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本刊从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获悉,2015年11月2日至4日,第五届河口海岸国际研讨会在阿曼马斯喀特召开。本次会议由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主办,阿曼苏尔坦卡布斯大学承办。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名专家学者在3天的研讨会期间,围绕海岸侵蚀、近岸和离岸污染、海啸与风暴潮、河口环境生态、海岸带综合管理、海水入侵、海岸及河口所涉及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等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和研讨,包括7个  相似文献   

2.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12,(2):135-135
本刊从国际泥沙培训中心获悉,第四届河口海岸国际研讨会将于2012年10月8日~11日在越南河内举行。会议由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主办,越南水利大学承办。本届大会主题为:视角和设想——变化时代的水。  相似文献   

3.
《水道港口》2015,(2):104
<正>本刊从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获悉,第十三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将于2016年9月19~22日在德国斯图加特召开。会议主题为:运动的泥沙—河流系统创新管理策略。议题主要包括:土壤侵蚀与产沙,河湖输沙,生物、泥沙与地貌,泥沙淤积,侵蚀过程,河型与水质,泥沙数据、测量与模拟,创新管理策略,泥沙管  相似文献   

4.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12,(4):352-352
据国际泥沙培训中心消息,第十二届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将于2013年9月2日至5日在日本东京举行。会议主题为: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泥沙管理——挑战与展望。议题包括:综合泥沙管理;侵蚀与产沙;输沙;河湖演变;局部冲刷;水库泥沙;河口海岸泥沙;泥沙的环境生态问题;模拟与测量技术;泥沙灾害;泥沙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5.
潮间带微生物系统对海岸泥沙性质的影响是近年来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微生物通过分泌生物膜及自身活动等方式与海岸泥沙发生作用而改变其性质,包括泥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絮凝方式等,并进一步影响泥沙的动力特性及运动规律。文章综合阐述了国内外潮间带微生物系统对海岸泥沙影响的研究进展,包括微生物及其生物膜的研究、生物因子和海岸泥沙的相互作用研究、沉积泥沙的生物稳定性研究、悬浮泥沙的生物絮凝研究。目前相关的结论大多为定性说明,缺少较为系统的理论分析及数学模型模拟,相关工作应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从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获悉,由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科技人员撰写的《海岸河口工程研究论丛》第一期10部著作已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发行。10部著作为:《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及航道淤积机理》、《波流耦合下淤泥质海岸水沙运动三维模拟》、《基于薛定谔方程的非线性波浪传播理论》、《港航工程泥沙淤积计算手册》、《海岸河口数学模型》、《辐射沙洲建港技术研究》、《粉沙质海岸  相似文献   

7.
连云港徐圩海域海岸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连云港徐圩海域底质的粒径特征和泥沙水力特性,并与连云港主港区、天津港和黄骅港等港口进行对比,研究了不同海岸类型在底质的粒径特征和泥沙水力特性的差异,指出泥沙颗粒黏性影响泥沙水力特性、泥沙水力特性决定海岸性质,给出了海岸性质分类的改进意见,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徐圩海域海岸性质.  相似文献   

8.
《水道港口》2005,26(4):247-247
2005年9月11日,由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研制的海岸河口多功能数学模型软件包TK-2D通过了交通部鉴定。海岸河口多功能数学模型软件包TK-2D包括波浪场、潮流场、盐度场、悬沙场、地形冲淤场数值模拟软件,是在长期数学模型研究的工作基础上,通过对海岸河口数学模型进行系统化、实用化、通用化而集成的,符合《海岸与河口潮流泥沙模拟技术规程》(JTJ/198-233)的要求,是研究海岸河口地区海岸、水利、港口、航道等工程的重要摸拟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9.
对波群作用下沙质海岸上破波带内的泥沙悬移进行了实验研究。文中描述了坡度为1:10的沙质海岸模型上的流体速度、泥沙浓度和波面升高的同步测量。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不同调制系数的波群对泥沙悬移的影响,以及波群作用下泥沙悬移处湍动能和泥沙悬移之间的联系。实验结果表明在波群传播过程中湍动能伴随波高增大而增大,当波群中最大波高经过测量点后湍动能开始减小。泥沙浓度随着湍动能的增加而增加,间歇性高湍动能现象与泥沙悬移无关。  相似文献   

10.
海岸泥沙运动研究综述和展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总结了推移质泥沙研究的现状 ,分析了海岸泥沙研究的动向 ,并展望了海岸泥沙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黄骅港海域表层泥沙特性及其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根据黄骅港所在海域的海岸演变规律,描述黄骅海岸总的泥沙运动趋势;根据现场测量结果给出黄骅港附近海域海床表层泥沙颗粒的分布规律,从港口回淤角度指出黄骅海岸应属粉沙淤泥质海岸;根据不同气象条件下黄骅港海域现场悬沙含沙量和悬沙粒度分布的测量结果,分析黄骅港海域表层泥沙的运动特性,并指出航道的可能回淤模式和疏浚对策。  相似文献   

12.
黄骅港外航道泥沙问题的治理及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水道港口》2009,30(4):233-240
黄骅港航道泥沙骤淤问题是港口发展的主要障碍,在现场观测资料、动力条件、泥沙环境和淤积成因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黄骅港航道泥沙问题治理的研究方法、整治工程后的淤积情况和实际效果。结合几年来参与黄骅港泥沙研究工作,介绍了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包括关于海岸的性质划分、粉沙质海岸航道骤淤的条件和泥沙运动形式、粉沙质海岸泥沙研究的特点和粉沙质海岸航道泥沙骤淤的治理。  相似文献   

13.
泥沙输运和地形演变是河口海岸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合理模拟地形变化过程中泥沙运动问题,文章基于无积分节点间断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二维泥沙数值模型。利用建立的数值模型模拟了水槽中泥沙冲淤过程,沙波演变过程、溃坝算例地形演变过程和三亚红塘湾悬沙运动,模拟结果与解析解或实测值吻合较好,表明该模型能够合理地模拟二维泥沙运动与地形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水道港口》2016,(2):142-146
规划南港工业区拟建一条通海航道,为确定航道底质泥沙属性,为航道工程的相关研究与建设提供技术依据,根据南港地区已有资料,对航道内现场取样的底质泥沙进行了水动力特性试验,并与附近天津港和黄骅港航道泥沙特性进行了类比。结果表明:南港工业区泥沙"活跃性"比粉沙质海岸性质的黄骅港泥沙弱而又比天津港强,泥沙特性与天津港泥沙更接近,应划定为淤泥质海岸。  相似文献   

15.
《水道港口》2007,28(2):90-90
国际泥沙信息网讯:2007年1月19日,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在北京主持召开了财政部专项项目“全球江河泥沙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建设专家咨询会。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北京林业大学和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的专家听取了系统建设课题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信息网络中心的汇报,观看了网站演示,审阅了课题相关文档,并就系统建设中有关问题向课题组进行了咨询。专家组认为,课题组完成了项目的系统框架、数据库、系统功能、以及泥沙信息发布系统总体设计。设计报告提出的数据库管王单模式符合泥沙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建设的要求,设计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6.
关于淤泥质海岸与粉沙质海岸界定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以往淤泥质海岸和粉沙质海岸的界定方法进行了回顾和剖析,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并根据前人大量试验结果和现场资料,从泥沙粒径、絮凝因子、起动流速、含泥量等因素,结合欧美国家和我国海洋调查规范对泥沙的分类,将泥沙d50<0.016 mm,含泥量大于25%的海岸视为淤泥质海岸;0.016 mm≤d50≤0.12 mm,含泥量小于或等于25%的海岸视为粉沙质海岸,这种海岸的分类不仅与众多泥沙研究成果总体一致,而且包涵了海岸泥沙运动、港口淤积及清淤等组合因素,更贴近于港口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7.
胡殿才  汪生杰  崔峥 《水运工程》2012,(12):162-167
在分析水文泥沙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海岸地貌、潮流数值模拟、物理模型试验等技术手段,对建于粉砂质海岸的某离岸人工岛平面方案进行研究论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岛的建设对流场的影响范围仅限于岛南北侧500 m和东西侧1 500m范围之内,平面布置与潮流、波浪相适应,所采取的护岛潜堤、长短平护等防护措施有效,平面布置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8.
粉沙质海岸建港的若干泥沙问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粉沙质海岸泥沙活跃,易起易沉,易发生骤淤,曾一度被视为建港“禁区”,并成为泥沙研究的“盲区”。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粉沙质海岸建港中的泥沙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粉沙质海岸港口的回淤及海床冲刷问题,提出了在粉沙质海岸建港中防冲淤措施及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粉沙质海岸的工程泥沙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粉沙质海岸泥沙活跃,易起易沉,易发生骤淤,曾一度被视为建港"禁区",并成为泥沙研究的"盲区"。文中对粉沙质海岸建港中的工程泥沙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20.
风对悬浮泥沙扩散特性影响数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道港口》2015,(4):297-301
为探讨风对海岸工程产生悬浮泥沙的扩散特性影响,通过苍南海域海上倾倒试验实测资料验证了河口海岸地区平面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的计算参数。然后在模型中考虑风的作用,比较不同风向和风速作用下的悬浮泥沙扩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风会对悬浮泥沙的运动轨迹、扩散速度和扩散范围产生较大影响,且风向和风速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