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公路视错觉警示减速标线设计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驾驶人心理、生理特征分析,对视错觉标线的多组数据组合的形式通过计算机模拟进行减速性能优劣比选,提出视错觉标线的设计参数;并通过驾驶模拟器仿真试验、实际场景的道路试验验证对视错觉标线设计参数进行优化,提出一种视错觉减速标线的最佳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公路梳齿形视错觉减速标线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公路危险路段,如果不进行道路线形改善,则通过采用限速设施,有效限制车辆的行驶速度是最有效的安全措施.文中结合梳齿形视错觉减速标线机理分析,基于公路视错觉减速标线仿真试验系统,以鱼刺形视错觉减速标线的部分研究结论为依据,分析了梳齿形视错觉减速标线的重要设计参数,确定了标线的样式和形式,通过仿真试验和实际道路试验验证了...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目前国内外研究和应用较多的几种视错觉标线类减速设施减速机理的基础上,运用VC++编程环境和DirectX技术建立了公路减速标线仿真实验系统,针对GB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中推荐的行车道纵向和横向减速标线进行了减速效果验证及标线参数优化,并进行了行车道纵横向减速标线、鱼刺形减速标线和梳齿形减速标线减速效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道路环境条件下,各类标线中相邻标线间距相同时,鱼刺形减速标线和梳齿形减速标线能获得相对较好的减速效果。  相似文献   

4.
公路弯道是道路交通事故频发路段,尤其是在冰雪环境下,车辆事故数是非冰雪天气环境下的14倍。在死亡交通事故致因中,车辆超速和速度不当约占1/3,因此合理控制速度是保障公路弯道处行车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驾驶员的操作行为主要由获取的视觉信息决定,视觉是驾驶员重要的速度感知源。为了减少冰雪天气环境下公路弯道处的事故发生率,从驾驶员视觉信息角度出发,通过视错觉减速标线的合理设置,提高驾驶员的速度感知能力,达到控速的目的。基于视错觉减速标线作用机理和恒定闪现频率,对标线的颜色、宽度、形状3个设计参数进行正交组合,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9种参数组合方案。采用3ds Max建立仿真试验环境,将驾驶员感知加速率作为指标对不同组合标线的减速效果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冰雪弯道施划减速标线可使驾驶员产生感知车速偏高的错觉,且纵向宽度为0.1 m的绿色梳齿形减速标线具有相对较好的减速效果;在显著水平α=0.01的条件下,减速标线的颜色、宽度及形状对驾驶员的车速感知均具有显著影响,且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颜色因子形状因子宽度因子。  相似文献   

5.
张强  申波 《公路》2024,(1):282-285
基于驾驶人动视觉特性以及视觉错觉特性,综合现有驾驶员视觉的相关特性以及目前的减速标线研究现状和有关规程、规范,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改进优化的视错觉控速标线,通过UC-win/Road软件和模拟驾驶对驾驶人开展了室内仿真驾驶,对减速效果进行评价。新型视错觉标线可以对驾驶人造成车速增加和车道变窄的错觉,控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国内外道路错觉相关研究,并提出对光线错觉的理论补充.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光线可能导致道路错觉的具体实例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三维立体标线来解决道路错觉问题,从而使驾驶员能够及时减速的有效方法.并对三维立体标线的具体参数进行研究,得出了适合于实际工程的参数;再通过模拟仿真验证三维立体标线的减速效果,得出正向设置减速34%,反向设置减速27%的结论.通过展望表明了三维立体标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内外的统计资料,在所有交通事故中,由于车辆超速以及速度不当所造成的交通事故约占死亡交通事故的1/3。本文从驾驶员心理角度出发,考虑驾驶员的视错觉特性,选择一项或多项视错觉生成原理,以此找出三维空间中驾驶员视线与道路标线的交汇点,按功能需要人为改变交汇点处的视觉效果,进而引导驾驶员驾驶行为。从而将视错觉理论应用到道路减速标线设计中,并试验判断设计标线的有效性,提出一种基于视错觉原理的减速标线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外公路》2021,41(2):338-343
为了能够使驾驶员识别到更多的信息获取充足的道路环境状态来保证安全行驶,驾驶员在行驶时需要关注道路上的各种目标,驾驶员视线点在其视野范围内呈一定分布规律,视错觉减速标线的应用对交通安全有着重要影响。该文通过实车试验的方法对设置纵向减速标线的鹅公岩匝道路段和未设置标线的匝道路段的交通流量、区间速度、驾驶员瞳孔指标和轨迹横向偏移量等试验数据进行采集,再结合鹅公岩大桥的道路线形等数据,分析试验路段的交通流特性、驾驶员生理行为指标和轨迹规律,得到在鹅公岩匝道路段设置纵向视错觉减速标线后对驾驶行为及交通流状态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在匝道路段设置纵向减速标线可以使区间速度的均值降低8.48%,大部分车辆轨迹偏移量一般为0.5~1 m,小于对比路段的1~1.5 m;利用聚类分析结合车辆结构和道路线形,将驾驶员前方视野平面划分为左前方、右前方、左远前方、右远前方、近前方和远前方6个区域。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公路视错觉减速标线横向宽度和角度对车速变化的影响,选择横向宽度20~55cm、角度0°~180°的梳齿形减速标线进行室外实车试验,建立了车速与公路视错觉减速标线的横向宽度和角度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车速与标线横向宽度之间呈逻辑关系,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标线角度为130°~150°时,小车车速下降,在150°时达到最低值,当角度为30°~45°时,小车车速有增加的趋势,车辆通过角度变化的视错觉减速标线后,平均车速和标准差降幅分别达到10.07%和51.48%。  相似文献   

10.
从外观明了、设计科学、布设合理3方面对减速标线控速有效性进行评价。选取8个评价指标建立减速标线控速有效性评价体系,运用UC-Win/Road道路景观规划软件建立仿真道路场景,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减速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减速标线控速效果进行评价的途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视觉边缘理论,从驾驶员角度出发,采用在曲线段及曲线前直线段铺设干预标线的方法,对驾驶员进行视觉干预,以期改变车辆运行速度和行驶轨迹,进而起到预防交通事故发生,提高行车安全性的作用。分析了边缘率对车速、行驶轨迹的干预机理,选择特殊形式道路标线作为视觉干预的载体,对不同参数标线进行了驾驶模拟试验,分析得到最佳标线形式及参数。在此基础上,论文以温州某山区公路为背景,选取驾驶员注视点、心率、车速、行驶轨迹、横摆角速度等指标,进行视觉干预行车试验,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视觉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干预前后驾驶员注视点及心率变化;干预前后车辆入弯前减速起始位置变化;干预前后车速变化;干预前后车辆行驶轨迹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障公路养护施工区的安全,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验法进行对比研究,对3种限速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警告标志减速效果不明显;视错觉标线具有理想的减速效果,使平均速度降低了11.7km/h,但行车安全隐患增加;(仿真)警车的限速效果明显,使平均速度降低了18.6km/h,且利于行车安全,建议使用。如果施工区所在位置车流量较大或环境较为复杂,则应及时出动交通警察维持交通秩序。  相似文献   

13.
将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和冷挤压数值模拟方法相结合,评估了冷挤压过程中参数:凹模锥角、摩擦系数和挤压速度对成形力的影响,并确定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以汽车减速轴为例,分组建立了冷挤压件和模具的有限元模型,运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分组仿真分析,通过对轴向挤压力数据的方差分析,确定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并根据优化后的参数,对模具的磨损进行分析。试验方法对实际工艺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公路》2018,(11)
为构建城镇出入口道路切实有效的车辆减速设计方案,缓解城镇出入口道路各种交通问题,分析了欧美国家基于交通稳静化理念减速技术的特点和设计要点,将其中几项技术应用于我国城镇出入口道路的减速段设计,并通过驾驶模拟技术,对设计方案的减速效果进行了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类"稳静"型的减速设计,不仅能有效控制车辆进城前的运行车速,还能让车辆减速过程变得均匀、平顺,对改善城镇出入口道路的交通安全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公路施工区限速措施效果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公路典型施工区内三种限速措施的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结论表明:单一的限速标志所能取得的效果很有限,不能达到人们预期的效果;相比之下,视错觉减速标线有一定的减速效果,能够使平均速度降低8 km/h;而减速垄的效果则十分明显,使平均速度降低了17 km/h.  相似文献   

16.
依托驾驶模拟实验,在虚拟场景中设计纵向减速标线和无震动感横向减速标线,采集车辆运行状态、驾驶员注视行为和操控行为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验证减速标线的视觉减速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纵向减速标线和无震动感横向减速标线对驾驶员的视觉特征均具有一定的影响;纵向减速标线和无震动感横向减速标线对车辆运行状态没有显著影响,但对驾驶员从减速意识到减速决策的转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无震动感横向减速标线对驾驶员减速意识的影响大于纵向减速标线.结果表明,在道路纵坡为1.7%的双向八车道城市快速路虚拟场景中,纵向减速标线和无震动感横向减速标线具有一定的视觉减速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道路边缘线是驾驶员对道路轮廓知觉的重要线索之一,良好的道路边缘线设置是驾驶员对道路边缘准确知觉、正确判断、避免车辆驶出路外或占用相邻车道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本保证.视错觉道路边缘线是基于心理学中视错觉原理设计的道路边缘线,目前在交通管理中已得到一定的应用.选取杭州市2条道路条件、交通条件相近路段分别作为普通边缘线道路和视错觉边缘线道路样本,运用自然观察法,以车道位置为评价指标,评估视错觉边缘线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认为视错觉道路边缘线对驾驶员车道保持效果明显,且白天对大客车效果好,晚上对小客车作用更佳.同时,研究还提出今后需要从视错觉道路边缘线的形式、材料等角度进一步优化,提高标线的轮廓强化效果,起到预防交通事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公路改扩建施工区内三类速度控制策略的效果进行了现场试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限速标志容易被驾驶员忽略,限速效果不佳;视错觉标线的减速效果较好,平均速度降低11.8km/h,但速度标准差增大;摄像头标志的限速效果十分显著,平均运行速度降低16.6km/h,且速度标准差降低。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研究组研发的陶瓷减速标线的性能,特点,详细剖析了陶瓷减速标线的结构形式以及生产工艺,并结合实际应用研究分析,陶瓷减速标线是一种性价比高,耐耗性能优异,施工便捷绿色环保的优质新型道路标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开发价值,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合理设置减速标线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介绍了新型彩色陶瓷减速标线从设计到应用的整个过程。在综合对比分析了当前常用标线的应用特性后,提出设计新型彩色陶瓷减速标线。新型减速标线进行设计过程充分结合驾驶者的心理反应、交通信息处理的概念模型以及彩色陶瓷减速标线的应用原理。实际应用研究表明,彩色陶瓷标线能达到明显给驾驶人员以心理暗示并自觉减速的效果。进一步经济成本分析显示:虽然彩色陶瓷减速标线的建设成本相对较高(300~400元/m2),但年综合成本相对较低(30~40元/(m2.年))。因此,彩色陶瓷减速标线运用于交通减速标线优势和价值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