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峡水库175m试验性蓄水以来入库沙量大幅减少,水库冲淤特性与论证阶段成果存在一定差异。针对这一问题,基于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库区航道泥沙原型观测资料,系统分析了进出库水沙特性、库区泥沙冲淤变化以及泥沙淤积分布特点。结果表明:1)入库沙量较预期大幅减少;2)淤积主要集中在清溪场以下的常年回水区,淤积量多、淤积强度大的河段主要是常年回水区的开阔与分汊河段;3)泥沙淤积呈现主槽淤平和以一侧淤积为主的不对称淤积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蔡大富 《水运工程》2006,(12):62-65
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后进出库水沙特性;库尾、葛洲坝下游河道、永久船闸引航道、两坝间河道冲淤特点;变动回水区回水末端范围、葛洲坝下游宜昌、沙市枯水水位变化;库区航道条件和葛洲坝下游河段航道尺度变化。  相似文献   

3.
针对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常年回水区重点淤积水道黄花城出现泥沙累积性淤积的问题,根据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原型观测资料,分析黄花城水道蓄水以来水位变化、泥沙冲淤特性、典型断面冲淤变化和等深线变化,对该河道的航道条件变化和演变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黄花城水道存在细沙累积性淤积,主要淤积部位较为固定,2012年以前淤积速度、厚度和范围均较大,2012年以后随着上游来沙量减少的趋势渐缓,黄花城水道泥沙淤积速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4.
根据和尚滩河段天然条件下以及三峡水库蓄水以后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河段在三峡成库前后航道条件的变化以及3000吨级和万吨级船队自航上滩能力。  相似文献   

5.
刘辛愉  王艳芳  苏丽  王涛 《水运工程》2018,(11):120-125
针对长寿水道王家滩河段消落后期船舶积压严重、通行效率低的问题,进行忠水碛左槽应急副航道开通可行性研究。通过对王家滩河段河床演变情况及航道条件现状的分析,认为切除部分忠水碛碛翅和炸除部分牛肋巴礁石可改善忠水碛左槽柴盘子航道弯和水流条件差的现状。工程实施后,柴盘子应急副航道在当地水位151. 0~155. 0 m时维护(消落期末和汛期),航道维护尺度为3. 0 m×50 m×560 m。  相似文献   

6.
刘臣 《水运工程》2012,(11):151-155
根据那吉枢纽库区水位纵向分布和航道治理工程特征,建立了库尾河段数学模型.依据施工设计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相关资料以及竣工3 a后治理河段实测地形资料,结合数学模型计算成果,对库区航道治理效果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施工位置与设计相符;竣工后航道水深、航宽、曲率半径等指标满足航道设计尺度要求;与设计施工地形相比,竣工3 a后,开挖位置未发生淤积现象,航行水域非开挖区河床高程低于航槽设计底高程.综合分析,工程整治效果达到航道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7.
长江口深水航道的回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期工程后北槽沿程水流动力强度示于图11、图12,前者以涨、落潮峰值流速表示, 后者以涨、落潮流峰值摩阻流速表示.对水流动力的表达,后者更为确切.图12显示出如下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8.
分别对磨刀门出海航道的"两个方向三个通道四条线路"的航道现状、河床演变特性和客观限制条件进行分析;对比各条线路不同方案的数学、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结果;分析各条线路的航道远景发展空间和整治难度等。指出磨刀门3000t级出海航道"两个方向三个通道四条线路"各自的优、缺点和航道开发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苏丽  王涛  刘陈  解中柱 《水运工程》2016,(7):158-164
受三峡水库175 m试验性蓄水影响,三峡库区上洛碛河段发生泥沙累积性淤积,泥沙主要落淤在河段深槽及边滩,淤积量不大,但上洛碛河段在消落期航道尺度富余不大,边滩少量泥沙淤积也能恶化该处航道条件。利用实测地形资料,对2011—2012年度上洛碛河段航道条件变化进行分析,并提出消落期相应的航道维护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从航道平面变化、横向变化、纵向变化和冲淤变化4个方面,分析崖门出海航道整治工程完工后一年的河床演变情况,进而对其整治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1.
裴金林  刘怀汉 《水道港口》2006,27(3):165-169
三峡水库坝下航道有8处重点浅滩和7处一般碍航浅滩。根据主要浅滩的碍航特性,为保证三峡水库初期汛后水库蓄满和减轻对坝下航道的不利影响,对长江委原设计的正常蓄水方式、清华大学的推迟蓄水方式、武汉大学的提前蓄水方式和长江航道局的有控制延长蓄水方式等4种不同汛后蓄水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各汛后蓄水方式存在的优缺点,结合日平均最小下泄流量和两坝间水位日变幅的要求,提出了汛后蓄水的较优调度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三峡库区航道的情况,对川江及三峡库区航行船舶的类型及航道条件进行了分析,得出:三峡库区实施定线制是可行的。对航道维护尺度进行了计算校核,目前航道维护尺度标准基本满足现有在川江航行船舶尺度要求。同时介绍了在三峡库区实施定线制航路改革后,由于部分航段未实施炸礁整治,目前汛期不能实现左右分边航行的原因,探讨了航标实行双侧连续配布后,航标等其他航道维护设施布设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3.
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随着蓄水位的逐步抬高,库区水深增加,对航道尺度、航行条件起到直接的改善作用。然而,水沙条件和边界条件的重大变化也将使大坝上游河段的水流条件、冲淤特性及河床演变规律发生变化,并可能使部分滩险的航道条件趋于恶化,或造成新的碍航滩险。文章利用三峡工程蓄水后2003~2008年航道原型观测资料,在对坝上河段的水沙条件变化总结认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后坝上河段航道条件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三峡蓄水带来航行安全新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三峡蓄水后川江航道变化,指出川江在航区划分、船舶安全性、设备要求、防污染及船型标准化等方面的研究方向和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和2020年重庆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提速,长江上游航运发展迅猛,但重庆主城港区目前的航道条件已不能满足航运发展需要,且由于受长江上游来水和三峡水库水位影响大,每年在"三区"("库区"、"回水变动区"、"山区")交替中运行,对船舶航行安全造成一定影响。文中通过对三峡水库消落期重庆主城港区通航条件、通航情况、影响通航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安全管理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曾超  韦海超 《水运工程》2022,(12):176-180
岷江老木孔航电枢纽初步设计设定的初期蓄水位为358 m,客观分析其不足。利用多目标决策原理,对施工期围堰挡水试通航、初期发电的蓄水位进行优化研究,提出一种系统的简化算法。简化算法获得的研究结论为:1)优化的蓄水位比初步设计降低7.28 m(初期1台机组发电)、提前发电工期21.6 d,相对效益显著。2)能发挥降低二期二段围堰运行风险、节约建设总工期等诸多溢出效应。3)还扩展获得了初期2台机组发电时的最优蓄水位等成果。  相似文献   

17.
三峡成库后乌江河口—涪陵白涛河段成为三峡库尾常年库区,通航条件得到较大改善,超航道标准的大型船舶进入乌江日趋增多,通航安全隐患凸显。针对船长130 m的大型船舶在清溪场水位160 m以上时研究河段的适航条件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在清溪场水位160~175 m且乌江武隆来流量小于2 000 m3/s时,研究河段的航深、航宽和弯曲半径满足大型船舶通航尺度,但三门子、龙船沱、小溪口和新崩子4处为受限河段,渝怀铁路桥和三门子为禁止会船河段,跨临河建筑物满足大型船舶通航净空尺度要求。提出研究河段调整航标、桥梁设置防撞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等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三峡枢纽的建成,上游库区航道明显改善,过闸货运量快速增多,船闸通过能力和过闸需求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三峡通航成为制约长江航运进一步发展的节点。从船闸快速检修技术、船闸运行组织、升船机运行维护等方面提出技术研究方案,以进一步提高三峡、葛洲坝船闸、升船机通过能力,开创三峡通航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倪开平 《船海工程》2007,36(2):118-120
根据三峡大坝156 m蓄水引起的库区船舶航行条件的变化及特点,分析156 m蓄水后通航环境变化对船舶安全航行的影响,结合库区船舶航行的特点,提出重新制定和修改有关规章和法规;重新绘制修改上游航道图;建立健全应急搜救联络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