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铁路标准是铁路科学、技术和经验综合作用的成果,将铁路大数据应用到铁路标准制修订工作中,是提高铁路标准水平的重要手段。在介绍铁路大数据现状,以及铁路大数据平台对于各类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的基础上,分析铁路标准制修订与大数据之间的关系,阐述大数据在铁路标准制修订中的作用,指出铁路标准制修订工作中应用大数据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黄子懿  付卢萱 《铁道建筑技术》2022,(10):176-179+187
铁路勘测是铁路设计的基础,勘测效率和质量对铁路线路设计有重要影响。随测绘技术、装备及软件快速发展,采用智能勘测手段,铁路勘测成果质量和作业效率显著提升,可有效解决传统铁路勘测人工作业工作繁重、处理效率低下、质量控制困难等问题,在山区等复杂环境其优势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工程实例探讨智能勘测技术在选线工作中的典型应用,并对传统勘测和智能勘测技术进行对比,以证明智能勘测技术能有效改变现有作业模式并大幅提高生产力,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OPC(对象链接和嵌入技术在过程控制方面的应用)技术产生的背景和技术基础、应用模式以及接口的基本概念。以广州大学城BMS(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智能建筑管理系统为例,阐述OPC技术在自动化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着重分析OPC技术作为统一的数据通信手段,在数据交换中给系统集成带来的高效性、便利性。OPC技术在我国铁路弱电集成项目设计中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铁路建设规模的飞速发展,路线的选择经常不可避免的穿越软土地区,因此软基的处理已成为普速铁路及客运专线设计及施工中急待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振动挤密砂石桩在处理软基方面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包西铁路通道(陕西段)工程实例,阐述了振动沉管挤密砂石桩在软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全面阐述了钢筋混凝土方桩加固软土地基技术在铁路桥梁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分析了其工作原理、承载力计算、施工流程、施工方法、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注意事项等技术问题,对当前建设和谐铁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部党组《关于加强铁路科技进步的决定》和韩部长在大会上的报告,论述了在实施科教兴路战略中,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科技工作全局的重要问题。各级干部,要认真学习,深入理解,用以指导工作。在推进铁路科技进步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建立具有我国特点的铁路技术体系 我国铁路要加速实现现代化,必须处理好自主开发与技术引进的关系。我国铁路技术发展要坚持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国外技术相结合的原则。 由于我国铁路技术装备水平较低,为了加速科技  相似文献   

7.
结合多年在桥梁设计的经历,全面阐述了人工挖孔桩在铁路桥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分析了其工作原理、承载力计算、施工流程、施工方法、特殊问题处理、注意事项等技术问题,对当前建设和谐铁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铁水联运作为一种快速、节省的运输方式,给铁路货运作业在港口的发展带来机遇。基于打通铁路和港口数据通道来发展铁水联运的目的,通过采用电子数据交换(EDI)报文处理技术,在行业级、省级到地市级数据平台上进行数据传输和处理,同时结合铁路现有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别从TMIS、货运电子商务系统等中抽取订制了多种数据报文类型,以满足铁路部门和港口的数据需求,最终将铁路平台数据靶向提供给港口终端用户利用,在实现数据交换的基础上促进了铁水联运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介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武广铁路客运专线中的应用。研究结果:文中指出长螺旋施工CFG桩工艺在新建武广铁路客运专线XXTJV标已成功应用,并提出了施工时的控制要点和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无线寻呼技术在货运站的应用情况,并着重讲述了应用串联网技术与通信协议的建立两个关键技术问题,分析了运用该项技术后给货运站带来的效益,展示了无线寻呼技术在铁路上广泛应用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1.
电气化铁道防污闪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峰 《电气化铁道》2008,(4):34-35,38
针对污闪事故对电气化铁道运输生产造成的严重影响,通过对电气化铁道污闪事故的统计,对绝缘子污闪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划分污区制定科学的清扫周期、带电水冲洗、绝缘子表面TiO2薄膜自清洁技术等防止污闪事故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铁路给水如何适应铁路大提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列车行车密度高、停站时间短、列车供应水质的高标准,给我国铁路给水系统变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和课题。本文以适应铁路提速和提高客运服务质量为目标,从战略角度,研究了适应中国铁路发展的给水结构调整途径;从技术角度,重点探讨了与快速旅客列车相适应的给水技术方案。对于运行时间长或站停时间短的高等级、快速旅客列车,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旅客列车给水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内外给水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和铁路改革前进的要求,认为实现铁路给水集中监控势在必行;鉴于给水集中监控初始发展的巨大差异和理论的不成熟,提出了制定和完善给水集中监控系统建设和测试评定标准的必要性,并就2个标准的组成框架和分部内涵进行了全面阐述;同时又指出,由于监控系统的初始建设和标准的第一次出台,均需在实践中尽快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铁路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动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结合长期从事铁路给排水研究的经验,在大量现场调研的基础上,详细分析总结了目前我国铁路给排水中存在的有关供水节能、供水水质、污水处理方面的主要技术问题。并结合国内目前水处理技术发展水平,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切合实际的方法,对铁路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苦咸水淡化是解决新疆铁路沿线小站淡水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本项目采用普通反渗透复合膜BW30-4040对新疆铁路沿线溶解性总固体约5 000 mg/L的高含盐量苦咸水进行了淡化研究,以期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解决新疆乃至西部铁路沿线小站的给水问题。试验验证了普通反渗透膜的可行性并考察了分离性能随压力变化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运行条件。  相似文献   

16.
西南某新建铁路地热水特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西南新建某铁路穿越横断山地区,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隧道工程受地热影响显著。本文认真总结线路经过区域地热水的分布、地质、地貌特征,分析影响线路的11处地热泉点补给来源、径流和排泄特征,对线路走向进行探讨,为类似地质环境条件下的工程勘察提供参考。研究结论:本区地热泉点属于欧亚板块板内地热带,以断裂型为主;地热泉水易出露于断裂带、构造复合部位、岩脉侵入带与围岩蚀变带,与新构造运动关系密切;岩浆岩与变质岩中出露的泉点温度较高,出露于沉积岩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的则偏低;热储层主要为前震旦系、震旦系、三叠系的可溶岩及华力西期、印支期花岗岩;保温盖层为导水性、导热性较差变质岩、碎屑岩及松散沉积层;影响线路较大的11处地热泉水起源于大气降水,经断裂带循环、加温后,向河谷或沟谷排泄。目前推荐CIVK线路方案受地热影响小,但有值得进一步优化之处。  相似文献   

17.
从供水系统和整体卫生间两方面介绍了斯里兰卡宽轨客车供水卫生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案,并指出了其优点及不足。  相似文献   

18.
结合历史地域文化,从城市文脉的角度出发对宝鸡南站站房进行建筑创作,根据地形地貌的特点设计车站、广场、城市的空间接驳;创造性地引入"全程模数化设计"理念进行建筑细部推敲;以安全、舒适、经济、可行性高为原则进行消防性能化研究及建筑、结构、水、暖、电等各相关专业的设计。宝鸡南站建成后成为了交通便捷的宝鸡市地标性建筑。  相似文献   

19.
重大传染病对铁路交通运输产生较大影响,并可能借铁路传播,铁路系统在切断重大呼吸系统传染病传播途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甲型H1N1流感为例探讨铁路防控措施,旨在为铁路防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新型铁路上水设备进行了试验,绘制了给水管、上水设备、水箱注水口和上水管出水口之间位能水头、压力水头和流速水头转化关系的总水头线;经分析得出上水系统水头损失主要是由上水设备引起的,而上水软管缠绕又是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分析了产生水头损失的部件及原因,并提出了在设计、设备制造和运行中减少水头损失、提高上水流量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