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路》2017,(6)
为了合理地评价高速公路的线形设计安全性,减少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基于多因素综合分析,建立了高速公路线形安全性评判多级指标体系,基于可拓理论建立高速公路线形安全性综合评价模型,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将公路线形安全等级划分为优(1级)、中(2级)、差(3级)三个等级,计算各指标对评价等级的综合隶属度,合理评价公路线形安全性等级。并将该模型应用到某山区双车道高速公路,对该公路部分路段线形进行了安全性评价,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并提出针对性的工程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2.
考虑到影响低等级公路选线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路线方案优劣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熵理论与集对分析原理,建立公路路线方案的综合评价模型,利用信息熵理论获取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应用集对分析理论获取各评价指标对应于各评价等级的联系度,结合权重与各单指标联系度得出路线方案综合联系度向量,根据集对势原则得到低等级公路各路线方案评价等级。应用实例论证模型合理性,得出最优路线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3.
针对公路路面性能等级评价过程中存在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在分析各项评价指标及其分级标准的基础上,利用云模型的不确定推理特性和可拓学中的物元理论兼具定性、定量分析的优点,提出了基于可拓云理论的公路路面性能评价模型。通过单项评价指标和综合评价指标对公路路面性能等级进行评价,运用熵值法和G1法组合而成的方法确定公路路面性能各项评价指标综合权重。建立了公路路面性能评价标准云物元模型,计算待评物元与标准云物元模型之间的云关联度,通过隶属度最大原则确定公路路面性能等级。最后对H公路路面性能等级进行综合评价,利用Matlab实现评价过程中的计算模拟。结果表明:可拓云模型适用于公路路面性能等级评价。  相似文献   

4.
从县际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入手,构建较为完善的县际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通过集值统计方法计算评价指标分值,构建县际公路交通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与评价方法。根据县际公路交通安全预警要求,提出预警指标、警度和警限标准,并以某县际公路为例,开展公路交通安全预警方法的应用研究,结果证明预警方法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可为县际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为找出公路隧道交通安全的关键因素,确定公路隧道交通安全状态,从定性和定量的视角构建公路隧道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公路隧道交通安全为顶层目标,提出一种基于AHP-DEMATEL和云模型的公路隧道交通安全的组合评价方法。从交通流、交通工程设施、隧道条件、气候环境4方面构建公路隧道交通安全评价的初始指标体系,通过德尔菲法和敏感性分析筛选公路隧道交通安全评价指标,在明确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内容后,建立各指标的综合评价等级标准。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个安全评价指标的初始权重;考虑到各个安全评价指标间的影响,利用决策与试验评价实验室法(DEMATEL)分析各指标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以及中心度,并联合AHP-DEMATEL确定各个安全评价指标的综合影响度;最后采用云模型量化公路隧道交通安全评价指标的随机性和模糊性,生成各个安全评价指标的评价等级云图,得到各个安全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及公路隧道交通安全评价的最终结果。结果表明:车辆密度、行驶车速、大型车占比、曲线段长度占比、最大纵坡值、路面抗滑性是影响公路隧道交通安全的关键因素;以四川省二峨山隧道进行实例分析,结果显示,其公路隧道交通安全评价最大隶属度为0.595,隧道交通安全评价等级为II级,符合现场调研结果。  相似文献   

6.
《公路》2021,66(10):235-242
针对公路枢纽城市载体竞争力评价过程存在依赖反馈性和模糊随机性等问题,以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工程建设条件、可持续发展条件和运营条件等4个角度建立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ANP-可拓云综合模型进行公路枢纽城市载体竞争力评价。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确定各项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通过可拓云模型计算待评价物元与标准正态云模型之间的云关联度,根据指标权重和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竞争力评价等级,应用置信度因子检验结果的可信程度。以新疆重要公路枢纽县市为例进行模型的应用,根据模型竞争力评价等级结果给出改善竞争力等级水平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区域道路网络拓扑结构对交通安全性的影响,建立路网结构安全性综合评价模型,针对路网结构形式多变、难以量化的特点,在分析区域高速公路网络结构对交通安全影响的基础上,提取影响区域高速公路网安全性的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集值统计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路网结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价装配式公路钢桥的安全性,使用公路钢桥结构可靠度理论和桥梁安全评价等级研究200型装配式公路钢桥。借助Matlab和Midas有限元软件,建立基于结构可靠度的极限状态方程,求解出可靠度指标;制定安全评估方法,并以工程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安全性评估方法能够合理地对装配式钢桥的安全性能做出评价,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邓涛  王武 《公路工程》2015,(3):245-249
隧道是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工程构造物,如何保障隧道路段的行车安全至关重要。分析了隧道路段交通事故的致因,并以评价隧道路段行车安全为目标,选取了10个指标应用物元分析法和集值统计模型进行评价。集值统计能在较大程度上克服经典统计所带来的随机误差,确定的指标综合权重可信度较高,物元分析法确定系统对所有评价等级的隶属度,隶属度最大的等级即为该隧道系统的行车安全性等级。最后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了重庆某隧道,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隧道围岩分类是考虑围岩所处的复杂地质水文环境及岩石自身条件等众多因素综合确定的。在收集已有隧道围岩分类数据基础之上,利用粗糙集理论对数据中的隐含知识进行挖掘,以期实现隧道围岩等级预判。结合样本数据,基于属性指标依赖关系及区分矩阵着重分析各个评价指标相对于最终围岩等级的权重,采用传统Pawlak权重计算和区分矩阵权重计算相结合的综合方法确定条件属性相对决策属性的综合权重,该方法克服了单纯依赖属性重要度条件下非核属性计算权重为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考虑公路建设和环境影响的相互博弈关系,避免公路建设造成更多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因此,建立季冻区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运用层次聚类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SPSS对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建立灰色聚类模型,依据最大隶属度的原则来确定季冻区公路绿色施工的评价等级。对伊春至五大连池景区高速公路施工进行了评价,评价等级为"金级"。结果表明:层次聚类分析融合指标权重和专家权重,规避了主观权重的缺点,得到合理科学的权重。灰色聚类模型适用于季冻区公路绿色施工等级评价,从而使季冻区绿色公路施工的发展更加有据可依,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引发公路隧道塌方风险的因素较多、较复杂,准确地对公路隧道塌方风险进行评价是降低风险的有效途径。文中通过文献研究及专家调查,建立包含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的公路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粗糙集与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综合权重,通过构造隶属度函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引入模糊理论构建公路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模型;结合某隧道工程进行实例研究,得出该工程中勘察设计风险、地质条件风险、施工风险等级分别为较低、较高、低,总体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3.
科学、合理地建立三峡坝区过闸船舶拥堵程度综合评价体系,才能有效、定量地评价三峡坝区过闸船舶拥堵程度.采用改进的熵权法来确定三峡坝区船舶拥堵评价指标权重,这一方法主要包含专家主观权重计算和实际船舶过闸统计数据客观权重计算,避免了单纯人为确定权重的主观性和统计数据不足造成的局限性.通过计算,主客观权重比例分配为0.624∶0.376.考虑到评价指标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信息并存的特点,改进传统的云模型,将传统物元模型中的特征值参数用正态云代替,计算待评物元与标准云模型之间的云关联度,通过计算得到的评价指标权重和云关联度,得到待评价物元的等级隶属度.运用这一模型,对三峡坝区2015年船舶过闸拥堵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其等级隶属度为[0.126,0.221,0.172,0.325,0.156],拥堵程度等级为4级,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相似文献   

14.
路侧安全的保障对于提升低等级公路行车性具有重要作用。对低等级公路的路侧交通事故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影响路侧安全的因素。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和相关文献,选取了主线车流量、支路车流量、行人流量、路堤高度等7个指标,利用物元分析法建立了路侧安全评价模型。将路侧安全等级划分了四个等级,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建立节域物元矩阵、经典域物元矩阵、计算各评价指标的综合关联隶属度,确定路段单元的安全等级。并将该模型应用到云南某低等级公路,对该公路部分路段划分单元进行了路侧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15.
汽车可靠性是影响道路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对营运车辆的可靠性进行评价常常涉及多项指标,因此需对其可靠性作出综合评价。为实际评价营运车辆使用可靠性等级,通过使用可靠性评价指标分析汽车可靠性单项指标限值及权重,建立基于加权综合评判法的分阶段可靠性等级评价模型并确定分阶段单项指标各级限值及权重。以实例进行分析,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评价营运车辆早期故障期和有效寿命期的使用可靠性等级。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互通优化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建立序关系-云模型综合评价模型,先分析互通立交的影响因素和相关规范,提出互通立交评价指标和分级体系,然后结合序关系法确定指标权重,构造云模型正向发生器确定各二级指标的确定度向量,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其评价等级;以长沙市云栖路沿线区域互通为例开展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可解决综合评价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可为互通优化方案对比、互通改造措施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边坡稳定性评价过程中的随机性和模糊性,改进传统云模型和引入主客观组合赋权法,开发了基于组合赋权-改进云模型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首先选取坡度、黏聚力、岩体基本质量指标、日最大降雨量等8个评价因子,将边坡稳定性分为4个等级,从而构建评价因子等级划分标准,然后应用改进的云模型得到每个评价因子隶属于每个稳定性等级的确定度,接着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综合得出评价因子的权重,最后对每个因子的确定度进行加权平均,得到边坡隶属于4个等级的综合确定度,根据确定度最大原则,判定边坡稳定性级别。以湖南省某改扩建公路边坡评价为例,应用该文提出的方法进行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寒冷地区公路建设日趋发展,公路建设对土壤、植被等生态因子产生影响,导致寒区路域生态环境恶化。以典型寒区代表黑龙江省公路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提出将冻土环境作为寒区生态环境评价的重要方面,建立公路施工期路域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TOPSIS模型,通过计算各级指标贴近度来确定公路施工期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对国道丹阿公路呼十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为Ⅱ级。结果表明: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黑龙江省公路生态环境评价,组合赋权法确定的权重科学合理,TOPSIS模型适用于黑龙江省公路施工期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19.
在公路隧道运营安全管理体系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将失效概率分析与可靠度理论引入长大公路隧道运营安全管理体系的分析中,提出了综合评判等级的概念,认为运营安全状况评价等级和运营安全管理体系失效概率(或可靠度)共同决定着长大公路隧道运营安全综合评判等级的状况,并阐释了运营安全管理体系失效概率和可靠度含义,构建了失效分析模型,并给出了失效概率和可靠度计算方法。最后,针对长大公路隧道运营安全管理体系,提出了可靠度控制标准和综合评判等级划分标准,并给出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为改进公路隧道通行风险评估方法,以博弈赋权方式组合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和熵权法,获得了模型的综合权重,并基于物元可拓模型建立公路隧道通行风险评估方法;根据物元可拓原理,确定了包括经典域、节域和待评域在内的综合物元矩阵、各级指标联系度和评估等级;为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沪渝高速公路羊鹿山隧道路段检测数据为例,分别利用物元可拓模型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物元可拓模型能够消除数据的极值偏向性,可直观反映指标和各等级间的联系度,能更为精准地评估隧道通行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