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2017年6月28-29日,由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轻量化联盟")主办、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汽车轻量化技术与产品巡展-北汽福田站"活动在福田研究总院举办。中汽学会副秘书长、轻量化联盟秘书长张宁,吉林大学教授、轻量化联盟专家委主任王登峰,北汽福田副总裁陈青山、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汽车轻量化作为实现汽车产品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能够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为促进我国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分享国内外汽车轻量化技术开发和应用的经验,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轻量化联盟")拟定于2017年9月上旬在湖南长沙举办"2017(第十一届)中国汽车轻量化技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轻量化联盟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同主办,国汽(北京)汽车轻量化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汽车之  相似文献   

3.
正汽车轻量化作为实现汽车产品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能够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为促进我国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分享国内外汽车轻量化技术开发和应用的经验,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轻量化联盟")拟定于2017年9月上旬在湖南长沙举办"2017(第十一届)中国汽车轻量化技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轻量化联盟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同主办,国汽(北京)汽车轻量化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汽车之  相似文献   

4.
正汽车轻量化作为实现汽车产品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能够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为促进我国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分享国内外汽车轻量化技术开发和应用的经验,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轻量化联盟")拟定于2017年9月上旬在湖南长沙举办"2017(第十一届)中国汽车轻量化技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轻量化联盟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同主办,国汽(北京)汽车轻量化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汽车之  相似文献   

5.
正汽车轻量化作为实现汽车产品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能够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为促进我国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分享国内外汽车轻量化技术开发和应用的经验,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轻量化联盟")拟定于2017年9月上旬在湖南长沙举办"2017(第十一届)中国汽车轻量化技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轻量化联盟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同主办,国汽(北京)汽车轻量化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汽车之  相似文献   

6.
正各有关单位:国际汽车轻量化大会暨展览会(原名中国汽车轻量化技术研讨会)由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轻量化联盟)创办,历时13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国内最专业、最权威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汽车轻量化技术交流、对接和推广应用平台。"2020(第十四届)国际汽车轻量化大会暨展  相似文献   

7.
正各有关单位:国际汽车轻量化大会暨展览会(原名中国汽车轻量化技术研讨会)由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轻量化联盟)创办,历时13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国内最专业、最权威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汽车轻量化技术交流、对接和推广应用平台。"2020(第十四届)国际汽车轻量化大会暨展览会  相似文献   

8.
正轻量化作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一项关键核心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燃油汽车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并能够提高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受到了国内外汽车产业各界的重视。为促进我国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分享国内外汽车轻量化技术开发和应用的经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轻量化联盟")定于2018年8月29-31日在苏州举办"2018(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轻量化技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一年一度的"中国汽车轻量化技术研讨会"由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同主办,是了解中国汽车轻量化工作进展、信息沟通、成果交流和经验总结的重要平台。"2012中国汽车轻量化技术研讨会"初定于2012年9月在北京召  相似文献   

10.
正轻量化作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一项关键核心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燃油汽车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并能够提高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受到了国内外汽车产业各界的重视。为促进我国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分享国内外汽车轻量化技术开发和应用的经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轻量化联盟")定于2018年8月29-31日在苏州举办"2018(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轻量化技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1.
动力固结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应用显式瞬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了动力固结时夯锤对地基土的冲击碰撞过程,分析中考虑了碰撞中出现的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接触非线性、运动非线性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耦合的特性,得到了不同落距和不同锤重条件下夯锤的动能迁移、撞击力时间历程、夯锤下应力分布及土的能量吸收、变形和密度的时间历程,并得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位移时程与应力时程并不同步,位移滞后于应力;夯坑深度与夯锤动能的自然对数成正比;夯锤的初始动能与最大撞击力并不一一对应;有限元分析反映了动力固结过程的基本规律,再现了夯锤与土体碰撞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2.
基于AIS数据的桥梁防船撞结构冲击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桥梁船撞影响参数不明确的情况,提出利用AIS数据获得桥区实际通航船舶信息,以此为基础进行桥梁抗撞分析及防船撞装置设计。以武汉长江二桥为例,基于AIS数据获得船舶的重量、偏航角、航速等信息,最终确定抗撞分析采用5000 t级船舶作为代表船型,取上行、下行最大偏航角分别为22°、8°,航速取平均航速(上行1.91 m/s、下行3.28 m/s)。在此基础上,采用显式有限元法对该桥主墩受船舶撞击的动态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将获得的船舶撞击力与规范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船舶正向撞击桥墩的碰撞力高出桥墩抗撞力的18.85%。根据桥梁防撞需求和船舶撞击力情况,设计了X形夹层结构防船撞装置,分析该装置的抗撞性,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良好的吸能效果,可减少30%以上的船撞力,且能有效减小船舶损伤。  相似文献   

13.
在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长续航里程的需求下,汽车轻量化是目前最有效的手段,白车身重量占据整台汽车较大百分比,白车身轻量化是汽车减重的核心目标,目前新型轻量化设计,铝合金白车身在乘用车领域已被广泛使用,但全铝车身也存在材质本身缺陷,铝合金强度低于钢,关键强度位置无法达到碰撞要求,文章以热成型钢作为关键强度建与铝合金组成混合材质的乘用车白车身实例进行分析,比较传统的钢制车身,可使整车减重40%。并保证汽车优异碰撞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时洪斌 《路基工程》2013,(3):129-132
针对高速公路与铁路并行路段,既有高速公路通行的大型车辆会对铁路路基存在潜在安全隐患的问题,通过在高速公路路肩处设置波形护栏和混凝土挡墙,以防止车辆对铁路路基造成破坏。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了车辆-挡墙碰撞模型,通过分析挡墙的极限受力,确定了最大安全撞击力,再由碰撞力计算公式反求得到车辆的初始碰撞限速和车辆限重。计算结果表明:对通过高速公路毗邻铁路路基段载重货车及大型客车进行适当限速和限重,并设置SS级波形护栏及混凝土防撞挡墙,可以起到保护铁路路基安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影响移动渐进式变形壁障(Mobile Progressive Deformation Barrier,MPDB)工况碰撞兼容性的关键因素(整备质量、结构强度)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整备质量与乘员负载指数(Occupant Load Criterion,OLC)之间呈线性关系,车身前部结构强度对击穿问题影响明显,通过改善前部结构强度可以很好地改善该问题,同时给出结构设计建议,为其他车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紧急避障工况下的驾驶人操作具有响应快且动作幅值较大的特点,传统预瞄驾驶人模型已不能适应紧急避障工况的需求,故考虑实际避撞场景开发相应的驾驶人模型就显得尤为必要。针对此种状况,基于驾驶模拟器,结合紧急避撞工况实际驾驶人操纵数据,提出了一种融合预瞄与势场栅格法的紧急避撞驾驶人模型。首先针对紧急避撞工况下车辆运动特点,建立车辆横、纵向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给出其状态空间方程描述;其次,离线仿真分析紧急避撞系统特征,并结合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建立最优曲率预瞄+跟踪误差反馈驾驶人模型;再者,基于紧急避撞工况下真实驾驶人经验转向行为数据,开发基于势场栅格法的驾驶人模型,为进一步提高驾驶人模型对避障行驶工况的适应性,将基于势场栅格法的驾驶人模型与最优曲率预瞄+跟踪误差反馈驾驶人模型进行融合,并基于Sigmoid函数实现两者输出的权重分配;最后,针对所提出的融合预瞄与势场栅格法的驾驶人模型,开展基于避撞台架的驾驶人在环仿真试验以及实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紧急避撞工况下,对比最优曲率预瞄+跟踪误差反馈驾驶人模型,融合预瞄与势场栅格法的驾驶人模型输出的转向动作与实际驾驶人行为较为接近,可在保证避障安全性的前提下,兼顾避障路径跟踪精度与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汽车磁撞牵引设备是进行磁撞试验的基础。通过对实车磁撞试验过程的分析,从控制系统设计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其牵引控制系统的基本设计构思,该系统采用了双电机双转鼓主从控制方案。匹配SIEMEN S6RA24数字式直流调速装置,采用一种整定PID模糊控制方案。实际运行表明了能够适应各种磁撞试验,具有优良的控制特性和很强的鲁棒性,满足实车碰撞对牵引控制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动态路径规划是自动驾驶汽车避障控制的关键技术。针对自动驾驶汽车弯道超车工况,建立基于改进人工势场(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 APF)的动态路径规划方法。为使基于APF的动态路径规划方法能运用于包含弯曲道路的复杂交通环境,将已在直道环境验证过的道路APF函数通过极坐标系与笛卡尔坐标系的相互转换,建立考虑道路曲率的弯曲道路APF函数。针对根据车辆质心位置判断车辆碰撞风险方法存在的缺陷,提出考虑车辆体积的碰撞风险预判方法,建立综合考虑车辆位置、速度和体积的障碍车辆APF函数。基于弯曲道路APF和改进障碍车辆APF,建立道路环境综合APF,引导车辆实现弯道超车。为避免目标函数中子目标相互干涉,提高弯道超车安全性,提出根据本车与障碍车辆相对位置关系自适应调整权重矩阵的方法。基于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分别在静态障碍车辆和动态障碍车辆2种工况下,验证自动驾驶汽车弯道超车动态路径规划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弯曲道路APF能引导车辆转弯行驶,避免冲出车道;目标函数权重自适应调整方法能根据超车过程动态调整子目标的权重,规划出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路径,避免车辆超车时提前折返原车道,提高了超车安全性;考虑车辆体积的障碍车辆APF提高了车辆碰撞风险的预判精度,有效避免碰撞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9.
《JSAE Review》1996,17(2):179-183
In order to reduce the weight of automobile body panels, we developed a new technology using laser. Reinforcements are attached to structural parts to ensure safety in collisions. We tried to take off the reinforcement from the front side member, and examined the laser quench method. Using the partial strength from structural hardening with laser quench, energy absorption of laser quench assembly (this assembly has no reinforcement) was almost the same as of a standard assembly with reinforcement. Thus it became possible to combine weight reduction with safety in collision.  相似文献   

20.
提高汽车耐撞性的能量吸收结构撞击吸能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安全法规对车辆的耐撞性能提出了要求,性能优越的能量吸收结构可以有效地改善汽车的耐撞性能。文中研究了多种金属材料的薄壁圆柱管沿轴向压缩的历程,总结了轴对称叠缩型、过渡型、非轴对称叠缩型和翻裂型4种典型的破坏模式,它们与能量吸收机理和冲击历程紧密相关。比较了不同类型吸能结构的缓冲和吸能性能,并对这类能量吸收结构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