经常会碰到"放不下"、"碰不得"的工程技术难题,急需研发新的施工工法和技术。结合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案例,通过对不同隧道断面方案的比选,从隧道限界、管片结构、环境影响、车站方案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隧道断面——类矩形隧道断面,并在试验段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和验证。  相似文献   

3.
紧邻轨道交通车站的基坑设计既要考虑施工周期、造价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又要考虑对轨道交通的保护。结合常州某基坑设计工程,通过三维空间有限元分析,准确模拟围护结构和轨道交通结构空间关系,就分坑开挖方案和整坑开挖方案对轨道交通结构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其安全性。相关结果可为类似工程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盾构机在下穿运营机场的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控制穿越施工所引起的地表沉降,以减小施工对机场设施结构安全的影响。结合郑州某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盾构机穿越机场捷运通道工程,介绍和分析了盾构机穿越捷运通道时诱发地层损失和扰动土固结等风险的成因,在施工前期准备、盾构机参数设定、同步注浆、管片拼装和土体改良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的取、弃土场及施工便道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修复,极易引起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文章通过总结实例研究,探讨了高速公路取、弃土场与施工便道将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生态修复技术与施工方案,对高速公路取、弃土场及施工便道的生态修复具有一定的技术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城市中心区域的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建设往往需要对管线和交通进行改迁,对地面交通影响较大。相比其他暗挖施工方法,顶管法具有顶管管节整体性好,适合大直径、小净距施工要求等特点。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静安寺站工程,介绍和分析了顶管法施工方案的实施步骤。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确保轨道交通施工质量,需要采用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这是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影响整体工程安全性与质量的关键。鉴于此,从放样、导墙、成槽、护壁、刷壁与清孔、钢筋笼、接头以及水下混凝土的浇筑等施工环节入手,对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进行深入探究,以期提升后续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促进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轨道交通越江隧道工程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和财产损失。详细分析了宁波越江隧道盾构施工场地的土层及地下障碍物分布情况,对越江隧道盾构在不同地层及软硬分界面处施工、控制河床冲淤对隧道施工的影响、处理管片上浮、结泥饼、穿越河流段浅覆土等关键技术及工程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越江隧道穿堤设计和施工合理化建议,为软土地区轨道交通越江区间隧道盾构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中的部分区间隧道要利用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人防工程(简称“7381”人防工程),其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及修复整治利用方案的可实施性,成为整个一期工程重.最研究的内容。在综合工程预、工可研报告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对既有人防工程的病害原因进一步分析研究,选择各种合理、可行的加固修复措施,并结合线路、限界、轨道、排水、防迷流等各项技术要求,形成一套利用既有人防工程较为完整的整修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以获得圆满成功的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修复工程为案例,从工程环境调研、修复总体方案比选、明挖基坑、江中围堰、暗挖连接段、环境保护、结构防水等入手,详尽介绍了这一世界地铁隧道修复史上前所未有的工程设计方案优化研究、创新突破的主要过程和环节。  相似文献   

11.
广佛线轨道交通工程盾构区间隧道需穿越周边基坑大量的锚索障碍物。文章从工期、工程造价等方面对常见处理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地面旋挖钻切割处理配合盾构推进的施工方案。通过合理设置盾构掘进参数,解决了锚索对盾构施工的影响,同时也避免了大面积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铁路     
《运输经理世界》2010,(20):22-23
南宁轨道交通骨干线通过专家评审计划年底开建 10月10日,《南宁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了来自北京、深圳等地的国内轨道交通领域18位专家的评审。评审使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的线路、车站、设备、制式等技术方案得到进一步确定,为下一步的设计、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南宁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世华表示,下一步,将不断完善《报告》,做好一号线一期工程开工的前期准备,并尽快形成评审初步报告。  相似文献   

13.
文章依托重庆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中梁山隧道,对石膏地层的工程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详细地介绍了中梁山隧道安全通过石膏地层段的施工技术;并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施工方案进行了研究,为膨胀性围岩隧道工程设计及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4.
叙述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IC标工程的周围环境、施工方案、施工技术,尤其对基坑的围护形式、开挖过程作较详细介绍。在地质条件差,周边环境复杂的情况下,采用了多种施工技术,通过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时空效应,使800m长的IC标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5.
轨道交通工程线路敷设方式及土建施工方法的选择受到周边环境、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道路交通、地上地下建(构)筑物及河道等的影响和制约。对济南市轨道工程土建施工方法及相关技术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根据工程建设条件及城市特点,对线路的敷设方式及施工方法进行了比选,并对泉水保护的措施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海堤下赋存有大量淤泥质土的堤坝修复工程,会由于淤泥质土的复杂沉降导致海堤的倾斜、开裂甚至垮塌。为了有效地避免该类病害的发生,文章基于某海堤加固修复工程,提出了在海堤修复全过程及竣工后开展二维横、纵向位移及海堤地基倾斜度监测的方法,并将海堤的变形规律反馈到施工部门,及时调整施工的交互加固方案。研究表明:海堤施工过程中其横、纵向变形均表现为加固段中间大、两端少的特征,且前期的变形速率明显大于后期。该方法对实例工程的施工指导效果明显,可为相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乌鲁木齐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友好站初步设计为盖挖逆做车站,综合考虑建设期间对现状交通、城市环境及周边商业影响较大,施工开展阶段车站由盖挖法调整为浅埋暗挖法,具有交通及周边环境影响小、灵活等优点。但工期风险、安全隐患均增加,因此选择高效的设计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车站施工的成功与否,本文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洞桩法暗挖车站在方案比选中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施工作业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工程施工期间会占用到有限的道路资源,使本来就难于负重的城市交通雪上加霜.影响城市道路施工作业区通行能力的因素很多,其中车道封闭型式、大车率、坡度、作业区长度是很重要的几个因素,文章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微观仿真分析,以中山大道污水干管施工期间道路通行能力的计算为例进行说明,研究成果对工程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与区间隧道工程建设在老旧建筑物密集的城区将成为常态。以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博爱路站主体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的保护为例,详细分析了车站施工各工况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以及采取的设计、施工、监测等措施。这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R409B标在施工期间所面临的交通组织复杂、工期紧、立交基坑整体开挖风险大等问题,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并制定一系列技术措施,从而使围护墙体累计位移值均控制在设计要求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