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凸轮机构的分析理论,考虑加工机床传动系统的传特性,由此分析和获得加工刹车凸轮的靠模凸轮的实际轮廓方程和理论方程,以及加工该靠模凸轮的刀具中心轨迹方程。  相似文献   

2.
从凸轮摩削原理可知,凸轮靠模的型线实际上就是依据磨床的结构参数,把被磨凸轮适当地进行放大而成。讨论了凸轮升程的测定方法及凸轮靠模轮廓曲线的设计过程,分析了凸轮靠模的设计方法及磨削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祖同  詹永麒  徐晖 《汽车科技》2002,(4):《汽车科技》-2002年4期,32-15-16.,32页-《汽车科技》-2002年4期,32-15-16.,32页
选择设计数控凸轮磨的结构和运动方程,利用西门子840C数控系统,对机械靠模数控凸轮轴磨床进行数控化改造。经过实际应用,不仅加工质量得到提高,而且生产效率完全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M8325凸轮轴仿形磨床为对象,从非平稳机过程的时间序入手,建立了以凸轮靠模升程作作为输入、工件升程作为输出的磨床加工系统二阶定常线性自回归数学模型。基于此数学模型,提出了动态设计凸轮靠模型的方法,并按此法进行了凸轮靠模的动态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凸轮磨削加工的转速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凸轮的轮廓精度对发动机的性能有很大影响。目前,汽车发动机的凸轮是在工件恒转速的条件下,利用凸轮靠模进行仿形磨削而成的。这种磨削方式会使凸轮轮廓产生一定的误差。因此,人们开始探讨改变以往工件恒转速的磨削方式为工件变转速的磨削方式,来提高凸轮的轮廓曲线精度。本文着重分析恒转速的磨削方式对凸轮轮廓产生误差的影响以及工件变转速磨削方式的设计计算方法。外国用工件变转速磨削方式加工所得的凸轮,升程误差在0.02mm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叙述凸轮靠模的计算方法。基本途径是以凸轮型面参数方程、机床结构参数、砂轮直径等为计算的原始数据,在分析磨削过程中几何关系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推导出导轮中心的极坐标方程。然后运用包络法求得靠模的型面参数方程,并将其坐标值转换为平底挺杆测量值。将测量值插值处理后便可进行靠模加工。在长春汽车研究所电子计算机室及我厂计算站的协同下,我们按本文文末综合的计算表格(表1、表2),对解放牌C—10B型汽车发动机配气凸轮的靠模进行了计算和试制,由我厂发动机分厂用此靠模加工出的产品(凸轮),其精度已满足要求。由于本文重点在于计算方法,所以有关凸轮磨削原理及磨削过程,在此不作详述。  相似文献   

7.
利用发动机顶置凸轮气机构动力学计算的结果,分析小型高速发动机配气机构各主要零件之间的接触应力,分析了凸轮与摇臂之间的动态接触应力,和气门杆上端与气门间隙调节螺栓之间的动态接触应力,还给出凸轮廓综合曲率半径,以及各转速时接触的局部应力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8.
改进后的"补偿反靠"工艺方法,是制造摩托车发动机凸轮靠模的一种简便、实用的工艺方法。根据磨出的工件凸轮升程误差的规律性,通过修正标准凸轮,进行再次反靠。在整个靠模制造过程中,一般不直接测量靠模本身,而是通过测量磨出的工件凸轮,间接地对靠模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活塞环靠模凸轮的设计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计算平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轮廓曲线最小曲率半径的解析方法,给出了适于11种常用从动件运动规律求最小曲率半径和确定最小基圆半径的简单,准确的公式供工程设计使用。  相似文献   

11.
在通用光学测量仪上用影像法模拟直动对心式(或偏置式)滚柱测头、刀口测头和平面测头来测量摩托车发动机凸轮,经误差分析和测量实践表明,该方法测量简便、快速、准确度高,能满足没有专用凸轮测量仪的非专业生产企业对摩托车发动机凸轮精密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对滚子-圆弧凸轮蹄式制动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圆弧凸轮转角和压力角,偏心距,凸轮升距,制动角,机械效益之间关系的表达式。同时,通过对参数分析和评估,进一步揭示了滚子,圆弧凸轮蹄式制动器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3.
顶置凸轮配气机构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浦耿强  张云清 《汽车科技》2001,1(1):8-10,18
运用多体力学的方法对配气机构进行了动态仿真分析,采用数字多体程序的方法,建立了配气系统的理论模型,进行配气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分析,除了得到气门的升程、速度、加速度外,还考虑了摇壁与气门之间的碰撞,以及摇臂支座的柔性。因此得到气门与摇臂之间的碰撞力,摇壁支座的柔性衬套的受力,气门弹簧力,凸轮轴支座反力,气门座反力及凸轮与摇臂之间的压力角等。为凸轮型线、摇壁形状和整个配气机的设计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MFB2带圆弧段凸轮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构造了MFB2带圆弧段凸轮型线,该类型线具有大的气门开启时面值。给出了型线的构造和设计方法.在机构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凸轮型线时面值为目标函数,以气门落座速度、凸轮最大接触应力、凸轮最小曲率半径、气门活塞最小距离等为约束条件的动态优化设计模型。数值算例表明,该型线具有很好的充气性能及较好的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15.
利用TYCON软件设计出来的摩托车发动机配气凸轮,能满足配气凸轮仿形设计的实际要求,是一种有效、可靠、准确度高的设计方法,为配气机构的设计和优化奠定了良好基础,使摩托车发动机具有更好的外特性,不仅功率、转矩得到了提升,还可减小热机噪声.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电控单体泵等速供油凸轮设计流程及方法,以平均供油速率为出发点,首先设计凸轮的基圆,然后进行升程段和回程段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使用加速度为直线方程的过渡段,使凸轮各段的加速度连续,避免了凸轮在工作中由于加速度不连续造成冲击。在实际应用中,利用所述凸轮设计流程和方法,设计并匹配了电控单体泵的等速凸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压共轨柴油机判缸策略及燃油喷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微处理器硬件资源实现曲轴脉冲信号的倍频,提高了喷油正时控制的精度,并设计了不同相位判断模式下的相位判断算法,提高了软件执行效率。针对不同的相位判断模式设计了燃油喷射控制逻辑。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相位判断模式下ECU均能快速准确获取发动机相位,燃油喷射精度在0.2°曲轴转角范围内,曲轴转速传感器或凸轮轴相位传感器故障模式下发动机能够维持运转。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传统柱塞喷油泵的结构,对凸轮进行了简化,并对采用切线凸轮来设计二甲醚发动机喷油泵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利用adams软件,对凸轮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分析了凸轮在喷油泵运转过程中,其扭矩及其受到的力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采用切线凸轮来设计二甲醚发动机喷油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