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研发出技术成熟的纯电动汽车驱动车桥及推动纯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的发展,依据纯电驱动车桥相关指标要求,对纯电驱动车桥机电耦合系统的创新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采取理论建模与实践验证结合的方法,从创新的角度探索性地阐述和分析了纯电动汽车驱动车桥机电耦合系统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车桥耦合分析方法,需要分别进行车辆系统、桥梁系统的迭代,并以两者接触耦合相互作用为纽带进行收敛检验,分析计算量大、耗时长。本文以大跨度刚构桥为例,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在保证逼近精度的前提下,大大缩短分析时间,为大跨度刚构桥车桥耦合振动的分析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将曲线通过的车辆和曲线连续梁桥分为2个由非线性轮轨接触力所联系的振动子系统,运用车桥耦合振动理论,建立铁路车辆曲线通过模型动力方程、曲线梁桥的动力模型及其动力方程,应用基于激励非线性振动的数值算法,编制曲线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软件VCBID,重点讨论了不同曲率半径对曲线连续梁桥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曲线梁桥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中应计入曲率半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简支空心板桥是我国小跨径桥梁中广泛采用的桥型之一。这类桥梁具有重量轻、整体性好、自振频率高的特点,且在高速重载车辆的作用下易导致车桥间产生较大的动力相互作用。这一现象不仅影响车辆行驶的舒适度,而且会对桥梁结构产生不利影响,降低桥梁寿命。将当前广泛应用的车桥耦合方法与动力有限元软件LS-DYNA结合起来,建立了一种全新的车桥耦合三维仿真分析模型。车桥耦合模型中的车辆模型采用了简化的三维9自由度车辆模型,简化了车辆建模并提高了计算效率。基于一简支现浇空心板桥的现场试验,将由这种耦合方法得到的仿真分析结果与实桥测试动力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测试结果和仿真模拟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这种新的车桥耦合三维仿真分析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药湖高架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保通行车辆的安全和行车的舒适性,对药湖高架桥进行了车桥耦合振动分析。采用数值模拟和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计算了不同车速下的桥梁响应,并初步探讨了路面不平顺对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斜拉桥在列车通过时横向动力响应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横摆和摇头为2个独立的自由度,建立列车轮对的振动微分方程。利用结构分析有限元法,推导非对称箱形截面梁单元的横向弯扭耦合刚度矩阵。讨论车桥系统横向振动微分方程及其求解方法。实例分析结果揭示了桥梁横向动力响应的规律,所讨论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约束扭转及偏载问题。  相似文献   

7.
车桥耦合振动是影响行车舒适性的主要因素,为了分析通行车辆的安全和行车的舒适性,对药湖高架桥进行了车桥耦合振动分析。采用模态综合分析方法和Newmark-β数值积分方法分别计算了不同桥面不平度、不同车辆行使速度情况下的车辆响应,结合微型轿车模型,给出了舒适性评价。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桥梁结构的快速损伤识别方法,建立了车桥耦合振动模型,其中车辆为质量-阻尼-弹簧系统,桥梁结构基于有限元理论建模.分析了无损伤情况与损伤情况下车桥耦合动力响应的区别,随后通过预设的损伤情况下的车体重心处的过桥动力响应与数值计算结果的差值设定了目标函数,将问题转换为一个优化问题,采用遗传算法搜索出桥梁结构的损伤位置及...  相似文献   

9.
车桥耦合问题一直是工程界十分关心的问题,从最初的试验取得到目前的数值计算,已有不少理论成果,但目前众多的数值分析方法大多需编制专用的分析程序来求解,而且仅限于简单桥梁.最近几十年,结构复杂且轻型化的桥梁大量涌现,再加上汽车荷载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车桥耦合振动分析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本文建立了车桥耦合振动的力学分析模型,把桥梁和车辆视作两个分离体系,分别应用广义虚功原理和有限元法推导了两者的振动方程组,并给出了位移联系方程及车桥相互作用协调方程;提出了基于ANSYS来实现公路桥梁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方法,并通过算例分析表明,本文方法仅经三次迭代即可获得较高精度及可靠的数值结果,从而为公路复杂桥梁动力性能评价提供了一种简便且可靠的数值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简支板桥作为桥梁的基本类型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为了更好地维护简支板桥在运营期间的安全性,需要详细的了解简支板桥车桥振动的特点。选取了一个简支板桥作为研究对象,结合LS-DYNA与车桥的耦合方法分析了简支板桥车桥的振动特点。通过试验与实际的传感器数据对比可以得出:基于实际的传感器结果和LS-DYNA模拟分析,对比发现车辆在实际与模拟的过程中对于简支板桥的跨中最大位移基本一致。验证了LS-DYNA与耦合方法对于研究简支板桥车桥振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曲轴系多学科行为耦合分析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讨论了曲轴系多学科行为耦合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了曲轴系多学科行为耦合分析的特点和解耦方法。指出开展多工况、计入多种影响因素的曲轴系多学科行为耦合分析、试验研究和专门的应用软件开发是曲轴系多学科耦合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风-列车-桥(简称风-车-桥)系统耦合振动涉及多学科交叉,是双重随机激励作用下的时变耦合系统,是研究列车抗风安全性的主要方法之一。从提出风-车-桥的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为进一步促进风-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的研究,从车-桥系统风荷载、车-桥耦合模型、风-车-桥耦合模型三部分出发,对风-车-桥系统研究的一些重要成果进行回顾和介绍。其中,车-桥系统风荷载部分包含静风力、抖振力(脉动风模拟和气动导纳)、风载突变效应3个方面;静风力方面,回顾车-桥静动态系统气动特性的风洞试验方法及数值模拟方法,讨论不同试验和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的情况;抖振力方面,介绍脉动风模拟方法以及气动导纳的计算方法;风载突变方面,介绍横风作用下列车过桥塔及双车交会时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车-桥耦合振动模型部分,回顾车辆分析模型和车-桥系统的求解方法。风-车-桥耦合模型部分包含分析模型、耦合机理和实际应用3个方面,回顾风-车-桥系统的耦合机理,结合实例介绍风-车-桥系统耦合振动方法的实际应用。最后,结合当前风-车-桥系统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车-桥动态系统气动特性的风洞试验技术、风-车-桥系统的精细化分析模型、现场实测、可靠度及其评价准则是其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李林凌  黄其柏  连小珉  郑四发 《汽车工程》2006,28(12):1078-1080,1085
推导出两端简支排气管气固耦合系统振动方程,研究排气管气固耦合系统的振动特性,并通过实验分析排气管气固耦合系统在特殊环境下的频率,为改善排气管的排气消声性能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4.
凌欣南  徐本柱 《客车技术》2013,(5):17-19,24
通过对线束图纸建立语义模型,开发基于语义的汽车线束工艺分析系统。该系统能够协助工艺设计人员进行内联设计、预装设计,并能自动生成下线、压接、内联、预装、BOM等各种工艺文件。该系统的应用,使工艺设计人员能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工艺设计,有效提高了线束生产效率和准确率,其他人员也可以通过软件的信息检索功能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的历史BOM和对应零部件的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15.
李清斌 《路基工程》2017,(4):147-150
为了增强隧道工程支护效果、提高各支护构件利用率、保证隧道的安全,需要寻找减小工程支护力的途径,即最大限度地释放围岩形变势能、充分利用围岩自身承载能力,实现围岩与衬砌间的支护耦合,建立了由隧道表征变形量、支护体系组合构件的整体性能利用率、支护系统组合构件耦合效率3个指标组成的耦合评价体系,并用于西安岭隧道施工现场监测并进行耦合分析。结果表明:该隧道最终耦合效率较高,设计方案合理。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直接耦合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一汽油机的活塞组一气缸套系统的瞬态传热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将润滑油膜假设为一维热阻,建立了活塞组气缸套整体耦合系统的三维传热模型,应用所开发的三维流体动压润滑分析程序对活塞环组沿周向瞬时变化的油膜厚度进行了计算与分析。以LJ377MV汽油机活塞组一气缸套零部件为对象进行了应用研究,获得了更为清晰的多部件间的相互传热关系。  相似文献   

17.
针对无限长道路与车辆耦合系统响应计算复杂难题,考虑地基的弹性特性与道路不平度,建立基于无限长欧拉-伯努利梁模型的车路振动耦合系统。进而以车辆为参考点建立移动坐标系,提出通过积分变换推导耦合系统振动响应解析解的方法,并应用留数定理对其进行数值计算,获得车辆垂向位移、加速度、路面振动响应等系统响应的半解析解。与传统应用模态叠加法的有限长道路与车辆耦合响应相比,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与精度,系统参数化研究也证明了该半解析解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城市交通与其他系统间的协调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交通运输与物流业、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发展的协调程度,构建反映3个系统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状况.以武汉市2010—2017年交通运输系统与物流业、旅游业发展为例,进行综合实证分析.结果显示,3个系统之间综合评价值总体上...  相似文献   

19.
汽油机活塞组—气缸套整体耦合传热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直接耦合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一汽油机的活塞组—气缸套系统的瞬态传热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将润滑油膜假设为一维热阻,建立了活塞组—气缸套整体耦合系统的三维传热模型,应用所开发的三维流体动压润滑分析程序对活塞环组沿周向瞬时变化的油膜厚度进行了计算与分析。以LJ377MV汽油机活塞组—气缸套零部件为对象进行了应用研究,获得了更为清晰的多部件间的相互传热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分别采用两种联轴器和两套支撑系统进行了发动机扭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台架支撑系统和联轴器会对发动机扭振试验结果产生很大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发动机采用不同支撑系统时,传感器支架振动也会不同,从而造成扭振试验结果存在差异。利用某发动机扭振仿真模型,提取影响系统扭振的因子,并进行敏感度分析,发现联轴器主动端惯量是影响发动机扭振综合幅值的主要参数。为保证扭振试验有效性,建议应根据不同试验目的,采用不同试验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