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事消息     
<正>首个北斗海事国际标准获IMO批准近日,在国际海事组织(IMO)伦敦总部召开的海上安全委员会第93次会议上,由我国制定提交的"船载北斗系统接收机设备性能标准"获得正式批准。这是国际组织批准通过的第一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在相关领域应用的国际标准,标志着我国北斗全球化应用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据悉,北斗海事国际标准化工作是北斗获得全世界海事领域广泛认可和接受的必要条件,是实现北斗全球航海应用的关键,也将直接影响北斗产业发展。北斗海事国际标准化推进工作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事》2014,(6):64-64
中国正式取得第一个北斗导航系统海事国际标准 5月14-23日,IMO海上安全委员会第93次会议在总部伦敦举行。会议上,IMO审议并通过了“船载北斗系统接收机设备性能标准”,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取得了第一个北斗海事国际标准。北斗海事国际标准化推进工作是由中国海事局和中国卫星导航管理办公室共同组织的重大专项,具体任务由总装航天研发中心和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牵头实施,研究机构和社会优势企业共同承担。未来,专项工作组将继续努力,争取尽早完成我国北斗系统海事国际标准化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国际海事组织航行安全、通信及搜救分委会第四次会议(IMO NCSR 4)在英国伦敦召开,由中国海事局会同中国驻英使馆海事处组织深圳海事局、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上海海事局、中国船级社等单位组成的代表团前往参会。会议成功通过了中国代表团提交的有关船载多无线电导航系统性能标准的建议,并将北斗写入海事应用的定位、导航及授时PNT导则内。这是继北斗首个国际船载性能标准获得通过、北斗成为国际海事组织认可的世界卫星导航系统后,北斗国际海事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4.
《航海》2017,(4)
文中介绍了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现状、服务性能,并简要回顾了北斗系统国际海事标准化进程,重点阐述了北斗系统在航标助航、海事测绘、海上安全通信和综合业务管理等航海保障各领域的应用,提出了目前应用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并就此给出了北斗系统行业应用在顶层设计、标准建设、关键技术创新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建议,以期通过北斗系统航海保障应用发展,为航海者提供更加高效和便捷的助航服务。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10月20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中国航海学会与上海海事大学共同主办的2019(首届)世界海事大会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召开。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海事界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代表等400余人出席会议。大会开幕式上,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黄有方表示,此次会议是目前国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研讨范围最广的海事领域国际  相似文献   

6.
《航海》2017,(5)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系统已经全面投入使用,造福社会各个行业。本文为更好的在海事领域应用北斗系统,简要介绍了北斗系统的基本信息,对北斗系统目前的应用情况做了简要概括,通过实际问题提出推动北斗系统海事工作中的若干建议,包括加装北斗接收器及配套北斗系统终端,注重市场导向设计实际应用产品等,以促进北斗产业扶持海事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3月11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首个北斗船载接收设备检测国际标准(IEC 61108-5),对于推动北斗全面进入船载综合导航系统、自动识别系统、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应急示位标、电子海图和信息系统等相关IEC标准,持续推进北斗在国际海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3月11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首个北斗船载接收设备检测国际标准(IEC 61108-5),对于推动北斗全面进入船载综合导航系统、自动识别系统、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应急示位标、电子海图和信息系统等相关IEC标准,持续推进北斗在国际海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正式迈入全球时代,将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为更好的在海事领域应用北斗系统,文中简要介绍了北斗系统的基本信息和主要特点,对北斗系统目前的发展状况作了简要论述。结合当前海事监管,海上搜救和航海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于海事领域的前景,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在9月24日至25日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暨展览会上,中国海事局受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邀请,以展板、实物和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形式,分别展示了近年来北斗系统在海事航海保障领域的应用成果,吸引了众多参会者的目光。由北海航海保障中心与武汉大学合作完成的"北斗沿海差分导航与精密定位服务系统研究与  相似文献   

11.
王成 《航海》2014,(4):50-53
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完善,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一直积极推动其在海事中的应用。基于航海无线电指向标的差分北斗增强系统是北斗应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航测科技中心设计研发了航海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北斗和差分GPS的兼容系统,并进行了相关应用测试.系统的建成运行将为需要高精度定位导航的航海船舶提供一种新的选择,也对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国际海事标准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经科技部批准,由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与博闻公司/海贸集团联合组织举办的2003年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第12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将于今年12月2日至5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13.
正本次中国-东盟国际海事劳工公约履约合作研讨会的举行,极大促进了中国-东盟国家海事磋商机制的完善和巩固。对于国际海事劳工公约的讨论和提案,也将极大推进这部被称之为海员"权利法案"的文件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批准或是实施工作。《国际海事劳工公约》是怎样的一份文件,对船员以及国家又有着怎样的影响,会议集中讨论的2014年修正案又对公约进行了哪部分修改  相似文献   

14.
《船艇》1995,(9)
经国家科委国科外审字(94)3212号文批准,1995年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及展览会(简称海事会议),定于今年12月5日至8日在上海(上海展览中心)隆重举行。这是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与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15.
正推动《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批准和实施,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国家航运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海事合作方面的日渐紧密,各方在海事劳工问题上也有所进展。10月10日—11日,首次中国与东盟国际海事劳工公约履约合作研讨会在广州成功举行,多方共同协力,为海事劳工问题"把脉问诊"。  相似文献   

16.
正"十三五"时期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以矢志不渝的信念、艰苦奋斗的勇毅、求真务实的笃行,铸就了"十三五"的非凡实绩。昔有指南之针,今有北斗导航,这是中国智慧遥隔时空的接力。"十三五"期间,海事系统深入贯彻《交通运输部关于在行业推广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指导意见》,围绕北斗海上应用积极开展研究,我有幸深度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7.
要闻     
《珠江水运》2013,(19):30-3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9月2日至6日,国际海事组织航行安全分委会第59次会议在伦敦召开。会议的议题主要包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海事应用、电子航海技术、船舶定线制等。会议对我国提交的北斗系统海事应用提案进行了审议,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欧盟等国家的代表分别针对北斗系统的位置坐标基准、时间基准、精度以及测速精度等问题进行了质询、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海事在线     
《中国海事》2021,(1):74-75
正直属海事系统航运公司座谈会在厦门召开2020年12月16日,2020年直属海事系统航运公司座谈会暨安全管理工作务虚会在厦门召开。(蔡修权)河北海事局:完成河北自贸区第一条国际航行船舶登记工作2020年12月18日,"金满华1"轮获得河北海事局签发的船舶所有权证书、国籍证书、最低安全配员证书,标志着曹妃甸自贸区第一条国际航行船舶正式完成登记。  相似文献   

19.
2015年12月1日至12月4日,2015年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第18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作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的海事会展,中国国际海事会展继续扮演着中国与国际海事界寻求全方位、多层次合作重要桥梁和纽带的角色.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公司参展,专业观众人数超过6万人,较上一届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20.
《机电设备》2012,(1):24-25
汉堡/上海,2011年11月29日,在2011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上,德国劳氏(GL)指出船舶效率和液化天然气(LNG)用作船舶燃料将是本十年海事研发的两大焦点领域。为推动海事创新,GL已与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南通太平洋")携手开发一种独特的C型双耳液化天然气液罐。在本届海事展上,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创新将成为减轻船东和运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