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加快中国高铁灾害监测系统走出去的步伐,研究提出了印尼雅万高铁灾害监测系统解决方案。在系统分析印尼雅万高铁沿线自然灾害、侵限事故特点及监测需求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的建设经验,提出了雅万高铁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系统构成、功能、网络、接口等,并提出了我国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适应性改造技术,包括软件本地化、系统功能、终端设置、维护管理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武广高铁异物侵限监测原理的分析,阐明异物侵限监测系统的误报警原因,提出故障处理方法和隐患排查方案,有效减少了误报警,发挥了系统的实时监测功能,保障了高铁动车组列车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3.
高速铁路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是高速铁路重要的基础设施,其监测网的安装范围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高速铁路的运输安全,原铁道部运输局2010年颁布的《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公跨铁立交桥异物侵限监测方案》提供了公跨铁立交桥异物侵限监测电网设置范围的计算公式。通过举例分析发现,当公跨铁立交桥与铁路线的夹角大于70°时,该计算公式得出的计算结果偏小,甚至还会出现负值的不合理现象,对高速铁路运营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该计算公式进行修改完善。根据公跨铁立交桥与铁路线的夹角大小分(0,70°)、[70°,90°)、[90°,180°)三个区间进行讨论,并利用三角函数法,研究得出一整套新的计算公式。研究成果表明,用新的计算公式得出的公跨铁立交桥异物侵限监测电网设置范围更加科学合理,提高了高速铁路异物侵限监测系统的安全监控性能。  相似文献   

4.
异物侵限灾害的影响范围由防灾设计单位确定,并向信号设计单位提供具体资料。从防灾专业的角度,异物侵限监测范围越大越好,但从信号专业的角度,监测范围设置过大可能会导致设计的异物侵限灾害影响范围大于实际的影响范围,从而影响行车效率甚至危及行车安全。文章分析公跨铁立交桥异物侵限监测范围对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简称:列控系统)处理的影响,通过公式计算给出二者关系,并分别从防灾和信号角度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工程技术规范》Q/CR9152-2018中,针对异物侵限灾害监测系统,虽然给出了电网传感器长度的计算公式,但并没有给出异物侵限点对轨道区段影响长度范围的计算方法。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往往是根据经验值来判断异物监测点对轨道区段的影响范围,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本文结合相关规范文件,通过数学方法,创新性地提出了异物侵限点影响轨道区段长度的计算公式,进而确定需要串接异物侵限继电器的具体轨道区段,以有利于异物侵限防灾系统设计的标准化推广。  相似文献   

6.
根据高速铁路线路上公跨铁立交桥异物侵限的具体特点和防护需求,提出一种以双电网监测为主、视频监测为辅的综合监测方案,给出了该异物监控系统的总体结构,重点描述了现场监测设备的设备构成及施工方案。该异物监控系统可为高速铁路类似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结合国内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异物侵限监测系统的应用现状,详细分析了我国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异物侵限监测系统监测手段、监测网安装方式、监测网防护对象、监测范围等,明确提出了适合我国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异物侵限监测系统的建设方案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防灾技术是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的重要研究课题,由于异物侵限事件发生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成为高速铁路防灾技术的重点.近年来,国内外采用多种技术监测异物侵限事件.综合工程实际对铁路落物监测雷达和滑坡监测雷达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几种异物侵限监测技术的对比分析,提出适合我国客运专线异物侵限监测的技术方案.详细描述异物侵限监控系统监测点设置原则,系统构成,工作原理和报警处置等关键技术.利用多种监测方式的优点,提出双电缆传感器和视频监控相结合的综合监测方案,可为客运专线异物侵限监控系统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 概述 异物侵限监控系统是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之一.异物侵限监控系统对公跨铁落物等突发事故异物侵限进行监控报警,及时封闭事故区段,通过信号联锁及列控系统实现自动或人工控制行车速度,避免列车通过造成次生灾害.  相似文献   

11.
时速在200—350公里以上客运专线正在大规模的普及推广。铁路高架桥、公路跨铁路桥也日益增多,与之带来的灾害隐患随之增加。如公跨铁有物体坠落到铁路线路,人或动物误上线路等引起的异物侵限,造成对铁路运输的影响。为满足运营维护需求,将铁路异物侵限监控系统与信号列控系统结合。  相似文献   

12.
异物侵限监测子系统是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速铁路运行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本文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通过对异物侵限监测子系统中可能发生的重要或影响安全的故障进行辨识,建立了异物侵限监测子系统故障树模型。通过对最小割集和结构重要度的分析,将各设备故障按其影响程度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并用故障树分析方法进行了评价,所得结论可供系统完善和运营维护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结合沪宁城际高铁工程项目管理实践,对临近高铁范围内上跨立交工程代建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时速在200—350公里以上客运专线正在大规模的普及推广。铁路高架桥、公路跨铁路桥也日益增多,与之带来的灾害隐患随之增加。如公跨铁有物体坠落到铁路线路,人或动物误上线路等引起的异物侵限,造成对铁路运输的影响。为满足运营维护需求,将铁路异物侵限监控系统与信号列控系统结合。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速铁路与高速列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和列车密度的加大,如何保证行车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对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研究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关键设备监控单元的可靠性水平检验方法,能够完善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的可靠性管理,提高监控单元设备的可靠性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光纤光栅异物侵限监测报警系统的技术特点,重点介绍该系统在铁路防灾安全监控工程中的应用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铁路传统异物侵限监测方案的对比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双电网的异物侵限监测新方案,并对优化方案的工作原理、系统构成等关键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8.
<正>刚刚开通运营的大西高铁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如在线路基础上,采用了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和7000m大曲线半径。在调度指挥上,行车调度指挥采用了调度集中(CTC)系统,列控系统采用了CTCS—2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站内和区间轨道电路采用ZPW—2000A/K型自动闭塞系统,设置地面通过信号机。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对高速铁路沿线风、雨、地震及上跨铁路的道路桥梁的异物侵限进行实时监测,为调度指挥及维护管理提供报警、预警信息,有效防止或减少灾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铁路防灾安全监控异物侵限监测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设备季度检查试验的内容、方法、工作流程,以及异物侵限监测子系统产生红光带故障的快速处置;提出了在信号中继站增加防灾应急按钮压缩故障延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山区铁路防范危岩落石、动物、行人等异物侵限的严峻形势,提出采用三维扫描模式的铁路线路障碍监测报警系统的解决方案。通过设备研制和现场试验,实现激光雷达对预设防护区域进行不间断扫描获取三维图像,内置算法单元对侵入防区的障碍物进行实时分析处理并生成对应的报警信息,现场控制柜(二级服务器)将报警信息进行分类、存储并上传到监控中心。系统可全天候、全天时有效判识多种场景侵限异物,为铁路防范异物侵限提供可靠的技术装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