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路设计阶段的交通安全审查主要是找出设计影响因素,分析各影响因素所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研究安全、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法,以免因设计不合理而造成交通事故,争取在设计阶段找出交通安全隐患。这才是道路设计阶段的交通安全审查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估是以实现交通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发生事故和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估是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研究中的有效方法,其在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提高道路安全水平上有重要的意义。为使我国高速公路工作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新的有效的方法,结合我国高速公路的国情,论述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估的基本概念、内涵、原则、组织形式、实施交通安全评估的阶段等。  相似文献   

3.
冯峰 《上海地方交通》2009,(5):36-37,14
连续3年荣获上海市安全行车先进集体称号的上海市电力公司沪北供电分公司车队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抓好安全行车管理,取得了可喜的成效。该车队经上海市交通安全资信等级评审委员会评审.荣获上海市交通安全二星级资信企业的桂冠。目前。该车队以优异的成绩正在迎接交通安全三星级资信企业的评审,这在本市电力系统尚属首家。  相似文献   

4.
交通安全管理是个多层次的分级管理系统与层次化行为综合体,每一级都是个完整的系统,都有自己的控制目标和特点,而国内外交通安全管理规划往往忽视这一点,造成对策普遍存在非完美性、非灵活性和强制性等缺点。根据系统的等级性、层次性等机理,采用“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将交通安全系统划分为“四维”体系:时间维、空间维、功能维与行为维。基于此划分,按照交通安全规划、设计、管理、维护与评价以及交通事故预防、交通安全保障、交通事故救援与交通安全管理评价两条主线对交通安全进行分级规划,并以成都市交通安全为对象进行分级规划方案设计,期望以此方法来实现交通安全有序化管理与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5.
道路线形设计的合理与否,对交通的安全畅通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围绕交通安全这一理念,研究道路条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了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以及平面线形与纵断面线形的组合与交通事故的关系,以资在道路线形设计中把握交通安全,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6.
基于交通安全的双车道公路线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线形设计的合理与否,对交通的安全畅通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围绕交通安全这一理念,研究道路条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以及平面线形与纵断面线形的组合与交通事故的关系,从而在道路线形设计中把握交通安全,尽最大努力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7.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令人堪忧,2001年1年已有10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而且3/4发生在公路上。在诱发交通事故的诸多因素中,道路条件不可忽视。为防患于未然,应在公路规划设计阶段引入交通安全概念。基于这一思想,对于规划设计中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速公路安全运营管理综合体系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特点 与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因其全封闭、全立交、控制出入、无横向及对向干扰等特点,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认为是最安全的公路,西方交通发达国家的交通事故统计数字也支持了这一观点.但随着通车里程增长,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交通安全状况却不容乐观,形势严峻.当前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9.
近期研究表明,安全文化(特指交通安全文化)概念在改善交通安全方面极具潜力。然而,安全文化传统上适用于组织及其成员。探索安全文化在道路交通方面的应用,其核心问题是这一概念能够用于何种分析单元。重点探讨了三种选择:当地社区、国家和同类群体,并根据四个标准对其进行评估:1)如何定义;2)能否用于解释交通安全行为;3)是否具有影响交通安全行为的可能性;4)能否为交通安全问题提供新见解。得到的结论是:交通安全文化应用于当地社区和国家层面过于错综复杂,而应用于同类群体层面为进一步实施有针对性的交通安全改善措施提供了新的可行依据。最后指出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09年以来,四川省广元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以“搭建宣传平台,构建和谐交通”为目标,大力实施以“新闻宣传、安全教育、宣传队伍建设”这“三条主线”为主要内容的交通安全“宣教工程”,不断推进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上水平、上台阶,推动了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推进了和谐交通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