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储柯钧  赵亮  徐骞 《隧道建设》2014,34(11):1071-1076
以沈阳地铁2号线工业展览馆站—文体路站区间(以下简称工—文区间)下穿文化路立交桥人行天桥并截除部分桥桩为例,为确保盾构掘进过程中该天桥桥体的安全,通过对桥桩截桩后管片后期承载力、结构变形等特点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后,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同时采取了以下措施:施工前先对人行天桥两端桥墩处采用临时钢托架进行支撑加固;掘进过程中合理优化盾构掘进参数,同时采取同步注浆与二次补强注浆措施,不但避开了立交桥主桥桥桩,同时还避免了采用桩基托换这一高风险、高代价方案。竣工并通车运营后,经过近1年的跟踪监测,桥梁结构稳定,最终变形收敛至稳定值,充分验证了该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地铁盾构法具有经济、快速、安全、机械化程度高等优点,是地铁区间隧道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盾构施工顺利开展,提升地铁施工的综合效益,需要做好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然后对隧道盾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地铁盾构隧道下穿软弱土层既有人行天桥钢筋混凝土桩基,设计中采用扩大基础对人行天桥桩基进行被动托换,同时在有限的桥下空间采用松木桩加固扩大基础底部软弱土层,结合加强盾构管片配筋、设置地面临时托换支架等措施,确保盾构机直接切削桩基通过后,地面天桥满足正常使用条件、高含筋量混凝土管片的强度及刚度均满足要求.该综合处理方式避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地铁建设如火如荼,地铁密度越来越大,一些道路施工难以避免地遇到下有已施工地铁盾构区间,这就存在道路施工对地铁盾构区间的影响问题。依托某道路项目,研究了沿线与已施工地铁盾构区间共线情况下的道路施工方案设计,通过数值模拟对典型工况进行影响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对原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可供类似工程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民生路-杨高路立交工程的跨线桥承台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有限元软件建立该桥承台和桩的单元模型,针对跨越运营地铁区间盾构隧道的桥墩承台特点,对此类承台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并建立相关模型研究承台施工开挖对地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盾构施工是地铁区间隧道的首选施工方法,但盾构区间与车站在施工速度和组织上的矛盾,会导致盾构长距离掘进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本文在总结以往国内外"先盾后站"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洞内插管冻结的双线盾构区间隧道扩建地铁车站的施工方法。首先,对该技术的施工流程、关键技术、适用条件、技术优势与缺陷等进行详细论述;然后,基于有限元模型,采用以壳单元模拟冻结管、以加固圈模拟冻结土体、以刚度折减法模拟管片接缝的方式,对双线盾构插管冻结扩建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变形、受力及地表沉降特性等进行分析。最后,得到如下结果:1)得出了扩建施工所引起的地表变形规律及最大沉降值; 2)明确了既有盾构结构随施工过程的变形阶段; 3)确定了扩建施工过程中既有盾构及托梁、立柱的受力敏感区域; 4)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既有盾构管片的加固方案和防水措施。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阐明双线盾构区间隧道扩建地铁车站的插管冻结法及其施工力学特性,为盾构区间与车站施工矛盾、无拆迁条件必须"甩站"通过等工程问题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关于城市地铁盾构管片结构设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柳松 《隧道建设》2005,25(1):23-26
随着盾构法施工在城市地铁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应用,盾构区间的管片结构设计也越来越成熟。文中在对以往盾构区间结构设计总结的基础上,对盾构区间结构设计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以供今后的城市地铁盾构区间结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城市地铁区间盾构隧道下穿老式砖拱桥为对象,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了隧道开挖对拱桥桥墩位移和受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将会引起拱桥各桥墩产生不均匀沉降,;桥墩自身及桥墩间的不均匀沉降引起了桥墩自身应力的改变,同时由于拱桥结构的特殊性,还将引起拱圈结构受力的改变.建议在施工中采用地层加固等措施以减小隧道施工对拱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长春地铁2号线BT1标袁家店站—长春西站右线盾构区间顺利贯通。袁家店站—长春西站右线盾构区间位于长春市绿园区,全长1 179 m,共计982环。该线下穿民房,以20‰坡度始发,始发坡度较大,且持续下坡掘进,对盾构机推进控制和电瓶车运载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全线处于泥岩层,岩层硬度大、含水量高,增加了出渣及推进难度。该盾构区间自始发以来,建设者详细部署施工方案,加强地表沉降监测,并在掘进过程中采取行之有  相似文献   

10.
昆明某地铁区间盾构施工需长距离下穿既有运营地铁隧道,为确保安全,减少对既有隧道的影响,采取了地层加固、渣土改良、姿态控制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为进一步研究盾构下穿对既有地铁隧道的沉降规律,为后续施工提供指导,对下穿区段的既有地铁隧道进行了严密监测,获取了下穿施工时的沉降数据,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盾构长距离下穿既有运营隧道的沉降规律,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军  何振华 《隧道建设》2007,27(6):63-65,75
随着盾构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地铁区间隧道采用了盾构法施工。对于盾构始发和到达端头地层通常要进行加固处理,并且需要事先机械或人工破除围护结构;但若采用其他材料代替盾构穿越范围围护结构,盾构机则可直接切削该种材料,且地层加固范围可大大缩小。结合广州地铁五号线大坦沙南-中山八站区间盾构始发井设计,探讨SEW工法以及FFU在盾构始发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刘学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8):203-204,208
基于动力测试的桥梁结构承载力评定方法是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以上海市某既有人行天桥评估为背景,依据新颁布《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给出了结合表观技术状况检测和动力测试分析的既有人行天桥性能评估方法。通过空间有限元理论分析和实测比较,评估了人行天桥在桥下车流、附近地铁施工和通行人流等环境激励下的动力特性。结果表明:该桥目前的技术状态为2级,需要进行外观维修;桥梁的动力特性符合规范规定,人行舒适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桂庙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与下卧深圳地铁11号线平面共线长达3 km。为解决上方基坑开挖过程中引起的下方既有地铁运营盾构区间上浮变形问题,在施工期对下卧盾构区间隧道进行长期自动化监测的基础上,结合数值分析计算,确定下卧地铁盾构区间产生上浮变形的原因。在对比分析开挖工况、地质条件、结构施工和开挖范围及长度等因素对盾构隧道上浮变形影响规律的基础上,结合项目施工上浮控制经验,提出三重高压旋喷桩和三轴搅拌桩地层加固、调整结构施工工序并采用分幅施工方案、提前施作竖井+抗浮板+抗拔桩等地铁盾构区间上浮变形控制措施。现场实践表明,竖井+抗浮板+抗拔桩措施对地铁上浮控制十分有效,能够确保基坑施工期间下卧地铁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为克服城市复杂环境下地铁车站和常规双线隧道布局受限难题,建立采用大直径盾构建造地铁单洞双线区间,并在盾构隧道基础上小规模扩挖形成车站的建设新思路。以北京地铁14 号线东风北桥站(不含)-将台站-高家园站-望京南站(不含)为背景,介绍利用外径为10.22 m的大直径盾构进行区间隧道施工以及在区间隧道成型基础上采用洞桩法(Pile Beam Arch,PBA)扩挖地铁车站的施工工艺和技术,重点介绍区间与车站施工衔接工序(穿越风道)和管片拆除等关键技术。工程实施结果表明: 大直径盾构施工及其暗挖车站扩挖技术是一种工艺新颖、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集成建造技术,且对周边环境影响受控,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的施工工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盾构法施工技术在我国城市地铁的发展,使得盾构法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种复合地层中。本文以深圳地铁5号线宝安中心站—翻身站盾构区间为工程实例,介绍了盾构穿越孤石的施工技术,对施工过程中刀具磨损、盾构轴线偏移、地面沉降等施工难点作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法,同时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依托某地铁区间盾构机分体始发工艺,对盾构分体始发技术进行研究.由于该区间始发空间狭小,只能选择四次分体始发工艺展开盾构施工.工作井作为该区间盾构施工的唯一始发井,设计长度为18 m,且邻近山体,作业空间有限,场地无法满足常规盾构整体始发条件要求,需采取分体始发工艺.通过实践证明,盾构分体始发技术可以解决"小净空、上软下...  相似文献   

17.
《公路》2017,(3)
地表沉降监测与控制是地铁隧道盾构施工中最关键的问题,以佛山市轨道交通2号线湾华~登州地铁区间盾构隧道施工监测技术为例,分析了监测的项目、方法、频率、报警值、控制标准、数据处理及反馈等技术,探讨了盾构施工过程地表沉降的影响因素及施工控制技术。对盾构施工过程中引起的地表沉降和管片结构变形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结果可为其他相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武汉地铁2号线范汉区间直接穿越瓦斯储气层的情况,分析瓦斯对盾构隧道施工的影响及危害,以及国家规范尚未对地铁盾构隧道的掘进技术做出量化的情况下,对在瓦斯隧道掘进中施工参数做出主动调整,重点研究控制盾构螺旋出土、盾尾密封、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质量等方面的技术措施,总结出了1套较为成熟的盾构瓦斯隧道掘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地铁盾构控制测量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多个城市地铁施工实例,分别从标准车站模式、换乘车站模式、始发井车站模式、区间通视、区间不通视、长区间等各种施工情况从地面控制测量、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区间隧道控制测量等对盾构控制测量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经验总结,并在强制对中观测墩、主副导线点、基线控制、整体平差等方面对盾构区间控制网的布设和应用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以期为不同模式下的地铁盾构施工控制测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李建设  陈慧超  李政 《隧道建设》2014,34(4):374-379
新建隧道近距离穿越既有地铁结构施工已成为城市地铁工程建设中的一种常见情况,如何有效地控制既有线的变形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以深圳地铁11号线车公庙站—红树湾站盾构区间小净距(1.5 m)上穿既有运营1号线竹子林站—侨城东站区间为例,采用既有线上方地层加固技术、上穿段盾构掘进控制技术和既有结构监测施工技术,有效地控制了既有结构的变形,确保盾构施工安全和既有地铁的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