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发生交通事故逃逸是一种违法的犯罪行为,它的性质恶劣,严重的危害社会的安全和稳定。肇事逃逸只能换取更坏处理和更严厉的打击。  相似文献   

2.
盗抢汽车是一种全球性犯罪行为。2004年,全国立案盗抢汽车87249起,直接财物损失80多亿元。占全部刑事案件直接财物损失的24%。  相似文献   

3.
法外施仁     
赵楠 《汽车知识》2010,(12):111-111
法外施仁算个褒义词还是贬义词?这个词在古时候多被用为褒义,用以歌颂仁慈君王的善举。按照原意来说,法外施仁旧时指宽大处理罪犯,从罪犯的角度来讲,应当算是褒义词。既然宽容了犯罪行为,那肯定是仁慈之举,必为褒义。  相似文献   

4.
吴泰和 《时代汽车》2022,(8):184-185
痕迹鉴定是常见的法定证据,结论包括多项内容,常见的有足迹鉴定、指纹鉴定和枪弹痕迹鉴定等.借助痕迹鉴定,能够保证犯罪行为推测更加准确,证据价值极高.对此,本研究结合相关案例,重点阐述了痕迹鉴定结论在司法中的运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安全》2014,(7):35-36
<正>为规范、统一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的法律适用,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依法严惩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公布之后,接受记者采访,对《意见》的起草背景及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生理特点使他们对互联网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而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是心理、生理发育不成熟的时期,此时的他们是非判断能力有限,在各种不良文化因素的诱惑下,容易引发各类网络犯罪行为。本文试通过分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特征并提出若干心理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7.
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发生的12起公交纵火案件,从应急逃生出口、司乘人员应急处置、乘客应急逃生及应对犯罪行为等方面深入剖析此类案件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研究分析国外客车火灾防治相关标准和经验,结合我国公交防火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车辆安全标准改进、从业人员培训、公众宣传等方面提出我国公交纵火案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8.
利用司法鉴定技术揭露嫌疑人伪造现场的犯罪行为。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利用痕迹鉴定学及微量物证的检验方法,结合运动学进行科学的逻辑推理。在确凿的物证及科学的鉴定方法支持下,嫌疑人承认了事实。当发生交通事故后,嫌疑人伪造事故现场时,需要鉴定人通过缜密的逻辑思维,以及敏感的洞察力,仔细对事故现场进行复勘及事故车辆进行勘验,还原事故的真相。  相似文献   

9.
<正>在危险驾驶罪"扩容"之际,有必要回溯2011年初,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将飙车、醉驾列入犯罪行为,并规定量刑标准。我国刑法中规定的交通肇事罪,必须是行为人产生严重过失才给予刑事处罚。而刑法近年来两次修订增加的危险驾驶罪方面的新内  相似文献   

10.
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从广播、电视及其他媒体上听到或见到的两个罪名,交通肇事罪是因肇事者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也就是说肇事者在主观上对于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结果必须是过...  相似文献   

11.
张正光  李明富 《摩托车》2005,(11):39-39
面对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驾驶员的首要责任是救人。可驾驶员周仕云没有这么做,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其行为从肇事逃逸转化为故意杀人,并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面对亲情与法律的交锋,弟弟周仕勇在发现哥哥周仕云犯罪的时候,不是劝说哥哥投案自首,而是包庇亲人的犯罪行为,这样不仅不能拯救自己的亲人,而且连自己也陷入了犯罪的深渊。——作者  相似文献   

12.
面对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驾驶员的首要责任是救人。可驾驶员周仕云没有这么做,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其行为从肇事逃逸转化为故意杀人,并将为此付出学生的代价。面对亲情与法律的交锋,弟弟周仕勇在发现哥哥周仕云犯罪的时候,不是劝哥哥投案自首,而是包庇其犯罪行为,这样不仅不能拯救自己的亲人,而且连自己也陷入了犯罪的深渊。面对教师鲁坤虎消逝的生命,本案特别让人们感到痛心和震惊。  相似文献   

13.
申建中  方亚娟 《驾驶园》2011,(12):83-83
本期选登了8则各地发来的有关司机交通肇事逃逸的报道。从其报道的事实可以看出:肇事逃逸是一种极不道德的犯罪行为,广遭社会包括其家人的责谴;肇事逃逸不仅摆脱不了罪责,还将错就错受到重处,更受良心折磨;肇事逃逸浪费了大量的警力、财力,得不偿失;肇事逃逸为你的人生涂上了暗淡的色彩,鸣奏着提心吊胆的悲歌!愿你警醒!  相似文献   

14.
正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增设危险驾驶罪,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犯罪行为依法予以刑事处罚。十年来,江苏省机动车保有量、驾驶人数量和道路通车里程不断增长,全省公安交警部门始终坚持把查禁酒后驾驶违法犯罪作为防事故、保安全的一项重点工作,坚持发现一起依法查处一起,酒驾醉驾违法查处力度始终不减,执法规范程度不断增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好转,群众自觉拒绝酒驾的安全文明意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5.
今年4月,湖北省十堰市五堰汽车配件经销部经理李超林被依法处决。其犯罪行为是在汽车配件合法经营的面貌下进行的,特别是他还被吹捧为所谓“开拓型”、“改革者”的人物,在报纸和电视屏幕上出现过。但实际上却是一个罪行累累的特大的贪污受贿经济罪犯!李犯的伏法,是法网恢恢,罪有应得,在数难逃。(详见5月27日《人民日报》报道) 从李案中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呢? 一、要辨别真正的开拓、改革与投机、  相似文献   

16.
现行刑法第 3条规定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依照法律定罪处刑 ;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不得定罪处刑。”这是罪刑法定原则首次在我国的法典化 ,在国内外受到高度关注 ,认为这是“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体现了刑法对公民权利和个人自由的保障 ,符合法制文明的发展潮流。但我国一些学者也意识到这一原则在实践中的贯彻问题 ,指出“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 ,在我国刑事立法上有里程碑的意义 ,但罪刑法定原则的实现 ,则任重而道远。这里既有立法不断完善的问题 ,更须在司法付诸艰苦的努力。”事实正如此 ,新刑法施行四年多来 ,罪刑法定原则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受到了严重挑战。一、罪刑法定原则简介罪刑法定原则 ,也称罪行法定主义 ,其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刑法定原则自诞生至今 ,经历了由绝对罪刑法定到相对罪刑法定的历史演变 ,至今这一原则已演化出丰富的人权保护内涵 :否定类推定罪 ;阻却重法之溯及效力 ;避免刑罚的加重适用并防止减轻处罚的滥用 ;不采用不定期刑并尽量缩短相对确定法定刑的跨度 ;法律条文所表达的内容要求做到准确无误 ,不能含混不清、指向不明或过于笼统 ;罪名、罪状...  相似文献   

17.
VIN中的奥秘     
戴晓锋 《汽车与安全》2013,(10):108-114
VIN(车辆识别代号)如同人的身份证号,具有在世界范围内对一辆车的唯一识别性。GB7258-2012规定:“汽车、摩托车、半挂车和中置轴挂车应具有唯一的车辆识别代号,其内容和构成应符合GB16735的规定;应至少有一个车辆识别代号打刻在车架(无车架的机动车为车身主要承载且不能拆卸的部件)能防止锈蚀、磨损的部位上。”当每一辆新出厂的汽车被刻上VIN代号,此代号将伴随着汽车的注册、保险、年检、维修与保养,直至回收或报废而载入每辆车的服役档案。利用VIN代码可以方便的查找汽车的制造者、销售者以及使用者,同时也能有效地打击汽车盗抢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8.
时下,日趋严重的制假售假之风,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打击假冒伪劣的犯罪行为已不单纯是国家公检法和工商行政部门的事情,深受其害的广大消费者和蒙受“不白之冤”的有关企业,也忍无可忍地奋起反击。最近,在湖北当阳市,由政府、企业、群众三结合,采取了一次联合打假行动,一举端掉了当地摩托车制假售假的几家黑窝。被查获的假冒摩托车,不仅有洛阳的名牌“大阳牌”,也有重庆的名牌“嘉陵牌”、“建设牌”……近年来,假冒伪劣之风屡禁不止,以致在老百姓中出现了这样的过头话:“打假打假、越打越假”。李逵就是把李鬼没奈  相似文献   

19.
很长时期以来.各级交通管理部门和驾驶员协会、安联小组等部门和组织,在对驾驶员的变通安拿学习教育中,可能更多地偏重遵守交通规则,行车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却较少进行法制教育以及安全防范意识(包括防盗窃、防抢劫及同伤害司机人身安全犯罪行为作斗争技能)等方面内容的学习和培训。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治安形势的日趋复杂多变.盗抢机动车和杀害出租车、货运车司机的案件不断发生,造成的后果和危害十分严重。同时.一些司机的法制意识淡薄.为了牟取个人私利,往往为犯罪分子提供交通便利,危害社会。  相似文献   

20.
张陆  徐安 《汽车生活》2008,(3):78-83
决定去拍照的这一天,恰逢北京冬天的第—场雪,天空也是无比阴暗,行驶在城市拥堵的公路上,到处都是肮脏的车辆,不时从你身边驶过,扬起一阵泥水,心情也是愈发烦闷。索性把车交给同事,沉沉睡去,也不知过了多久,睁开眼睛,我们已身处郊区,曾经多次走过的国道白得刺眼,两旁层峦叠嶂,竟如史诗般宏伟,我摇下车窗,点燃一支香烟,任寒冷的空气割面,仿佛大梦初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