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西南山区山高谷深,极易发生各类地质灾害。对变电站站址地质环境条件进行了详细论述,对地质灾害的类型(危岩崩塌体)、分布进行阐述,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及工程本身遭受的灾害进行了综合评估,提出了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勤运 《科技交流》2003,33(4):21-24
主要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对陇海线宝天段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进行了确定,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刘薇 《科技交流》2003,33(4):28-32
泥石流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是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的一项重要评估内容。本分析了地质、地形地貌、水及气象条件等影响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因素,论述了泥石流易发程度的多因素定性一定量分析法.并结合兰武二线实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深埋隧道岩溶突水灾害的地质条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研究目的:明确岩溶山区深埋隧道施工突水灾害形成的地质条件,给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工作提供技术基础。研究方法: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对宜万铁路岩溶地区的隧道工程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研究结果:得出了深埋隧道施工过程中揭露的深部岩溶地质特征,岩溶洞穴、管道的形成与地层岩性、岩层构造、褶皱形态、岩层产状、断层特征等岩性构造因素的相关性,以及岩溶地貌和地下水条件与隧道突水灾害的关系。研究结论:岩溶突水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工程位置与岩性分异界面、岩层接触界面、褶皱核部转折端、断层等地质因素有密切关系,这些部位是大型岩溶洞穴可能出现的位置,因此隧道线路上这些地质位置也是岩溶突水灾害形成的可能部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岩溶山区隧道施工过程中岩溶灾害危险地段的判定原则。  相似文献   

5.
在北京山区修建公路时,常会遇到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塌陷等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危害严重。采用资料搜集、地质调查、地质钻探(坑探)、四维灾种识别、多方法耦合数值模拟(FLAC,ANSYS,GEOSLOPE)、赤平极射投影、集合论地灾评估等方法,研究了北京南胜路工程各类地质灾害的地质条件、演化机理、发育规律以及稳定条件。重点探讨了采空塌陷区煤矿开采方式、开采深度、开采层数及附加荷载对采空区稳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地质灾害问题常常是影响长大隧道施工中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大尖山隧道前期勘察资料的分析研究,详述了隧址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施工中的主要地质问题。该隧址区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开挖后可能产生围岩失稳、断层破碎带塌方、涌水突泥、洞口边坡滑塌等地质灾害。在重点分析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基础上,针对各地质灾害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斜坡失稳灾害是建设用地地质灾害中最常见的灾种之一,对其较准确的预测评估是至关重要的。斜坡稳定性的预观方法很多,主要有过程机制分析法、理论计算法、工程地质类比法及影响因素平均值法等。由于各种方法均有其各自的适用条件和局限性,因此着重介绍适用性及操作性较强的影响因素平均值法,对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各因素逐一进行了分析,并应用工程实例加以印证。  相似文献   

8.
蒙河铁路主要地质灾害与地质选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铁路经过区域地质灾害突出,采用遥感判释、现场调绘、综合勘探、活动断裂鉴定等方法,对区域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地质选线原则,推荐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方案,从而达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目的.研究结果:蒙河铁路沿线地质灾害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以龙骨塘-吉米-南汗大断裂为东西区域分界线,其形成主要受控于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区域地质构造及新构造运动、地层岩性及特征,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通过对地质灾害的调查分析,选取具有优势地质条件的中线方案通过,减小了工程处理难度和后续隐患,增加了线路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青岛地铁R3线井冈山路站—嘉年华站区间的地铁勘察资料,综合钻探、取样、物探、水文、地震、岩石试验等多方面的资料,提出了研究区工程地质评价因子,建立了青岛地铁地质条件评价的三级层次分析模型,通过评价因子量化分级和权重,对青岛地铁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综合研究区地质条件评价结果,将研究区分为地质条件良好区、中等区、较差区和差区,同时对各区提出了工程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地铁隧道结构安全性评估是地铁建设的重要环节。针对南宁地铁2号线岩溶发育的工程地质条件,在GIS(地理信息系统)中展现和分析不良地质体的空间分布,进行隧道穿越区域的岩溶塌陷风险评价;针对不同岩溶地质灾害风险等级,根据施工信息和监测信息在BIM(建筑信息模型)平台上进行地铁隧道结构安全风险评估,进而采取不同防治措施,以及进行隧道安全预警预报。基于BIM与GIS结合应用的隧道结构安全风险评估,综合考虑了地铁隧道结构模型宏观地理环境,可为地铁隧道结构安全预警预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铁路沿线地质灾害监测需求也在逐渐增加。针对铁路地质灾害的特点,提出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的铁路地质灾害监测方法。详细阐述了无人机数据采集流程与数据处理技术,对某段运营期铁路现场踏勘并生成数字地形成果,并对存在地质灾害风险的区域进行数字地形成果综合解译。结果表明,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可对铁路沿线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监测,为铁路运行安全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北京市地铁工程的大规模兴建,地面沉降灾害对其危害逐渐显现出来。地铁线路具有线路长、规模大,沿线可能穿越不同的工程和水文地质单元。如何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科学、客观、合理地对地面沉降灾害进行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建议引入单位沉降速度差异率这一指标,与地面累计沉降量、沉降速度共同作为地铁等重大线性工程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指标,阐述各项指标值的获得方法,并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建立相应的地灾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工程建设项目受地质灾害影响很大,因此在项目建设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研究,以便通过评估结论为今后拟建项目后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论:(1)在项目规划阶段必须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以查明地质灾害体的现状危险性以及在激发地质环境因素下的危险性;(2)要对各种突发性地质灾害和缓变地质灾害进行针对性的危险性评估,不能只对突发性地质灾害进行评估,而忽略缓变地质灾害的危险性;(3)要对现状和预测评估中的地质灾害灾种作出判识和分析,根据不同灾种类型采取相应的量化因子判别方法,以确定其危险程度,从而对灾种类型、规模、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做出准确的评估.同时,要针对不同的灾种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时元鸿 《铁道勘察》2013,39(2):59-61
以郑州地铁1号线、2号线为例,结合郑州的地质条件,介绍了郑州地铁工程勘察方法,分析郑州地铁工程勘察的重点、难点以及相应勘察措施。  相似文献   

15.
阳(平关)安(康)铁路位于陕西省南部,沿线地质条件复杂,灾害种类多且规模大,对行车安全的威胁与日俱增。为了解地质灾害对铁路运营安全的影响,同时也为后续的安全风险评价以及整治防范提供现场资料,在大量野外实地调查与资料整理的基础上,详细介绍和分析阳安铁路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以及成因,并借鉴既有线路灾害的整治经验,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崩塌、溜坍是阳安线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同时滑坡与泥石流也是不可忽视的地质灾害;由于铁路沿线多位于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以及大气降水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崩塌滑坡灾害对川藏铁路康定—昌都段选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线路选线是铁路工程设计与建设中一项关系到全局的总体性工作,线路走向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铁路本身的工程投资和运营效果。地质灾害是影响铁路选线最重要的因素。通过滑坡崩塌灾害对线路的影响分析,可最大限度避免线路经过严重地质灾害地段,规避重大工程风险。通过对川藏铁路康定—昌都段沿线崩塌滑坡灾害调查和量测,结合遥感解译成果,主要考虑沿线崩塌、滑坡灾害的影响,给出关键区段、节点的铁路地质选线策略,对比规划线路,提出基于崩塌滑坡灾害影响的建议线路。  相似文献   

17.
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影响山区铁路正常运营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本文论述了利用航空遥感、地质信息系统进行铁路地质灾害调查和建立灾害信息系统的技术路线与方法,并以宝鸡-天水铁路为研究区,讨论了灾害数据库的建库流程、灾害查询、灾害分析模型以及灾害制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铁路工程的最大特点就是线状展布,山区铁路穿过多个地貌单元和多种复杂地质条件区域,对铁路穿过区域地质灾害进行与铁路工程相关的分区研究,有助于科学评价线路方案和铁路工程的适宜性。本文在对山区地质灾害分区评价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复杂山区铁路地质灾害的特点,建立了地质灾害工程分区的原则和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地质灾害工程分区模型。  相似文献   

19.
王进华 《铁道勘察》2009,35(6):57-59
结合祁连山隧道地质环境和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和评价影响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了工程措施和建议,为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宝中铁路宝安段地质环境因素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介绍一些灾害地质工点实例,阐述地质环境对工程建设的适宜性、适应性的条件,综合评价了宝中铁路宝安段地质环境的稳定性,提出了铁路勘测、地质选线必须重视地质环境的研究,工程活动必须保护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