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泾源县位于宁夏最南端,地处高海拔山区,道路交通安全条件先天不足,交通安全设施薄弱,风险点、隐患点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近年来,泾源县公安局依托"两站两员"建设("两站"是乡镇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站、农村交通安全劝导站;"两员"是乡镇交通安全员、农村交通安全劝导员),探索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新机制、新方法,全面夯实农村道路交...  相似文献   

2.
为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改善农村道路安全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文中通过分析农村道路的设计线形、路面质量、交通设施等因素对其交通安全的影响确定影响农村道路安全的指标,建立农村道路条件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按照模糊层次评价理论构建农村道路条件安全评价数学模型,并利用工程实例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其可行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雨雾频发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频发,交通安全保障措施落地依据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依托广西雨雾频发山区高速公路,从被动交通安全和主动交通安全的角度提出交通安全保障技术与措施。首先采用统计分析、问卷调查、驾驶模拟等方法,分析广西雨雾频发地区雨雾气象的分布规律及对高速公路的影响,依据“雨雾影响路段分级、行车安全影响分档”的原则制定雨雾气象灾害分级评估标准。针对雨雾影响路段的分级、分档结果,提出交通安全设施、排水设施及道路环境监测设施设置的被动交通安全保障技术与智能诱导、可变限速、广域诱导、车路协同伴随式信息服务的主动交通安全保障技术。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少公路平面交叉口(平交路口)交通事故,提高其综合运行水平,针对公路平交路口交通安全设施的效用评价及优化设置问题,提出基于驾驶模拟技术的公路平交路口交通安全设施组合配套设置方法,实现以微观驾驶行为数据为基础的公路平交路口交通安全设施的有效性评价及组合设施的优化选择。基于道路相交形式、被交道路宽度、信号灯设置情况将公路平交路口进行分类,并将交通安全设施按照功能划分为10类;根据实际调查分析,针对不同类型交叉口存在问题选取不同的交通安全设施组合,形成3,4组设施配套方案;采用驾驶模拟试验方法,从安全性、预见性、舒适性3个层面选取9项评价指标,实现配套方案的效果量化评估,提出公路平交路口交通安全设施配套优化设置模型;选择典型公路干道交叉口进行案例分析,实现其设施配套优化设置。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实现公路平交路口交通安全设施的配套设置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并最终形成各类型交叉口交通安全设施最优组合设置方案,为进一步形成干道交叉口交通安全设施配套设置指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道路环境中,标志、标线和护栏等各项安全设施的设置、路侧危险度以及路侧障碍物都是影响到道路行车安全的因素。基于大量的交通事故统计资料,针对标志、标线、护栏、路侧危险度和路侧障碍物等环境条件影响因素进行交通安全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小城市在中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安全的交通作支撑,而交通管理对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城市的交通主要呈现出道路配套设施滞后、混行交通严重及过境交通比例大等特点,一些中小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并没有针对交通特点进行有效的管理,造成了目前普遍存在着交通安全设施少、设置不合理、养护不到位等问题.针对交通安全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提出了交通管理的新思路:加强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合理设置交通安全设施、重视交通安全设施反光材料的选用等.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的建设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各省都纷纷聘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的产品质量进行把关,使高速公路的整体质量得到提高,而道路标线工程做为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增加了道路的美观性,同时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指数。但由于国内市场上各种标线涂料层出不穷、鱼龙混杂,造成标线质量参差不齐,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的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检测经验,针对双组份反光标线涂料与热熔反光涂料在工程上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客观评价了2种涂料的实际使用性能差别。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合理选择道路标线涂料,阐述一下自己的见解,以保证道路标线的耐久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占道作业交通安全研究主要探索占道作业区影响范围内与交通安全事件有关联的风险要素、保障对策及评估方法.在综述国内外占道作业区安全研究的基础上,阐述占道作业交通安全术语,明确作业区分类构成及功能,挖掘作业区潜在交通安全风险要素,剖析作业区交通安全设施类型及设置条件,结合占道作业特性及作业区交通特性,从交通安全设施角度提出基于全过程交叉分类的占道作业交通安全设施保障技术,并设计基于安全列表理念的作业区交通安全评估核查技术,以切实发挥交通安全设施效用,高效保障占道作业活动秩序,全面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服务水平.典型案例应用表明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极大地改善了作业区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电动自行车带来的交通安全问题,研究逆行风险行为与其影响因素间的相关关系。基于长沙市芙蓉区共享电动自行车GPS轨迹数据,实现逆行行为的精准识别,采用机器学习CatBoost模型与SHAP可解释机器学习框架,从道路条件、交通状态、土地利用性质等方面开展逆行行为影响要素挖掘及作用解析。研究结果表明:CatBoost模型能够有效预测路段逆行频次并提取逆行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出行时段、公共交通设施、土地利用性质、道路条件及交通状态等;从出行时段来看,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更容易发生逆行;从公共交通设施与土地利用性质来看,道路周围公交站地铁站出口数量及餐饮、公司、购物等设施数量与逆行频次呈现非线性影响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设施数量与逆行行为存在正影响作用;从道路条件来看,过街通道间距在50~400 m时不易发生逆行,在非机动车道无物理隔离设施或过街通道间距在400~600 m时容易发生逆行,间距大于600 m时作用不稳定;从路段机非分隔形式来看,护栏分隔的逆行概率较低,绿化带分隔的逆行概率较高;从交通状态来看,当骑行速度、加速度较低或较高时与逆行行为负相关,当骑行速度在6~16 km·h-1及加速度在0.3~1.0 m·s-2时与逆行行为正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共享电动自行车风险骑行行为辨识、非机动车交通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21,66(6):261-269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与驾驶员行车安全舒适性息息相关,如何合理有效地设置交通安全设施,对降低驾驶员行车安全风险至关重要。基于对交通安全设施设置原理和基本设置原则的分析,针对道路行车条件基本一致、分别依据中国和英国的交通安全设施相关设置规范的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段与香港口岸段桥梁和隧道影响区域两个路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大陆段和香港段在交安设施设置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结果表明:对于交通标志,大陆段的版面图形和香港段的版面颜色设置更为合理,但香港段隧道入口前交通标志数量和版面信息过载;对于交通标线,大陆段隧道入口前设置的减速标线和红色路面铺装不符合交通安全需求和交通色彩要求;对于护栏,大陆段和香港段护栏连接处均未做过渡处理,存在交通运行风险。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建议措施,为我国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合理性和精细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城市地下道路当前运行情况,通过对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现状问题主要包含交通安全问题、结构病害、智慧化管理水平不足等类型。其中,影响交通安全因素主要为节点交通拥堵、安全设施设置不规范和隧道洞口黑洞效应。通过对现状问题形成原因分析及不同类型问题的针对性处理,从交通安全与照明设施完善、交通运行管控提升、智慧防灾预控和智慧管养四个方面提出对城市地下道路提质升级建议。由研究可知:1)城市地下道路提质升级应因隧制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使改造更人性化、经济化;2)智能化技术在城市地下道路交通运行状态全息感知、运行态势分析、运行状态预警管控、防灾智慧检测和智能养护等领域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随着道路使用者对其附属设施——交通安全设施要求的提高,交通安全设施费用占高速公路项目总投资的比重加大,交通安全设施造价审查日益受到重视。系统地分析了交通安全设施工程在工可、初步设计、招标、交竣工等不同阶段中的造价审查,探讨提出适合交通安全设施的造价审查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家对国省干道的改造工作非常重视,加大了国省干道的改造力度。交通安全设施作为道路工程的附属设施,它对排除各种纵、横向干扰,减轻事故的严重程度,提供视线诱导,改善道路景观,提高道路服务水平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的质量进行管理控制非常重要。本文对国省干道交通安全设施工程建设的特点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期望能对国省干道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城市中心区道路综合改造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研究,结合道路改造的施工方案及周边路网条件,对交通影响范围内路网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分析,判定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对周边路网的交通影响是否显著。在满足实施条件的前提下制定交通组织方案,并进行相配套的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以确保施工区域的交通运行安全、有序,有助于道路综合改造工程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5.
近日,公安部交管局针对创新农村交通管理工作做出部署,要求从人、车、路、管理等各方面全面提升农村交通安全工作水平。本文是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道路室针对我国农村交通安全管理现状、发展趋势、存在问题的梳理,对完善农村交通安全治理体制机制的研究,以期为新时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提供有益思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云南省高原山区农村公路的道路使用者、交通流、交通事故等方面进行抽样统计调查研究,得出其具有如下特征:大多数农村公路的使用者文化水平较低且交通意识相对淡薄,对交通保障设施含义了解较浅;车型混杂程度较高,车型混杂程度与交通事故数在7:00~9:00和18:00~20:00这2个时间段双双达到峰值。从交通参与者、道路线形、安全保障设施、气候条件等影响因素出发,分析了各因素对云南省高原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影响的作用机理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日趋严重的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现状,分析了影响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包括山区农村道路使用者、路况复杂化程度高、视距盲点多、车辆安全性能较低、交通安全基础配备较差等因素。同时,建立了良好的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医疗"管理紧急救援系统,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对改善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董凯 《北京公路》2005,(2):21-24
本文就北京五环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中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如何提高道路使用功能及安全设施设计在道路系统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公路与汽运》2007,(2):66-66
农村公路配套设施不能少不少代表都提出,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公路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来自福建的张书华代表说,福建特困山区、老区的农村路网建设资金紧缺问题突出,道路建设配套资金筹集仍然很困难。她建议增加资金投入,统筹解决农村交通落后问题,使困难农村早日真正脱贫致富。同样来自福建的郑霜高代表对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格外关注。他建言,农村交通应进行社会化管理,新道路秩序要严格规范,路线路况标牌要整洁清晰,路口岔口要设立交通标志,建制村要建立交通安全监管站。  相似文献   

20.
基于道路交通系统特征和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构建包括道路线形、路基路面、交通安全设施3个1级指标及11个2级指标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权重。以模糊理论为基础,建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状况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广东省汕昆高速公路北斗至清潭段为例,对其交通安全现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