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竞 《路基工程》2014,(3):50-54
山区高填方路基应根据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形成针对性、综合性理念。通过广东省山区某在建高速公路,分析当前高填方路基主要填筑技术及工艺,提出综合利用填石路基、加筋土路基及高性能压路机补压等填筑方案和工艺,并进一步从稳定性及沉降方面研究对比各相关填筑方案。在四种方案中,“底部填石+中部加筋土路基+补强压实”方案,能满足山区高填方路基对稳定性和沉降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由于工程设计变更的需要,对原设计桥梁进行延长,变更设计后桥梁部分墩台位于已填筑的高填方路基上。鉴于高填方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填筑土与原状土的地质差异等原因,导致在高填方路基上进行桥梁人工挖孔桩施工有着与一般人工挖孔桩不同的难点和受力复杂性。笔者结合重庆奉云高速公路龙潭沟特大桥在高填方路基上人工挖孔桩的成功施工经验,就高填方路基上人工挖孔的特点、难点、受力分析、施工工艺措施等展开论述、探讨。  相似文献   

3.
赵强  付晓宣 《路基工程》2021,(6):151-155
针对低等级公路陡坡路基的特点,分析可采用填方路基形式的安全特点及适用性。以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连接景洪市区和景哈乡的一条四级公路设计案例为依托,结合具体地形、地质条件及工程特殊的要求,从技术可行性、环境保护、工程造价、施工难度等角度进行论证比选,获得了路基形式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4.
周训华 《路基工程》2011,(5):178-180,183
贵州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出现的滑坡主要有破碎岩体滑坡、堆积体滑坡、基岩顺层滑坡、填方路基滑坡等。介绍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工程建设产生的滑坡类型、规模及影响,分析了滑坡的诱发因素,阐述了勘察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采取的处治措施等。  相似文献   

5.
贵州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出现的滑坡主要有破碎岩体滑坡、堆积体滑坡、基岩顺层滑坡、填方路基滑坡等。介绍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工程建设产生的滑坡类型、规模及影响,分析了滑坡的诱发因素,阐述了勘察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采取的处治措施等。  相似文献   

6.
目前,填方路基是山区公路路基的主体结构。高填方路基主要分三种,一是指边坡高度超过20m的路堤;二是地面斜坡率小于1:2.5的路堤;三是不良地质、特殊地段的路堤。由于高填方路基自重大,加上行车荷载,以及施工的不规范,使得路基极容易发生沉降,导致路面开裂、沉陷等问题,对交通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高填方路基不均匀沉降合格率是目前我国公路建设中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先分析沉降的机理,然后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公路路线多穿越峰丛深谷地带。为实现生态环保,减少土石弃方,高填方路堤较多,如何减少沉降,提高强度,保证高填方体路基的稳定性非常重要。以贵州省某高速公路ZK128+890~ZK128+990段高填方路基施工为依托,基于对强夯加固理论分析和不同参数条件下高填方路基的试验研究,提出高填方路基有效加固深度经验公式,为高填方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沿海高速公路曹妃甸支线穿越了软土、软弱土、渍盐土,以及不良地质砂土液化区,项目全线均为填方路基。为了提高地基承载力、保证路基稳定,提出了科学的软基处治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设计,为项目建设、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山区高速公路填方路基建设有其特点和难点,修筑在斜坡湿软地基上的填方路基容易发生失稳和滑移。以晴兴高速公路某填方路基为例,分析斜坡湿软地基上填方路基滑坡的滑动机理,提出采用科学分区、综合处治措施对滑坡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0.
基于强度折减法,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考虑复杂地形条件,对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稳定性进行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采用有限元计算是否收敛作为对边坡稳定性的失稳判据,路基本构模型采用D rucker-Prager理想弹塑性模型,得到高填方路基安全系数,计算结果证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可以较好反映现场高填方路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崔哲  倪珊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2):87-91,115,116
在道路挡土墙设计中,当遇到软土路基或路基下存在软弱下卧土层等不良地质条件时,为保证挡土墙的稳定,采用换填土或设各种加固桩等方法来提高地基基础的承载能力及稳定性是设计中常用的方法.该文主要研究CFt桩基础处理方法在挡土墙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并结合某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滑塌事故的挡土墙工程实例,通过对挡土墙和填方路基的整体稳定...  相似文献   

12.
某高速公路倾斜基底高路堤滑坡机理分析与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侯运秋  刘代全 《公路》2004,(1):46-50
倾斜基底高路堤是一种特殊的填方路基形式。运用传递系数法,对某高速公路倾斜基底高路堤滑坡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该滑坡的特点提出了综合治理方案,为高速公路路线经过类似地形、地质路段设计提供了成功的处理经验。  相似文献   

13.
《公路》2015,(1)
在高填方路基后处理复合地基中,软弱土层的初始固结度对工后复合路基工作性能的影响显著。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高填方路基后处理复合地基的数值分析模型,分析了软弱地基条件下分层碾压填方路基采用后处理技术形成的复合地基初始固结度对工后复合路基中刚性小桩桩侧摩阻力、桩身轴力的分布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影响,研究总结了复合地基初始固结度对工后复合路基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填方路基后处理技术能够通过小桩成孔和注浆施工来快速消散高填方路基施工过程中下部软弱土层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提高土体有效应力;增大初始固结度能够减小路基工后沉降,有效改善路基工作性能。研究成果对高填方路基后处理技术的优化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基普遍出现的路基沉陷、路面开裂以及过大的工后沉降等病害,以国道109线十七沟-清水河段一级公路为例,提出了高填方路基的设计与施工方法,为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基的填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等级公路填方路基的边坡防护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利平 《公路》1997,(9):8-11
高等级公路填方路基的边坡稳定是保证路基强度的基本条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路基边坡是保证边坡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高等级公路路面排水和边坡加固方面,提出了填方路基的边坡防护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结合云南蒙文砚高速公路某段高填方路基的具体施工情况,介绍了高填方路基的特点及高填方路基施工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高填方路基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可为高填方路基施工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总结已有地基强夯加固模式的基础上,对山区填方路基现场试夯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得到填方路基强夯加固模式为椭球体,并可用圆柱体等效。等效圆柱体的高度为有效加固深度,截面积等同夯锤底面积。然后,从分析强夯法加固机理出发,结合填方路基的特点,对填方路基的强夯加固模式进行了探讨,由此解释了现场测试结果与分析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多雨山区路基渗流特性,在广州某山区高速公路的一般挖方路基、隧道口挖方路基及填方路基不同深度处埋设TDR水分传感器,监测降雨条件变化对路基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量带来路基湿度的显著变化,强降雨季节增湿明显;不同断面形式路基的含水率受降雨影响的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隧道口较近处、挖方路基碎落台、挖方路基硬路肩、隧道口较远处、填方路基硬路肩;良好的路面结构能有效阻隔雨水入侵路基内部。  相似文献   

19.
静荷载下新建高速公路强风化填料高填方路基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填方路基在施工及运行期的稳定性分析是高填方路基工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高填方路基的沉降和稳定问题的解决与否,将成为山区高等级公路安全、快速行驶的关键。对于建造在平坦地面上的路堤,特别是高度小于20 m的路堤的性状,已经有了较清楚的认识,并根据它们的特点制订了相应的设计规范。但是,对于高度大于20 m的高路堤的特性认识还不够充分。因此,深入认识高填方路基的工程特性,确保高填方路基的稳定性成为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此,以新建高速公路强风化填料高填方路基为研究对象,在深入研究填料强度特性的基础上,对该高填方路基稳定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原先采用强风化填料高填方路基稳定性不足,变更设计后稳定性满足要求,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对高填方路基定义进行阐述,分析高填方路基病害类型及产生原因,对强夯法及冲击压实两种高填方路基施工工艺进行探讨,最后结合工程实践,分别采用强夯法和冲击压实工艺对试验段进行施工,并检测施工完成后路基平整度与压实度指标,结果表明:采用强夯法施工的试验段路基压实度较高,而采用冲击压实工艺施工的试验段路基平整度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