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4年,在美国的扶植下,日本正式重建海上自卫队。在初期,它只是一支用于近岸防御的小型海上力量,但是经过几十年快速扩充,目前已俨然成为一支兵种齐全、装备先进、训练有素的远洋进攻型海上力量,其扫雷能力居世界前列,反潜能力仅次于美国,已成为亚洲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一位日本军事评论家曾这样狂  相似文献   

2.
总结中国、美国、日本的海上救助力量现状,在此基础上选用具体指标对三国海上救助力量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我国与美国、日本在海上救助力量配备上存在的差距,以期为我国海上救助力量的建设与规划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不允许再拥有军队,只可以组建具有自卫性质的武装力量。日本依此组建了陆上、海上、空中自卫队,用于国土自卫防御。自卫队组建初期,其所装备的各种型号的武器基本上全部是从美国引进的,特别是空中自卫队,所使用的各型号作战飞机全部是清一色的美国货,引进的机型也全部是以对空作战为主的战斗机,执行对海作战的战斗机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仍然是空白。作为美国的同盟国,日本在美苏冷战期间担负着阻止苏联太平洋舰队进入日本海转而进入太平洋的重任。日本海上自卫队为打击苏联核潜艇而建立了较强的反潜能力,但面对拥有强大舰队防空能力的前苏联水面舰艇时,日本空中自卫队的战斗机只能使用常规炸弹执行对舰攻击任务。毫无疑问,这肯定无法有效完成任务,同时自身的伤亡也将会非常严重。因此,日本非常希望加强其空中对海攻击能力,在得到了美国的默许和支持后,日本于60年代中期开始着手发展第一代专用对海攻击战斗机。为了摆脱对美国的长期依赖,日本决定依靠自已的力量自行研制。  相似文献   

4.
朝鲜de潜艇     
虽然美国和日本的一些人士一直视朝鲜海军为弱旅,但是他们都承认朝鲜的潜艇部队是东北亚一支不可忽视的作战力量  相似文献   

5.
《海运情报》2002,(11):38-38
日本已同意参加美国海关总署推动的集装箱安全检查计划(CSI),今后美国将向东京、名古屋、神户、横滨派遣海关人员(每港5—6人),与日本海关人员一起对危险度高的集装箱货物进行试验,另一方面,日本也将向由日本指定的美国港口派遣海关人员。  相似文献   

6.
潜艇是对航空母舰构成最大威胁的海战武器,也是现代海军的核心力量。最近,美国出台了全球军事战略的调整规划,将全球军事战略的中心转移到了东亚及西太平洋地区,与此同时,美国海军又着重提高了反潜作战的级别。作为全球准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其海上力量的实力是亚太各国的海上力量难以匹敌的,惟一令美国如芒在背的是那些实力不够强大的海军所拥有的神秘武器一一潜艇。据美国军事专家估计,亚太水下大约有100余艘潜艇在秘密活动。随着亚太地区各国海上力量的发展,潜艇的发展呈现出继续扩大的趋势。也许,若干年后,世界上最先进的潜艇将通过军售、转让技术或按许可证自行制造等方式在亚太地区暨中国周边的各国海军中服役。  相似文献   

7.
丁力 《海运情报》2005,(7):10-10
日本邮船正在积极加速发展码头业务。该公司将码头业务部门作为战略部门,在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亚洲、大洋洲营运23个集装箱码头,还将进一步扩大规模,正研究在中国和中南美地区开始营运新的集装箱码头。此外,还打算在美国和加拿大两国、加勒比和亚洲两个地区也开展新的码头业务。  相似文献   

8.
1945年美国军队在法国森林中缴获了一批纳粹德国的V-1飞弹后,立即将其运回美国进行了试验。美加陆军和海军的最大兴趣是打算将这种飞弹甩于轰击日本境内的纵深目标。按照美国的生产能力,可以在1945年中后期使这种飞弹产量达到每月3000枚,日本本岛将会出现弹如雨下的惨烈情景.但是这个试验还在进行时  相似文献   

9.
航空母舰(以下简称航母)自二战中取代战列舰而成为海空新霸主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最具威力的海空作战力量。美、英、法等西方国家无不将其作为发展重点,甚至一些中小国家也开始拥有了航母。美国作为二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超级大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与苏联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军事对抗,航母更是其海军力量的核心。美国在航母的研制及发展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遥遥领先于世界其它国家。目前,美国海军共拥有11艘80000吨以上的重型航母,其中10艘为核动力航母,这些海上巨兽已成为美国推行其全球霸权主义、对外作战、进行武力威胁、干涉及显示力量的主要工具。  相似文献   

10.
《船艇》2006,(3):78-79
世界5个主要造船国家和地区日本、欧盟、中国、韩国和美国,今年10月25日至27日将在韩国第二大城市釜山举行JECKU造船峰会。意大利芬坎蒂尼造船公司总裁担任这届峰会的执行主席。日本、欧盟、中国、韩国和美国大型造船企业等的100多名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将出席这届峰会。  相似文献   

11.
在21世纪里,陆上资源日益枯竭,而海洋则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掌握了在经济发展上占据优先地位的筹码,因此,沿海国家都在努力争取获得更多的海上权益和畅通的海上交通线,在海上军事力量对比中占据优势成为各国争夺海洋利益所依赖的基础。日本和韩国是冷战期间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前沿和基地群的所在地,承担着正面对抗朝鲜、中国和阻截苏联海空军的任务,在冷战期间的美国亚洲军事战略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冷战的结束虽然使韩国和日本在美国整体军事部署中的重要性有所降低,但是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企图使日本和韩国并没有完全失去其军事价值。东亚地区的海上利益争端集中了多个国家和大量潜在的战争隐患,日本、韩国和中国之间在岛屿归属、海上划界、交通线和海洋资源的控制上都有着尖锐的争议,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在将来成为爆发海上冲突的导火线。没有制空权的海上力量根本不可能发展成真正的远洋海军,没有制空权的海军同样也谈不上对制海权的争夺。远洋舰队的建设对航空兵部队的海上战斗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分析各国海上力量之前必须首先了解航空兵的海上作战能力。日本和韩国对海洋权益的重视及其冷战期间建立起来的战术航空兵,使航空作战力量在海上争端中表现出...  相似文献   

12.
Poten & Partners公司预测,到2015年,世界LNG贸易量将从2004年的1.32亿吨增加到3.75亿吨。2004-2015年,日本在亚太地区LNG贸易量中所占比例将从目前的65%下降到39%。亚太地区新增加的LNG需求将主要来自中国、印度和北美洲西海岸等新兴的市场,到2015年,这些新兴市场的需求将达到6500万吨。大西洋盆地LNG工业的扩展主要集中在美国和英国等市场,到2015年,美国的LNG进口量很可能超过日本,英国有可能取代西班牙成为欧洲最大的LNG进口国。  相似文献   

13.
一、日本邮船 1.亚洲/北美航线 东行 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美国从亚洲进口服装、鞋类和家具家电等比在本国生产更合算。虽然担心2005年的飓风和汽油费大幅上涨对美国经济产生影响,但由于美国经济增长,亚洲,北美间的货流增加,供求平衡已经稳定。2006年,由于船舶建造量增加,预计船舶供给比上年增长15%,但美国的GDP增长率将达到3.5%,船舶需求增长12%,如考虑到实际的运输能力和美国港口、内陆的拥堵状况,预测今后的供求关系将继续稳定。  相似文献   

14.
1 从“防卫”转向“出击” 日本本无军队之说,当然更无海军可言。二次大战后,为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美国为其制定了世界独有的“和平宪法”,其中规定“日本放弃战争权力”,“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它战争力量”。从此,日本军队改头换面称为“自卫队”,其使命为“专守防卫”,而日本海军显然就是“日本海上自卫队”,其职能亦  相似文献   

15.
陈杏儿 《中国船检》2012,(10):55-56
据预测.自2015年起.由美国启程的载运石油化学制品的化学品船,其海上的货运量将呈明显增长势头。作为石化制品基础原料的乙烯.在日本与欧洲主要是从石脑油中提取.而在美国则是从天然气的乙烷与丙烷中产生的。  相似文献   

16.
应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邀请,以日本造船学会副会长元良诚三为团长的日本造船学会和日本舶用机关学会访华友好代表团一行十人,于今年四月十五日至廿九日对我国进行参观访问,并进行了学术交流活动,这是日本造船学会和日本舶用机关学会与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建立友好合作和学术交流的正式关系以来派出的第一个代表团。代表团的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17.
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成为全球增长赛局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中,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在2010年超过美同的主要盟友日本,居世界第二。早在2003年,高盛公司就预测中国GDP将在2041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到2008年它把中国超过美国的时间提前到2028年。《经济学人》信息部则预测中国在2018年可以超过美国。  相似文献   

18.
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成为全球增长赛局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中,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在2010年超过美同的主要盟友日本,居世界第二。早在2003年,高盛公司就预测中国GDP将在2041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到2008年它把中国超过美国的时间提前到2028年。《经济学人》信息部则预测中国在2018年可以超过美国。  相似文献   

19.
综合信息     
《水运文献信息》2005,(5):33-33
全球运力分布失衡现象日趋重,美国将禁止船舶排放压舱水,新加坡政府资助当地海运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去年世界海洋设备订单达550亿美元,日本欲构建国际物流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20.
张敏 《海运情报》2005,(2):17-18
来自于美国权威经济咨询机构Global Insight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球干散货海运需求将继续保持强劲势头。中国是推动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日本、韩国、台湾等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由于工业品的出口增长,干散货进口量也将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