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Mie散射理论及其递推公式并结合舰船尾流气泡的测量结果,得到了舰船尾流中气泡群的散射相位函数。通过对散射相位函数的分析与讨论,得出:尾流存在时间及气泡群分布模型参数的变化对散射相位函数的影响较小,仅当小半径气泡密度增加时其后向散射强度略有减小;尾流气泡相对于海水的折射率变化是影响尾流气泡群散射相位函数的主要因素,相对折射率越大,后向散射越弱。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并比较船舶尾流气泡幕的声学探测和光学探测的异同。以检测参量为主线,讨论光学探测中气泡对散射光强度、频率和偏振特性的影响,重点阐述基于脉冲回波、激光拉曼散射和光学成像等探测方式的应用原理、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回波信号信噪比为目的,提出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激元的气泡尾流探测新思路,并进行相关模拟论证。气泡尾流光学探测法及其应用系统具有实时性好、灵敏度高、探测区域广等优点,在船舶监控、海洋水体污染检测和海洋生物环境监测等方面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并比较船舶尾流气泡幕的声学探测和光学探测的异同。以检测参量为主线,讨论光学探测中气泡对散射光强度、频率和偏振特性的影响,重点阐述基于脉冲回波、激光拉曼散射和光学成像等探测方式的应用原理、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回波信号信噪比为目的,提出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激元的气泡尾流探测新思路,并进行相关模拟论证。气泡尾流光学探测法及其应用系统具有实时性好、灵敏度高、探测区域广等优点,在船舶监控、海洋水体污染检测和海洋生物环境监测等方面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4.
舰船气泡尾流特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了对水面舰船尾流的特性和产生机理进行试验测量和理论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舰船气泡尾流模拟系统,进而研制声光复合尾流自导系统.在阅读相关文献及参考相关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对舰船气泡尾流特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从气泡的运动、气泡的分布及气泡数密度变化规律3方面阐述了尾流中气泡特性;从舰船尾流的长度、宽度、深度3方面描述了气泡尾流几何特性的数学模型;指出了气泡尾流特性的研究方向以及急需解决的2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船舶海上航行的过程中,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会形成尾迹,也被称为船舶尾流。由于螺旋桨与海水的相对运动,船舶自身会受到较强的冲击,从而产生局部的高温,进而形成气泡幕带,存在诸多物理性质。在水温、天气、航速、气温以及海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尾流的物理与外貌特征也逐渐突显出来。需要注意的是,船舶尾流的组成部分是海水当中处于运动状态的气泡,其对尾流气泡散射特性产生了直接影响。而偏振特性同样具有散射光的特征,不仅能够提供光强信息,同样也涵盖了其他价值较高的信息。基于此,文章将远程尾流散射光偏振特性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并重点阐述蒙特卡罗模拟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6.
船舶航行过程中,螺旋桨对转动气压、航行震荡引起的水面波浪及空气流中的气体流动,这些综合因素会在船舶尾部形成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的形成可能影响海水的温度并造成光学反射现象,对其气泡的形成原理及光学热学等特性分析可以更好的研究海洋环境变化。本文研究船舶尾气泡层的形成机理,利用Mik理论详细分析气泡的光学特性,对气泡散射函数进行数学模型分析,通过动态的数据处理过程模拟气泡层的变化,最后通过实验对理论分析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7.
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会因为螺旋桨的作用产生大量的气泡,本文利用差动技术研究了尾流气泡群后向散射光多普勒移谱特性,在研究过程中首先阐述了差动多普勒探测原理,然后根据蒙特卡罗模型对整个频移进行无偏估计。最后进行了气泡数密度、气泡速度对后向散射光信号的多普勒频移影响的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二者与多普勒谱频移成正比。  相似文献   

8.
气泡尾流光学特性研究的发展评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概述了气泡尾流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其重要的实际意义,简述了用光学方法研究气泡尾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了气泡尾流光学特性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周涛  李勐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11):172-175
讨论了基于后向光散射的尾流自导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用唯像模型和Mie散射理论分析研究了舰船尾流中的光传输规律,在蒙特卡洛方法基础上用C++语言编制光尾流探测信号仿真程序。结合真实尾流特征,用该程序模拟了光尾流自导鱼雷的探测信号,并用实验测量数据对仿真信号曲线进行验证,两者基本吻合,表明该方法对尾流的光信号进行仿真的可行性,有助于鱼雷光尾流自导技术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对水中气泡的尺寸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激光全息摄影分析系统对模拟舰船尾流气泡的尺度进行测量.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出气泡的尺度分布,与参考文献中提出的尾流气泡尺度分布相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为实验室准确模拟尾流中的气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如何利用化学药剂与水反应生成气泡幕模拟舰船尾流。只有当模拟尾流的声强度和真实舰船尾流的声强度相同或者相近时才有可能成功对抗尾流自导鱼雷,而模拟尾流的声强度和单位体积气泡含量相关。本文从气泡幕单位体积气泡含量和气体含量以及所需化学药剂量三个方面对此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对超大型集装箱船优化改型两个方案的伴流场进行模型试验的对比分析,对改进超大型集装箱船伴流场的问题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利用遥感手段可以有效地对舰船进行监测,舰船的Kelvin尾迹与海洋背景仿真是研究探测机理的重要内容.考虑到仿真方法的复杂性和工程的实用性,分别采用尾迹模型和海面模拟模型对Kelvin尾迹和海面这两种特征进行了仿真研究,并提出了在仿真的Kelvin尾迹中叠加海洋背景.给出的不同条件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为舰船尾迹的遥感探测机理研究提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在100ft豪华游艇圆舭游艇尾部线型设置尾鳍后的研究过程,分析了尾鳍与常规尾型在阻力、推进、螺旋桨盘面处伴流分布及激振力和船舶适航性的差异,提出了一些设计准则。研究表明:双尾鳍线型是游艇可选的适用优秀线型。  相似文献   

15.
潜艇的实效周向伴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轴潜艇的实效周向伴流应被考虑。本文提出了潜艇实效周向伴流的确定和功率的算法。  相似文献   

16.
水下运动物体产生内波是内波动力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军事应用价值。依据水下运动物体对周围层化流体扰动方式的不同,将水下运动物体产生的内波分为两类:Lee波和尾流内波。文章首先在综合Lee波产生机制的基础上,对Lee波的理论、实验和数值研究工作进行了归纳,并给出了通过这三种手段对Lee波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同时,对尾流塌陷内波和尾流随机内波的研究状况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和总结。最后,提出在推进水下运动物体产生内波的研究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和相应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实验水槽中自动力潜艇热尾流水面热特性,消除了除潜艇自身特征外其他拖动组件对热尾流扩散的影响,更加准确地再现了热尾流的扩散过程.通过热尾流温度分布预测了潜艇热尾流由热流区和冷热流混合区2个区组成,解释了2个区形成的过程,而热流区几乎全部由热流团组成,而且温度相对更高.红外热像仪拍摄的潜艇热尾流水面温度场分布图再次验证了热尾流水面热特性预测的正确性.本文对红外遥感探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