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从城市群与城际交通互动发展、区域城际客运交通体系发展、城市群客运交通发展基本特征、城市群客运交通发展思路和模式、城市群客运交通发展框架体系5个方面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群客运交通发展理论研究的重点和进展,认为城际客运交通对区域空间发展的导向作用、城市群客运交通一体化发展以及城市群区域内交通运输资源的优化配置等议题将是我国城市群客运交通发展理论新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贵州省道路客运交通运输中出租车和公交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PCC能耗统计法计算客运交通运输温室气体中CO2的排放、在NEDC工况下对温室气体CH4、N2O排放进行核算,建立了2017年贵州省交通道路运输温室气体碳排放清单。结果显示,贵州省道路客运交通中出租车万人均碳排放量为公交车的2.67倍。CH4排放的主要来源于天然气为燃料的公交车,N2O排放的主要来源于汽油为燃料的出租车。  相似文献   

3.
正传统客运正面临一场深刻变革道路客运和水路客运是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人民群众便捷出行的基础性服务行业。目前交通运输整体形势是历史上发展最快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公众出行需求逐渐向差异化、多元化转变。随着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和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民航等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以及陆岛、海湾间跨海大桥和隧道等的建设,"民航平  相似文献   

4.
正"变革大时代下,道路客运业正面临生死存亡,传统老国企掉头难、转型慢?作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最早进行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的国有企业之一,粤运交通先行先试,创新发展,主动出击,实现了逆境跨越。"在道路客运圈里,谈起国企混改制的典范,就不得不提广东粤运交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运交通")。作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最早进行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的国有企业之一,粤运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铁路的兴起发展、衰败与复苏,铁路客运枢纽设计理念由单纯的交通功能向交通与城市功能融合的方向发展,布局不断优化、功能相应叠加。通过国内外典型铁路客运枢纽案例的分析,回顾了国内国外铁路客运枢纽的发展沿革,总结了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发展的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征和功能变化;在此基础上,指出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发展演变的几个重要因素,经济社会发展、客运需求变化、城市化进程、综合交通体系的变革、科技的发展都是客运枢纽发展的动因。  相似文献   

6.
2007年以来,为了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战略,四川省政府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村客运发展的意见,省交通厅根据省政府的部署,制定了促进农村客运发展的交通规费扶持政策,拉开了加快农村客运发展的序幕。各地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编制了农村客运发展规划,选择试点地区,积  相似文献   

7.
解晓玲 《综合运输》2010,(12):18-22
"十二五"是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面对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需要对我国公路客运的发展方向进行战略性思考,厘清我国公路客运发展的总体思路,并通过相关有效途径,促进我国公路客运综合化、均等化、一体化、安全化、集约化、低碳化、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城市经济结构产生了极大变化。为了不断提升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水平,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增长,以客运交通为核心,对现阶段城市交通运输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新常态时期提升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展开研究,并总结当前客运交通经济结构中的问题,以期不断完善城市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十五”综合交通发展计划提出了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建立客运高速化,货运物流化的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针对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现状及发展阶段的分析,确定了“十五”期间交通运输发展目标为“一个体系、三个重点、五大系统、二个方向”。即通过深化改革,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交通运输市场体系;综合运输能力继续增强,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运输质量明显提高;初步形成大城市间的快速客运系统、大城市和市郊旅客运输系统、多种运输方式协调配套的集装箱运输系统、大宗物资运输系统和特种货…  相似文献   

10.
吴蒙 《综合运输》2022,(7):81-86+130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由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作为碳排放主要来源之一的交通运输行业,积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任务迫在眉睫。在此宏观背景下,铁路作为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运输方式,可在交通运输业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如何提高铁路客运市场份额对于实现交通运输行业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10年来我国旅客运输市场主要运输方式的客运市场份额变动总体情况,主要表现为我国旅客运输结构逐渐优化,公路虽然是我国客运市场占有率最大的运输方式,但是客运市场份额逐步减小,铁路、民航、水运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分析了铁路客运市场占有率变动的特点,以及铁路客运市场占有率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了铁路客运市场份额发展趋势,运用二次指数平滑法对铁路客运市场份额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3年铁路客运市场份额将稳定增加,最后从发展铁路短途旅客运输、加大政府监管力度、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加强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等方面提出了提高铁路客运市场份额的意见建议,为铁路旅客运输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论文结合四川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新要求,研究了四川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内涵特征,提出了由"一个网络(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两个系统(人本化客运服务系统、物流化货运服务系统),三个平台(综合交通运输信息服务平台、安全保障平台、行业管理平台)"构成的体系构架,同时研究提出了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和发展任务,并提出相关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2.
邱实 《综合运输》2004,(4):48-49
对于中国——一个正在经历体制转型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发展和稳定,是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和社会进步的基本前提。交通运输系统,作为经济社会系统的子系统,不仅是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快速、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经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交通发展,进入了超常规发展时期。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每一次“提速”,都伴随着量的扩张、质的改善和结构变化。总结交通发展的历史经验,提炼实践和理论的创新洞见,成了新世纪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战略中交通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交通运输发展最重要的前期决策工作之一,交通规划需要统筹考虑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多因素约束。本文以地理空间为分析视角,在回顾我国自然地理特征和区域发展差异的前提下,对国家综合交通网规划、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高速公路网规划的空间结构和基本思想做出了反思。构建适应我国地理特征和区域发展需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必将对我国国土空间开发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论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唯物主义发展观,顺应了当今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趋势,明确提出了本世纪前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性要求。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国家实施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的条件下,交通运输必须在更高的层次上谋求新的发展。交通运输的发展是需要创新的发展理论作指导的,我们应围绕交通运输发展理论的创新,从产业更新、服务创新、技术进步等方面,推进交通运输的现代化。一、必须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对我国交通…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交通运输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力保障。既有鸿篇巨制,又有青鞋布袜。交通人创造世界奇迹,更服务、改善民生。近四年内,交通运输部每年发布十余件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年初公开承诺、年底到点交账,四年来累计实施了46件民生实事,  相似文献   

16.
道路交通安全,犹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悬在道路运输业者头顶。人命关天,这是最不能出事故的领域,最近以来却频频发生重特大交通运输事故。为了落实国务院第"165"、"167"常务会议精神,交通运输部最近全面部署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各地积极响应,在班线客运、旅游客运、城市轨道交通和危险品运输等领域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安全生产检查和落实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交通发展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经济联合体。我国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和珠江三角洲三大区域的城市群已初现雏形。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以区域城市群的概念构筑完善的客运交通体系是促进该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实现区域城市群“同城效应”重要保障。作为未来区域交通发展的战略着眼点,也是实现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古有“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隧得见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后有“要致富先修路”“路路通百业兴”,便利交通之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也是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如今,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实现了由“瓶颈制约”到“初步缓解”再到“基本适应”的阶段性转变,中国交通运输实体线网建设以惊人的速度,描摹出一个大写的中华,更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交通运输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领域,通过提供有效的运输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基本需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对交通服务的供给改革、保障公民的交通权实现,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以政府主导提供的交通社会服务为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交通社会服务供给侧改革,旨在落实公民交通权,适应时代所需,优化全体公民基本出行需求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20.
正2021年5月25日,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分会(以下简称"交旅分会")在京举行2021新时代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研讨会暨"交旅智库"成立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客运管理处副处长何明、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会长杨咏、原会长李科浚、副会长兼交旅分会理事长蔡俊彦、秘书长李宏范、交旅分会顾问刘蕴、秘书长奚乐夫以及来自相关科研机构专家、相关交通运输企业和旅游企业高管、核心媒体等5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