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什么是中国?如果找一组形象代言,你能不能说得清?冯晓虎先生在博文中说得好!中国,是诗书礼易、是唐诗宋词、是高宗孝武、是仓颉玄奘、是解县关云长、是常山赵子龙,当然,中国还是文天祥、是袁崇唤、是史可法、是佟麟阁……中国就是伟大的中国精神,就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就是由具有这种中国精神的中国人民传承下来自勺生生不息的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2.
朱毛齐 《经济导报》2007,(46):18-20
北京金融街,堪称中国经济的心脏。这里不仅有中国金融业和国际金融的巨型机构长驻,还有中国产业的许多巨头总部久居其间。这块聚宝之地随着发展的需要将向西再扩展,北京城中的金融城呼之欲出,将在世界舞台上一展中国金融业之风采。然而这颗金融打造的心脏,要强动地跳动和有效地工作,也如同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不断完善那样,需要不断提供新鲜的空气和充分的营养。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发展和金融体制的完善尤为重要,中国需要强健的金融心脏。[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经济下滑的影响下,中国汽车市场放缓已经成为事实,但是平稳的中国经济,将带给中国汽车市场平稳的发展动力。谁在未来三年中国市场获得稳定增长空间,将成为决定其世界汽车地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新书速递     
《汽车工业研究》2014,(5):64-64
《中国文化的命运》是梁漱溟次子梁培宽先生整理编辑的梁漱溟文稿,其中三分之二是未曾公开出版的遗稿,议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及其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塑造的影响,并用中两比较的视角,观察两种文化的根本不同,几十年前的见解远超过今人的庸论。  相似文献   

5.
宏伟 《汽车杂志》2006,(2):198-198
100%的中国人认为中国的汽车价格比中国的白菜贵得多,99%的中国人认为中国产的吉利轿车逊色于德国产的奔驰。98%的中国人认为买车是一个极为奢侈的行为。97%的中国人认为中国买车买的是面子,买的是虚荣,买的是一种攀比。  相似文献   

6.
《中华汽摩配》2005,(10):14-17
风雨20年,对于一心想在中国谋求成功的PSA一路走得跌跌绊绊,在与之几乎同时进入中国市场的大众占据半壁江山的时候,PSA却是命运多舛,阶段性的成功有之,惨痛的失败也有之。20年前,当法国文明遇到中国文化,PSA开始在两者纠葛中跌绊前行;20年后,PSA似乎依旧未能走出这种纠葛。  相似文献   

7.
《汽车杂志》2010,(6):190-193
在中国市场快速发展成全球最大汽车消费市场的同时,汽车设计行业也将更多关注投射于这个市场,中国人的用车习惯、文化、需求,成为来自各大车厂设计主管和设计师们关注的话题。由知名汽车设计专业网站Car Design News举办的首届2010中国汽车设计大赛和同期举办的北京国际汽车设计会议,不仅为发掘中国汽车设计界的新鲜血液,而且也试图为中国元素的运用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8.
《汽车维修技师》2011,(3):21-21
斯必克公司近期宣布,斯必克荣获“2010跨国公司中国贡献奖”,该奖项由中国企业报社和中国企业CSR研究中心联合颁发,旨在表彰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环境做出显著贡献的跨国公司。“对于获得‘2010N国公司中国贡献奖’我们倍感荣幸,这是对于斯必克在华发展所取得成就的肯定。”  相似文献   

9.
李白 《汽车与配件》2006,(40):34-35
“虽然进入中国有10年的光景,但在中国发展的提速也是最近几年的事情。这是因为,在进驻中国的10年间,公司专注于与中国本土客户的合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时代汽车》2014,(2):46-49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全球经济疲软的境况下,各大汽车巨头都将目光盯紧了中国汽车市场。而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也让他们在中国收获了金色的硕果。  相似文献   

11.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国外品牌纷纷以合资的形式角逐中国市场,而中国本土企业的汽车品牌发展却显得举步唯艰,在向中高端市场的挺进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困难长期,在品牌多元化时代,中国的本土企业究竟该如何实现品牌突围,提升自己的汽车品牌?  相似文献   

12.
汽车狂人之一的王传福曾放言比亚迪在2025年将取代丰田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公司。笔者无意着眼世界风云幻化,只想关注中国汽车市场走向。在这里可以大胆预测,现有格局十年内将被完全颠覆!中国品牌两年内将稳超韩系车,最多五年时间甩下欧美车系,十年之后,中国的自主品牌将与世界第一的丰田共同统领中国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13.
《汽车杂志》2007,(10):190-191
中国方程式逐渐成为中国方程式车手走向世界的练兵场,而且比赛渐成规模,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低级别的威速方程式,聚集了大批国内优秀的90年代年轻车手,他们是未来中国方程式的希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马尔蒂尼 《摩托车》2012,(5):128-129
尽管去年的第十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摩博会”)早已成为了过往,但是,展会期间丰富多彩的活动,还是令我们印象颇深,进而对今年的第十一届中国摩博会有了更大的期待。今天,就让我们本着回首“昨天”,展望“明天”的态度,通过对去年活动的回顾,共同期待第十一届中国摩博会的“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公路学报》2007,20(3):F0002-F0002
2004年、2005年、2006年《中国公路学报》连续入选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也就是说,《中国公路学报》连续三年跻身中国学术期刊百强行列(在中国公路交通行业是惟一入选的学术期刊),这是继2001年《中国公路学报》入选“中国期刊方阵”,成为国家重点建设期刊后连续获得的重要奖项。  相似文献   

16.
中国摩托车行业是一个令人感到自豪的行业。新中国成立以来,摩托车便成为当初并不发达的中国工业中的重点项目;随后而来的改革春风,更使得这个行业成为助推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功臣。  相似文献   

17.
《专用汽车》2011,(8):32-33
在"2011中国商用车发展交流研讨会"上,来自行业的专家就我国商用车的发展前景及管理要求发表独到的见解。 张小虞:中国将出现世界级商用车集团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提出,中国的商用车产业要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变强的带头兵,不只是排头兵,要成为带头兵。我国商用车行业具备出现世界一流商用车企业的可能性,未来中国一定能出现若干个世界级的商用车集团。  相似文献   

18.
车迷画廊     
魏斌 《汽车杂志》2007,(4):213-213
2007年对于中国以及世界汽车来说无疑是重要的一年,世界汽车市场饱和已成定局,中国汽车市场的崛起成为了众多汽车企业的机遇,在中国汽车竞争格局初步建立,多变的中国市场给中国乃至世界汽车工业带来的不少变数。  相似文献   

19.
宝马中国宣布,BMW X5十周年纪念版将于近日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地区。该纪念版车型全球限量2000辆,其中有500辆将在中国市场发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公路学报》2007,20(2):F0002-F0002
2004年、2005年、2006年《中国公路学报》连续入选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也就是说,《中国公路学报》连续三年跻身中国学术期刊百强行列(在中国公路交通行业是惟一人选的学术期刊),这是继2001年《中国公路学报》入选“中国期刊方阵”,成为国家重点建设期刊后连续获得的重要奖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